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音樂】帶上孩子跟著詩詞去旅行海豐縣融媒體中心週六開講啦!

每天10分鐘,讀一首詩歌,賞一個景點:邊遊邊學習。

每天早上11: 30,下午16:30,請鎖定FM101。6海豐人民廣播電臺,輕鬆學詩詞。

哈嘍,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由海豐縣融媒體中心出品的“帶上孩子跟著詩詞去旅行”。

讓我給您做導遊,跟隨唐詩宋詞,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名勝古蹟。

小朋友們,今天要帶你們去一個山水秀麗、恬靜幽深,號稱“聖山”的地方遊覽一番。什麼是聖山呢?其實它真正的名字叫鹿門山。

鹿門山,原名蘇嶺山,屬中國歷史文化名山。

又為什麼叫他聖山呢?因為從東漢開始陸續有聖人名士在這座山裡隱居。這其中就包括大詩人孟浩然。

說起孟浩然,有一首詩大家耳熟能詳,那就是五言絕句《春曉》。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一夜春雨過後,詩人從夢中醒來,聽見窗外傳來小鳥的鳴叫,又看到庭院石階上鋪滿了落花,便隨手寫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歌。詩句恬淡純真,透露著一股禾苗泥土的氣息。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時節,自古以來人們喜愛春天、歌頌春天,而鹿門山的春天之所以為人們知曉、傳唱,正是因為寫這首詩的孟浩然曾隱居於此,並在此成就了他一生的詩歌夢想。

公元689年,孟浩然出生於襄陽一個書香世家,在環境的滋養下,孟浩然自幼苦讀詩書,在青年時代就曾隱居在鹿門山中,閉門學習。孟浩然生活的時代,恰好是唐朝的鼎盛時期,那個時候啊,文人們可透過科舉、推薦等途徑,漸漸成為指點江山的社會主流,因此孟浩然也希望在仕途上有所作為。於是他在近40的時候,躊躇滿志地來到了長安。

有一次他去探訪大詩人王維,剛好唐玄宗聖駕光臨。不知道是被天威震懾到了,還是因準備不足而驚慌失措,一聽皇上駕到,他竟一頭扎進了床底下,躲了起來。更尷尬的是,居然被唐玄宗發現了。不過,玄宗皇帝也是個詩歌愛好者,平常就喜歡搞點詩歌“派對”。聽說孟浩然詩寫得好,也就和顏悅色起來了:“把你的詩拿出來我們欣賞欣賞吧!”沒想到,孟夫子緊張激動之下,竟吟出了一首《歲暮歸南山》。這當然是一首好詩,也可以說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但這是一首懷才不遇的牢騷之作,其中有一句:不才明主棄,別看表面意思是“我沒什麼才華,難怪明主放棄我。”但其實是在說我很有才,但是沒有人給我表演的舞臺和發揮的空間。玄宗皇帝聽到這裡,很是生氣,認為他在汙衊自己不知道如何使用天下良才,於是說:行了,你回去吧。”直接宣告孟夫子仕途終結,將他放歸襄陽,永不啟用。

仕途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於是孟浩然回到了襄陽鹿門山,從此做了一個真正的布衣隱士,成為了唐代第一個山水田園派詩人。

“聖山”鹿門山除了和孟浩然大聖人息息相關之外,還與三國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相傳在東漢末年,荊州刺史龐德公罷官後,就隱居與此,還常邀龐統、諸葛亮等人在此商議天下大事,探討治國之策;由此,演繹出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一心向往鹿門山,卻未能實現,曾發出了“不踏蘇嶺石,虛作襄陽行”的感嘆。他是為未能目睹鹿門山的秀麗風光和名勝古蹟而遺憾,也是在為無緣感受聖山陶冶性情而惋惜。

小朋友們,孟浩然雖然是布衣一生,但他因為卓絕的詩才,成為千古年來評論家們一致讚賞的物件,這恐怕正是唐玄宗所始料未及的。孟浩然一生沒有求到功名富貴,這似乎是他的遺憾,但是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人從牙牙學語的時候就開始背誦他的這首《春曉》,這種榮耀也足以讓他含笑九泉吧。

今天,給大家留的思考題是:

現在,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能把這首詩背得又快又好吧。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好了,小朋友們,今天的旅遊到此結束了,明天我們將給大家講講孟浩然黯然離京後的故事,朋友們還可以下載“海豐融媒”手機客戶端、微信關注海豐廣播電視公眾號收聽節目。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下期節目我們不見不散。

總監製:鄭江利

監   制:陳金松

編   審:林彩紅  曾樹佳

編   輯:施燕鋒  陳雅瑜  陳澤霖

宣告:轉載需註明出處,未經許可不得更改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