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周平王遷都後,周幽王為什麼要將寵妃褒姒送給周天子?原因是什麼?

周平王遷都實是無奈之舉,而周天子被吊打還沒遷都就開始了,由周幽王引發的犬戎進入中原,招致滅國之禍,這是不得不提的。

申侯借兵,後果很嚴重

周宣王死後,周幽王走馬上任。由於周幽王整日只愛吃喝玩樂,且沉迷女色,於是愛拍馬屁的褒國就給他送了一個美女,她就是“千金難買一笑”的女主角:褒姒是也。

自打褒姒入宮後,周幽王半步也不願離開她,沒過多久,褒姒就給老周生了一兒子,取名伯服。由於對褒姒母子的寵愛,幽王便想廢了現任皇后申侯之女和太子姬宜臼,欲立褒姒為後,伯服為太子。

申侯聞言幽王要廢了自己的女兒立褒姒為後,於是心生怨恨。結果這麼私密的事情卻傳到了周幽王的耳朵裡,幽王大怒,後果很嚴重,他要攻打申國。

申侯聽說後,大驚失色,申國國小兵微,西周雖已沒落,但終究瘦死的駱駝還是比馬大,申國哪裡是周王的對手。思前想後,他決定向犬戎借兵。

犬戎是遊牧民族,曾活躍於陝甘一帶,中原王朝習慣把他們稱之為犬戎。這一借對於中原王朝來說,猶如引狼如室,由於犬戎打通了通往中原的路徑,此後成為華夏民族的勁敵之一。

申侯藉著犬戎的力量擊敗了周天子,周幽王吃掉了自己一手製造的“烽火戲諸侯”的後果,鎬京被犬戎攻破,幽王被殺,城中財富被劫掠無數,申侯入鎬京。

犬戎之主終日飲酒作樂,申侯備好金銀布匹相贈,而人家絲毫沒有歸去的意思,申侯只好向內求助,由衛、晉、鄭出面,才將犬戎趕回其本國,之後申侯迎回太子宜臼繼位,是為周平王。

周平王是一個有點理想的青年,但是此時的周朝已經不給力了。府庫空虛,諸侯也不聽話了,犬戎更是經常劫掠周朝西部的疆域,並漸漸逼近鎬京。

滿朝文武都很惶恐,鎬京上次遭到犬戎洗劫,宮殿近半被焚,光景悽慘,至今無力修復。鑑於這種情況,周平王便有了遷都的想法,他要將周都從鎬京遷到洛邑(今洛陽),並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援。

於是在公元前770年,關中平原通往黃河流域的要道上,便出現了一支特殊的隊伍,從此之後,東遷的周朝放棄了以鎬京為核心的宗周,定都都洛邑,史稱“東周”。

周幽王被褒姒吊打,被申侯吊打,被犬戎吊打,最終被自己吊打,自食惡果,引來滅國之禍。

周鄭交質事件

東周與西周最大的區別就是,原本西周的宗法制被逐漸破壞,原本高高在上的周天子,也漸漸失去了權力。

周平王雖是個有為青年,但也是個苦命的青年,他爹周幽王在位時,處處謀害他,好在外公申侯出手,他順利接了大位。

但遷都後的東周,地盤只剩巴掌大點,總共也不過六百里,僅相當於當時的一箇中等諸侯。周平王也很有自知知名,他知道自己沒實力,不能亂來,要想有點面子的生活,只能借力。

於是他既拉攏有實力的諸侯,比如鄭國和晉國,也注重培植新勢力,比如,他向秦襄公曾許諾:只要你能收復鎬京,不僅鎬京是你的,西北的地盤,你打下多少都算你的。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呀,結果秦襄公幾年就收復鎬京,一躍成為諸侯中的“暴發戶”。秦人的崛起對東周早期的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比較有實力的鄭、晉、秦三國形成三足鼎力的局面,互相制衡。這樣一來,位於中心的周天子相對安全了,沒有了實力,依舊保持了做大王的面子。

