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攝政王多爾袞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一生兩次執政,死後被康熙掘墓鞭屍

順治八年的正月,清廷在剛剛忙完攝政王多爾袞的喪事,並及時處理了多爾袞兄長阿濟格的“謀反”後,開始著手籌備福臨親政。

十四歲的少年福臨,雖然此前已經舉行過兩次即位大典,卻更多隻是象徵意義的一個人物,因為年幼,所有的權力都交給叔父多爾袞處理,這個攝政王才是清朝入關後的絕對權威人物。命運彷彿對福臨格外慷慨,在多爾袞三十九歲的英年猝然離世,讓福臨順利逐漸接掌權力,雖然年齡不是很大,在此之前,這個成長與宮廷刀光劍影步步驚心的環境下的他早已體會了權力冷暖。

在登基不久成了順治帝后,這個小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對議政王大臣下發諭旨:“國家政務,悉以奏朕”,一個悉字,強烈表達了這個少年天子急切抓住所有權力的的迫切心情。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_圖

這場親政大典辦的相當隆重,福臨成了清朝入關以來第一位名正言順的皇帝,當時端坐在太和殿的福臨,接受諸王群臣的上表慶賀,順治精神風貌都非常不錯,朝鮮使臣形容說:“清主年今十四,而坐殿上指揮諸將,傍若無人。”這種舉止投足的穩重處處顯示這位大清帝國主人雖然掩飾不住青春稚嫩卻也多了一層穩重和精彩。

僅僅在一個月後,這個小皇帝就發起了人生中第一場清算風暴,在收集已經死去的多爾袞十一條“大罪”後,順治正式下達他人生中第一條最重大的旨意:“謹告天地、太廟、涉及、將伊(多爾袞)母子並妻所得封典,悉行追奪。”同時對多爾袞進行最殘酷懲罰,當時的一位西洋傳教士還原了這個場面:“命令毀掉阿瑪王華麗的陵墓,掘出屍體”、“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後砍掉腦袋暴屍示眾,他的雄偉壯麗的陵墓也化為塵土”《韃靼戰紀》。緊接著,順治又對在朝的多爾袞等餘黨進行清算,大學士剛林和祁充格均被這個新皇帝判處死刑,沒收家產,妻子為奴。包括吏部尚書譚泰被順治也下發旨意:“譚泰著即正法,籍沒家產,其子孫從寬免死”,多爾袞心腹冷僧機被“姑從寬免死為民”,面對一道道氣勢洶洶的旨意,所有人才強烈感到,這個新皇帝雖然年輕,但其殺伐決斷儼然成了清朝最強勢的人。

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順治皇帝_圖

直到第二年,順治福臨才對接連發起的懲治風暴進行了解釋:“其所行事蹟,朕雖明知,猶望伊等自知己罪,翻然改過,盡心竭力以事朕,是以姑置不發。”、“豈意伊等不改前輒,輕藐朕躬,擾亂國政,朕實不能再為寬宥”《順治朝實錄》。整個意思就是,我沒處理的人並非受到隱瞞,而是想給一次改過機會,最後處理也是因為他們輕視自己,讓所有人知道,這個新皇帝絕非軟弱可欺。曾經叱吒風雲的多爾袞和其餘黨在十四歲的順治幾道連篇諭旨中灰飛煙滅,顯示出他大權在握和成熟的政治手腕。

在下發了“以後一應奏章,悉進朕躬,不必啟和碩鄭親王”的諭旨後,年輕的皇帝將所有權力收歸己有。除了掀起懲治風暴外,順治帝開始了內政處理,年輕的帝國在一個青春年少的當家人的帶動下顯得頗為朝氣。這個年輕的皇帝首先在內政處理上顯示出相當不錯的水平。

順治帝所頒《皇父攝政王以疾上賓哀詔》_圖

首先大興節儉之風,省去繁文縟節。

早在未親政之前,順治就下達幾道命令,如在設計親政大典要舉行隆重慶祝時,他命令不要新增沒用的新物件,命鹵簿照舊陳設,但免鳴鞭,鳴鼓鍾,“樂設而不作”,同時叫戶部停止江南三處織造的催督人員,停止陝西的蟒衣織造、皮貨買辦以及山東燒磚,以此可以節省費用,同時減少對地方的騷擾,在親政後多次要求官員為政“政在養民”的總體方針。

第二精兵簡政,節省不必要財政支出。

他以身作則從宮中節省,下令停止各地進貢,如陝西進貢的柑子、江南進貢的橘子等等,一切不必要的工程和修理寺廟的事情均被順治叫停,同時減少宮中和王府的御用人員。除此之外他下令裁撤冗兵、冗官、冗費,最後在山東登萊、宣府、江寧、杭州、西安等地裁去了一些巡撫和高階滿漢軍官,加上所用軍隊草料、口糧,和人員餉銀,一下節省了大量財政支出。

