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孫權年輕時精明能幹,為何老年時卻昏庸無能?難道是權力的腐蝕?

公元219年,荊州守將關羽發動樊城之戰,孫權趁著關羽進攻樊城,後防空虛之際,當即派出呂蒙為前部奇襲荊州,當時呂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而奪得蜀漢的南郡、零陵和武陵三郡,與此同時,潘璋和朱然也率軍擒殺關羽,此戰之後,曹魏的樊城之圍得以接觸,曹操上表任命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兼荊州牧,封南昌侯,與此同時,孫權還獲得了大量曹魏和蜀漢的降將士兵,更是獲得了蜀漢此前統管的荊州區域。後來曹操病逝,曹丕繼位,孫權繼續用自己的政治眼光和能力將曹丕玩得團團轉,以至於劉備在進攻東吳時,曹丕因為孫權的投降而沒有對孫權用兵,而且後來孫權沒有送自己的兒子到曹魏作為人質,也是因為此時的曹丕對孫權已經無可奈何。孫權能在曹操、劉備等人手中賺得不小的好處,足見他確實精明能幹。

然而如此精明能幹之人,在登基之後,似乎變得有些昏庸無能了。公元241年,東吳太子孫登去世,在此之後,孫權將自己的三子孫和立為太子,然而從第二年開始,孫和和魯王孫霸之間因儲君問題產生了極大矛盾,當時朝中大臣分為了兩派,其中陸遜、顧譚、吾粲、朱據和諸葛恪等都支援太子,而步騭、呂岱、全琮、呂據和孫弘等都支援魯王。當時還是帝王的孫權不僅對二宮之爭坐視不理,反而因為此事枉死陸遜,隔離張昭,可見在這個時候,孫權已經是昏庸無能的君主了。那年輕時精明能幹的孫權,為何老年時卻昏庸無能?難道是因為權力的腐蝕?

縱觀歷代君王的人生,不難發現在帝王年老之後,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昏聵,這似乎是年紀大的帝王的標配,有人簡單的將這樣的情況解釋為權力的腐蝕,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比如孫權在晚年時的行為確實有些乖張,但這隻體現在廢立太子這件事中,除了這件事之外,孫權在其他事情上的判斷力還是很好的。比如蜀漢在蔣琬執政時期,曾打算伐吳,當時蔣琬希望順漢水而下,攻打上庸。這件事傳入東吳之後,東吳的人卻認為蜀漢這是與曹魏結盟,打算攻打東吳。而孫權卻堅定的認為蜀漢沒有攻打東吳的動機,而事後也能看出,一切事情都如孫權所料,可見當時孫權的判斷力還是很準確的。

然而在關於太子的事情上,孫權的能力似乎就有些問題了。畢竟在太子廢立這件事上,孫權接收到了太多嘈雜的資訊,正是因為這些毫無意義的資訊,極大的影響了他的選擇,特別是當人年老了之後,越是關係親近的人,越能影響到孫權的判斷,而真正的成熟,則是可以拋開關係的親疏,而冷靜的分析接受資訊的正確與否。

正因為當時的孫權也是一個老人,因此在廢立太子這件事上,孫權並沒有聽朝中大臣的勸諫,反而對他女兒的話十分認同。當時孫權有兩個女兒,投靠魯王孫霸的是全公主,而孫權似乎十分聽信全公主的話,而早年的孫權絕不是這樣的。但此時的孫權已經不是那個年輕有為,富有幹勁的江東之主了,他已經是一個垂垂老矣的老人,正因如此,他才會因為聽信了全公主的話,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最終在廢立太子這件事上,出現了極其嚴重的失誤。

筆者認為,孫權在年邁時昏庸無能,其實只體現在廢立太子之事上,而這件事與他的判斷力無關,這是他這個年齡的老人正常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