對於不聽話的諸侯國,比如宋、鄭、魯等國,他們之間相互打來打去,周天子也無力去管,造成的局面就是,國土和人口誰搶到算誰的,因此,諸侯間的兼併戰爭愈演愈烈。

到周平王執政末期,周天子與最不聽話的鄭國發生了重大矛盾。鄭國本屬周王宗室,到了鄭莊公時代,鄭國強大起來,在周王室的政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讓周平王很是擔心。

一直以來,周平王對各諸侯國採取的是又拉又踩的政策,扶持弱者上位,打壓強者,以求得自己地位的平衡。對於如此強大的鄭國,周平王實在無法容忍。

於是在公元前720年,周平王不自量力地宣佈,要撤掉鄭莊公“客卿”的職務。客卿是一官職名,就是非本國人被請來本國當職的高階官員。也就是說鄭莊公當時既在鄭國當職,又在周王室兼職,一人吃兩份飯。鄭國權傾一時,在諸侯國中橫著走,然後周平王就不樂意了,要將他撤職。訊息一出,引起軒然大波,鄭莊公一氣這下,殺到了城門外。

周平王見勢不妙,只好認慫,親自出面闢謠打自己的臉,說誰說要撤你的客卿了,這純屬謠言。但鄭莊公可沒那麼好哄,提出要交換人質的要求。

周平王只好照辦,把兒子姬狐送到鄭國,作為交換,鄭莊公也把兒子姬忽送給周天子,這就是“周鄭交質”事件。

周平王吃了啞巴虧,等於被鄭莊公牽著鼻子走,這可是奇恥大辱啊。想我堂堂一周天子,你一諸侯王,竟然敢在我頭上動土了,周平王受不了這樣的侮辱,同年就去世了。

葛之戰

但是周王朝不甘心就這樣屈居諸侯下,到了周平王的孫子周桓王,也是一個有志青年,可惜也是生不逢時,繼續被鄭莊公吊打。

公元前707年,今天河南的長葛市,一支狼狽不堪的軍隊正在倉皇逃竄。在他們的身後,殺聲震天,一支威武的軍隊正在追殺而來。

敗兵營中有一位渾身血汙的統帥,他的肩膀中了箭,鮮血直流,他用仇恨的目光注視著身後吶喊而來的敵軍,但再仇恨的目光也變不成大炮,他終究無力阻止敵方的兇猛。

這場戰爭就是著名的葛之戰,交戰的雙方分別是身為周天子的周桓王和周朝的諸侯鄭莊公。這兩人為啥要打呢?還不是為了周天子的面子!

自打“周鄭交質”事件發生後,周王室與鄭莊公的關係便走向惡化,鄭莊公的實力越來越強大,而周王室則是一路小跑地下滑。等到周桓王時,鄭莊公已經透過戰爭兼併了不少諸侯國,一躍成為鄭、齊、魯三家聯盟裡的老大。

但周平王的苦心經營也不是全沒效,他的又拉又踩政策,也拉攏了一批諸侯,比如他與中原的蔡、衛就結成了鐵桿聯盟。周桓王也抓住機遇,在晉國遇難時,火上澆油,將強大的晉國籠絡到自己麾下。

於是,此時的周桓公也想給目中無人的鄭莊公一點顏色看看,到了公元前707年,經過精心準備的周桓王,要攻打鄭國了,雙方在河南葛對峙。

周桓公以為自己很牛,但沒想鄭莊公比他牛十倍還不止。此前周桓公對鄭莊公還進行了一系列小兒科似的試探,一會搶鄭國一塊地,一會又聯合陳國牽制鄭國,鄭莊公都未做理會,於是周桓公以為這鄭莊公是個“圖有其表”的人。

錯誤的判斷必招來致命的打擊,周天子雖站在了道義之上,但率領的一支雜牌聯軍實在不給力。大戰打響,聯軍被打得滿地找牙,雄心勃勃的周桓公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在撤退的時候,自己還中了一箭,要不是鄭莊公手下留情,他的小命也難保。

周室天子敗光了自己微薄的家底,以致於在之後的歷史程序中,想打仗只能靠借錢了,而且還鬧了笑話,末代天子周赧王親自為我們發明了“債臺高築”這一成語。

到了公元前770年,周天子徹底淪為擺設,那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時代。東周最後一任天子周赧王身秦國投降,之後不久病逝,被蹂躪了多年的周朝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