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劉邦為什麼要選擇曹參作為接班人?他為什麼不選擇蕭何來比喻賢臣?

曹參是繼蕭何之後的漢朝第二位丞相,他的賢能與名相蕭何相比不分上下,後人常用蕭曹來比喻賢臣。但是據《史記》記載,曹參在執政期間完全運用蕭何的治國制度,不但沒有推出任何的新政,而且還整天喝酒玩樂,不理朝政。

這三項特權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所以蕭何在整個漢朝享有僅次於劉邦的至高地位和權力,所以想要從蕭丞相的手裡接過這個班的人,那也必定得是非比尋常的一時之才才行。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劉邦在深思熟慮後向呂后推薦了曹參,作為蕭何的接班人。武將出身的丞相

既然劉邦都這麼說了,那呂后也就值得照辦,在劉邦和蕭何相繼去世後,呂后遵照劉邦的遺民,拜曹參為丞相。但是劉邦從一介亭長起兵最終成為漢朝的開國皇帝,手下不乏能臣,曹參有何過人之處,是怎麼從一片金子中閃閃發光,脫穎而出,進入劉邦的法眼呢?

曹參與蕭何一樣,都是從沛縣起兵就一起追隨劉邦的老革命,也是劉邦的老鄉。

在秦朝的時候,曹參是沛縣的監獄長,專門負責羈押犯人,後來和劉邦一起起兵反秦後與劉邦出生入死,立下了很多功勞。在《史記》中,司馬遷評價他的戰功甚至能夠與大名鼎鼎的兵仙韓信不相上下,可見曹參能文能武,是一個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式的文武全才。劉邦被封為漢王駐守巴蜀之時,曹參也跟隨劉邦入蜀,後來還帶軍隊佔領了秦都咸陽,劉邦佔據關中的三秦戰役之所以進行得這麼順利,曹參功不可沒。

葛公向曹參提出的意見歸結起來就是一條:無為而治。只要官府不生事不擾民,下面老百姓的生活就能安定,經濟就會得到發展,國家也會轉危為安。曹參一聽有如醍醐灌頂,連忙按照葛公所言頒佈政策,使得百姓休養生息,齊國的經濟很快就得到了發展,曹參擔任齊國相國九年,不準官員打擾百姓,嚴懲作奸犯科之人,原來動盪不安的社會日趨穩定,齊國人紛紛稱頌曹參為賢相。蕭規曹隨,萬世景仰

到了惠帝二年,蕭何病危,惠帝親自到相府問疾。雖然自己的老爹已經給自己定下了丞相的接班人,但是惠帝還是想問問蕭何的意思,沒想到蕭何推薦的接班人選任然是曹參。

惠帝一聽,既然父皇和蕭丞相都力薦曹參出任,那肯定就錯不了了,所以在蕭何去世後,曹參就被調到了中央,正式成為大漢帝國的丞相。

按理來說,新官上任自然會有三把火,但是曹丞相的火只點了一把,那就是把官員隊伍中那些喜歡花言巧語工於心計的人統統辭退,大力提拔那些不善言辭,穩重厚道的官員。對於國家的大政方針,曹參沒有做出任何的更改,依然按照蕭何時期制定的政策來執行,看起來反而覺得他遊手好閒,不務正業。除此之外,他還嗜酒如命,整天在相府縱酒無度,他的官員和門客看到丞相如此不思進取,都想來勸勸他。結果每一次官吏來到面前正欲規勸時,都被曹參灌得酩酊大醉。

惠帝看到被打得鼻青臉腫的曹公子,也不由得憤怒了,好你個曹參,這麼打你兒子不就是駁朕的面子嗎?惠帝想到這裡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躁動,他決定親自找曹參問個究竟。退朝之後,惠帝特意把曹參留下,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曹參聽後,不卑不亢的回答道:“陛下您認為您在英明神武方面與您的父親相比誰更強呢?”

惠帝想了想說:“那還是我爹更厲害一些。”

曹參又說:“那陛下以為蕭丞相和我相比誰更勝一籌呢?”

惠帝微微一笑,說道:“在我看來,您好像還真是比不上蕭丞相。”

曹參一聽,哈哈大笑道:“陛下所言極是,高皇帝和蕭何把天下的法令都已經制定完畢了,既然我們都不如他們,那為什麼不按照他們既定的政策和法令來治理國家呢?”

惠帝一聽曹參的理論,如夢方醒,恍然大悟。當時整個漢朝的情況其實與曹參之前治理的齊國的情況是不相上下的,所以才需要事事從簡,無為而治,恢復生產,讓百姓休養生息。

曹參僅僅做了三年丞相就去世了,在他死之後,老百姓對他特別懷念,特意創作了一首歌謠來緬懷他:

蕭何為法,講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淨,民以守一

這也是對曹參最好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