以陝西總督孟喬芳為例當年就裁兵一萬二千名,一年就節省下三十一萬兩的軍餉。新皇帝對此總結說:“國家錢糧,每歲大半皆措兵餉”的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另外戶部、禮部、工部等人員一次減少三百九十餘人,除了必要人員外,其餘均被裁撤。

清 陝西省賦役全書_圖

第三財政造血,不走投機取巧。

除了開源節流,裁撤各部外,順治在如何給財政增收著手設計了許多辦法,有趣的是,在他親政之初就有官員建議將前明開封周王室的寶藏“盡淪於巨浸”,可以進行打撈,同時將李自成的大量金銀和張獻忠的寶藏更是“鉅萬銀兩、珠寶,埋沉於成都錦江”,如果找到“搜盡天下遺銀,以資兵餉”,如果順利推進這將是天上掉下的鉅款,但新皇帝順治斷然否決這一想法,他認為這不是帝王做的事:“帝王生財之道,在於節用愛民,掘地求金,亙古未有。”但從這點來看順治的政治管理智慧。

此後順治加大對農業水利建設和屯田發展生息措施,頒佈了《賦役全書》使得賦稅走上制度化規範,“希望小民遵照執行,便於輸將,官吏奉此章程,罔敢苛斂”在順治的大力推進下,從登基之初國庫存銀二十多萬兩,京城的官員薪俸就要支付六十多萬兩,根本發不出工資,兩年後戶部上報存銀已經二百六十多萬兩,創造了清朝入關以來第一次國庫有存銀的最好水平。

順治通寶_圖

除了維護財政增長外,順治為了進一步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他又大力地在地方開展消除惡霸勢力活動,對此他說:“朕似各處土寇,本皆吾民,或為飢寒所迫,或為貪酷官吏所驅,年來屢經撲剿,蕩平無期,皆因管並將領縱令所部殺良冒功,因而利其婦女,貪其財帛,朕賊未必剿殺,良民先受荼毒,朕甚痛之。”順治能夠看清地方動亂的真實原因,最後他決定要徹底肅清真正匪患,並要求地方督撫不能戕害良民,“如地方官仍蹈故輒,縱賊害民,著該督撫指名參奏,治以重罪。如該督撫徇情隱庇,經部臣參奏,定行一併治罪”《順治朝實錄》。

在順治的帶動下,清朝地方匪患得以肅清,統治環境漸趨安穩,同時掀起嚴懲貪官的風暴。順治八年(1651)閏二月初七,對吏部下發諭旨說:“邇來有司貪汙成習,皆因總督、巡撫不能倡率,日甚一日。國家綱紀,首重廉吏,若任意妄為,不死愛養百姓,致令失所,殊違朕心。”兩天後他又找吏部官員談話:“邇來吏治,不肖者剝刻民財,營求升轉,不顧地方殘荒,民生疾苦。”同月底,順治給督察員下發諭旨,詳細討論如何肅清貪汙,認為“朝廷治國安民,首在嚴懲貪官”,並且明確在大赦天下的詔書中說,凡是貪汙入獄者“遇赦不宥”,就是貪官不在大赦之內。

五世達賴喇嘛覲見順治_圖

兩年後,順治認為反貪成效並不明顯,於是打算用重罰來遏制蔓延,在順治十二年(1655)的十一月下發指令:“嗣後內外大小官員,凡受贓至十兩以上者,除依律定罪外,不分枉法不枉法,俱籍沒其家產入官,著為例。”此後順治成了清朝貪官的噩夢,從順治半年到十七年,辦理的大小貪案,至少五六十件,平均每年五六件,尤其在順治半年與十二年呈最高水平,貪官從總督、巡撫、布政使、巡按、道員、知縣、刑部司官、御史、總兵官、侍衛幾乎遍及清朝所有官員級別,在順治的帶動下辦了當時最震動的“一督八撫”案,即漕運總督和八位地方巡撫大案,這些高官或死或丟官,佔了當時全國巡撫人數的一半,可見順治處理貪汙的堅強意志。

如果不是天不假年,順治能夠不中天花病死,他將成為清朝入關以來第一位最有作為的一代政治家,帶著巨大的歷史遺憾,順治最終以撲朔迷離的身影倉促告別了歷史舞臺。

文:趙立波

參考文獻:《韃靼戰紀》《順治朝實錄》《清史稿》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