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項羽分封天下不公,而生背叛之心,為何諸侯們卻認為項羽分封不公?

文|小河對岸

項羽之敗,並不在於鴻門宴沒殺掉了劉邦,而在於諸侯們對項羽的不滿與背叛。按理說,項羽分封天下,將天下的大半都分封出去了。而以項羽滅秦的貢獻,也只王了九個郡而已,並不算過分。為何諸侯們卻認為項羽分封天下不公,而生背叛之心呢?

首先,項羽分封諸侯缺少名分。其時,項羽雖已經是事實上的諸侯盟主,但名義上的共主(盟主)卻是楚懷王熊心。據《史紀。項羽本紀》載:。。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先入關中者為王”的昔日約定)。”乃尊懷王為義帝。項王欲自王,先王諸將相。謂曰:“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堅執銳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項羽)之力也。義帝雖無功,故當分其地而王之。”諸將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諸將為侯王。項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業已講解,又惡負約,恐諸侯叛之,乃陰謀曰:。。。。巴、蜀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

從中可以看出項羽分封諸侯,不但缺乏名分,其自身力量也嚴重不足。項羽雖成為諸侯聯軍事實上的盟主,但其自身也不過一方勢力而已。故先得請示楚懷王,楚懷王不配合之後,才不得已自主封王。1)欲自王,先王諸將相。2)惡負約,恐諸侯叛之,但又疑心劉邦,故採取折中的辦法,分劉邦為漢王等等。都說明項羽分王,乃是強力行之,也從側面反應了各地舊有勢力的強大。此後,劉邦與項羽爭天下,便是以項羽違背楚懷王的昔日約定為藉口。

再則,項羽封王,乃是一次重新洗牌,打擊了“破秦無功”的各地故王勢力。項羽封王,其法理依據是按“破秦功勞”的大小而分(即: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堅執銳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項羽)之力也)。因而,跟隨項羽入關的,都是此次封王的最大受益者,而各地無功的故王(以六國王族之後為主)是受害者。

史載:。。陳餘陰使張同、夏說說齊王田榮曰“項羽為天下宰,不平。今盡王故王於醜地,而王其群臣諸將善地,逐其故主趙王,乃北居代,餘以為不可。聞大王起兵,且不聽不義,原大王資餘兵,請以擊常山(張耳),以復趙王,請以國為扞蔽。”齊王許之,因遣兵之趙。

陳餘指責項羽封王不公的理由,是項羽將故王都分到了不好的地盤,而將群臣諸將(跟隨項羽入關的諸將,而非項羽之諸將)都分到了好的地盤。項羽封王的法理依據是“按功分王”,按照“按功分王”,項羽這種分配是合理的。而陳餘指責項羽封王不公,乃是指項羽這種分配方法,違背了各地昔日的君臣名分。

如徙趙王歇為代王。趙相張耳素賢,又從入關,故立耳為常山王,王趙地,都襄國。張耳原是趙王歇的國相,趙王歇無功,被遷徙為代王。而張耳因賢能,又跟隨項羽入關,而被封為常山王、王於趙地。而在當時,秦朝並沒能將七國融合為一國,各地仍基本上為戰國時期的各諸侯國家的認同,這在陳餘看來,顯然是亂了君臣名分。

項羽分封諸侯,而致天下再次大亂,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此。滅秦有功之諸侯諸將與各地故王之間的矛盾。如,項王出之國,使人徙義帝(楚懷王熊心),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趣(催)義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陰令衡山、臨江王擊殺之江中。從中可以看出楚懷王在當時也還是具備一定實力的。故而,項羽使人致命楚懷王,楚懷王不配合;項羽遷徙楚懷王到長沙郴縣,楚懷王群臣敢於違抗,項羽更是指使了衡山、臨江兩位諸侯王才擊殺掉了楚懷王。

緊接著,臧荼(原為燕將,項羽封為燕王)之國,因逐韓廣(原燕王、項羽封其為遼東王)之遼東,廣弗聽,荼擊殺廣無終,並王其地。而令天下項羽封王體系崩解的,是齊地田榮的反叛。史載:田榮聞項羽徙齊王市膠東,而立齊將田都為齊王,乃大怒,不肯遣齊王之膠東,因以齊反,迎擊田都。田都走楚。齊王市畏項王,乃亡之膠東就國。田榮怒,追擊殺之即墨。榮因自立為齊王,而西殺擊濟北王田安,並王三齊。榮與彭越將軍印,令反梁地。還與陳餘兵,與之併力擊張耳,大破之。迎故趙王歇於代,反之趙。

至此,齊、趙及梁地(戰國故魏之地)彭越等三方勢力結成反項羽同盟,並直接威脅到項羽的西楚國之安危。項羽被田榮拖入齊地的反抗泥沼之中,從而才使劉邦得以還定三秦。

參考史籍:《史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