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文化】中國傳統節日習俗:賀壽、送壽、送鐘錶,各有各的寓意

“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

有些地方的祝壽儀式在早晨有些地方則在中午。

這天親戚朋友要來祝賀主人設宴招待來客。為老人祝壽客人親友均要饋贈禮品所送之禮叫“壽禮”如果是掛麵稱為“壽麵”雞蛋稱為“壽蛋”紅糖稱為“壽糖”。賀壽人有送壽幛、壽匾者但切忌送鐘錶因送鍾與“送終”諧音。

壽日這天屋內張燈結綵中間擺上方桌桌上點燃兩支紅蠟燭擺滿壽果、壽酒、壽魚等牆上掛著壽星圖、紅色壽幛和上寫著“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的壽聯。

王國強書法《百壽圖》作品來源聚藝上品

祝壽前要鳴放鞭炮老人穿戴整齊坐在上首。晚輩們均整其衣冠依次給老人磕頭恭敬地向老人獻上壽果和壽蛋老人則把這些食品分給眾人同吃參加壽宴時吃東西俗說是替老人“嚼災”。然後人們祝酒、品菜共享天倫之樂歡聲笑語溢滿壽堂。

王國強書法《百壽圖》作品來源聚藝上品

老人到了66、73、84的年齡晚輩給父母做的壽就比較特殊了。

按舊俗有些人做壽不從60歲開始而是從66歲開始。慶祝66歲大壽是壽俗中最為隆重的一次因為這個年齡佔了兩個6字象徵著“六六大順”老人和晚輩一般對此都很重視。

“六十六娘吃閨女一塊肉”這種習俗由來已久。父母66歲生日那天出嫁的閨女回孃家給父母拜壽壽禮少不了一塊肉。這塊肉意味著女兒是父母身上的一塊肉女兒長大了趁父母生日之時買肉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雖然是買的肉也象徵著是割自己身上的肉。買肉時不能計較肉的多少須一刀割下來以示兒女對老人的敬意。有的兒女則購六斤六兩肉為父母祝壽還要蒸小饅頭66個請老人食之別人不得分食否則謂之“奪福”。

王國強書法《百壽圖》作品來源聚藝上品

民間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的說法有的老人到了這個年齡心情比較緊張。做兒女的趁父母生日時買條活鯉魚讓老人吃。鯉魚善“躥”寓意這一“躥”老人就過了難關。這天的早餐老人一定要吃雞蛋。雞蛋煮熟後女兒在天還未亮時將雞蛋拿到麥場上骨碌幾圈後回家讓父母躲在門後吃掉稱為“骨碌運氣”說是吃了這雞蛋可以交好運。

祝壽作為一種古老的習俗表達了人們的美好願望增進了長輩與晚輩的感情體現出濃濃的親情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