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人物】杜甫曾在四川置辦多處房產,這兩處房產你知道嗎?

安史之亂後,杜甫成了“西漂”。

“西漂”最困難時,是在四川那8年,8年裡,杜甫為妥善安置家人,置辦過多處“房產”。其中有兩處“房產”聞名天下,一是成都浣花溪的“成都草堂”,一是奉節市西頭的“瀼西草堂”。這兩處草堂,不僅孕育了光照千古的詩歌,也流傳著動人的故事。

(成都的杜甫草堂)

公元761年8月某日,成都草堂突遭大風襲擊,屋頂的三層茅草都被狂風捲走。狂風過後是連綿陰雨,草堂內四處漏雨,找不到一塊乾燥的地方,杜甫一家人蜷縮在角落,苦挨天明。這種艱難困苦的時刻,卻激發杜甫寫出了千古絕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尤其難得的是,杜甫在最苦的時候,想到的卻不是自已的苦,而是天下人的苦: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很多人懷疑杜甫假惺惺,自己身上流著血呢,還跟別人治傷!有這麼高尚的人嗎?我們不想做無謂的爭執,還是接著看下面的故事吧。

(茅屋為秋風所破)

公元765年,杜甫的老朋友、一直在事業上支援他,在生活上照顧他的“成都尹”嚴武死了。杜甫一是因為傷心,一是因為謀生的需要,舉家搬遷到四川東部的奉節。那時候,奉節叫夔州,在夔州西,杜甫買了一處草房——瀼西草房住了下來。夔州的都督柏茂林與杜甫交好,他給杜甫找了個工作:代管東屯公田一百頃,就是為公家照看田地,這是個不錯的工作。

從此,杜甫吃住在夔州西,工作在夔州東,日子過得倒也不賴。

話說,在瀼西草房的西邊,住著一位老婦人,老婦人經常在棗熟季節來到杜甫的草堂前,用一根竹竿打棗吃。杜甫看到老人打棗,也不聲張,只是向他的緊鄰詢問這位老婦人的狀況。鄰居告訴他,老人的丈夫死得早,兒子又失蹤了,她現在是孤家寡人,孤苦伶仃,甚是艱苦。

杜甫再碰到老人打棗時,就和顏悅色地和老人打招呼,還叫老人小心點別摔著。

(老婦人打棗充飢)

不久,杜甫決定搬家;因為人住西邊,工作在東邊,於工作不利。於是杜甫將家搬到了夔州東的東屯——他的工作地點。

那麼,瀼西草房怎麼處理呢?杜甫把它送給了一位吳姓親戚。有詩為證:

《簡吳郎司法》:

有客乘舸自忠州,遣騎安置瀼西頭。

古堂本買藉疏豁,借汝遷居停宴遊。

看,說得很清楚了:從忠州來的這個吳姓親戚,我把買來的草堂借給他住唄……

可是這個姓吳的,與杜甫不一樣。他一來瀼西草堂,就在草堂前大做文章,弄了一大圈籬笆,將棗樹園給圈住了,宣告自己的勢力範圍神聖不可侵犯!這可苦了那老婦人,她打不到棗,生活沒了著落,於是去找杜甫訴苦。

杜甫一拍腦袋, 說疏忽了疏忽了,於是修書一封給親戚:

簡單翻譯是這樣的:

我的這位西鄰啊!以前她在我家門前打棗我從不阻攔的,因為她無依無靠、衣食困難。人若不是因為太窮,怎麼會放下尊嚴去做這種事!你看到她恐懼無助的樣子,難道不覺得這樣的人我們更應該親近些、愛護些!老人家見你一來就有些害怕,而你果真插上了籬笆拒她於千里之外,她只好來找我訴說悲苦,官府的租稅啊,已逼得她一貧如洗,正值兵荒馬亂的歲月,你叫她到哪兒覓食?想起這些,真是眼淚溼透了手巾……

這首詩被收錄到

七年級

語文課本中,不僅如此,粵教版

高中語

文的選修一也收錄了它。說明了它的重要性。

那麼,這首詩到底寫得如何?

應該說,很感人,讀完很多人都抹眼淚了。看來,杜甫的確是“農民之友”,他對弱小的同情之心,一般計程車大夫是沒有的,那些之前懷疑杜甫假惺惺的人,到此可以閉嘴了。

可是且慢,如果單從藝術性來講,這首詩寫得很爛。

(影視劇中的杜甫)

在詩界,人們對這首詩的評價很不好, 甚至把它評為“爛詩”。比如明代詩人王慎中評價是3個字:“不成詩”;清代專注於研究”杜詩“的學者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評價這首詩:“如嚼蠟耳。”讀起來像吃蠟燭啊!又如另一本書《彙編唐詩十集》評價:“律中最下乘。”是律詩中最下等的。

仔細揣摩《又呈吳郎》中詞句,的確無出彩處,完全找不到諸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類金句”;若想探究其意境,也很茫然;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先講故事,再看詩,估計很多人讀都讀不懂,又談何感動。所以這首詩,就藝術水平看,真不怎麼樣。

那麼,作為詩界大神的杜甫,為什麼會寫出這種沒有水準的詩呢?

(杜甫最經典的憂國憂民形象)

道理十分簡單,杜甫寫這首詩,不是用來展示才華,或抒發什麼感情的,而是想用盡量委婉的方式,敦促那位吳姓親戚把家門前的籬笆撤掉,好讓老婦人吃到棗子,充飢果腹。所以,杜甫不願講究什麼文采、意境、修辭手法、表現手法之類,他只求意思準確,理由充分,語氣委婉,儘快把事辦成,僅此而已。

換言之,若用思想性和藝術性兩方面來評價,這首詩就勝在思想性(心繫百姓)而非藝術性。這就是語文課本之所以收錄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