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隨著地球溫度的上升,東北地區是否會變成四季如春的宜居地區?

按照我們的設想,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一些中低緯度地區的極端高溫天氣將會越來越多,而高緯度地區的溫度上升,剛好會變成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我國東北地區就位於高緯度地區,那麼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下,東北是否會越來越宜居呢?

東北會變得宜居嗎?

一直以來,我們對全球變暖有一個認知誤區,那就是以為地球上所有地方的增溫幅度都一致,但實際上極地地區具有放大效應,尤其是北極地區,這裡的升溫速度比低緯度地區更顯著。

只不過,由於高緯度地區原本溫度就較低,即使增溫速度較快,也不如中低緯度地區溫度高。

據研究分析,如果全球平均氣溫再增加7。5攝氏度,那麼全球將會有19%的陸地面積年均氣溫高於29℃,而年均氣溫高於29℃意味著這裡不再適宜人類居住。 研究發現這些不再宜居的地方大多集中在赤道附近,而此時的高緯度地區,將會變得較為宜居。

也就是說,如果地球溫度繼續上升,那麼在未來東北地區將會變成宜居地區。然而這對人類來說並不是好事。

在地球歷史上,其實經歷過一次高溫事件,這就是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

據瞭解,在當時不到2萬年的時間裡,地球溫度平均上升了5-8℃,高溫環境使得全球都沒有永久性冰川,如果你能穿越回去並站在極地地區,你會發現這裡並不是白色的冰雪世界,而是溫帶森林風景。

然而,這場高溫帶給地球生物的並不是欣欣向榮,而是一場災難。在當時,海底底棲生物有孔蟲家族超過50%的物種滅絕,陸地古老性哺乳動物種數也有極熱事件之前的80%,降低到不足45%,而且有許多都是新出現的。

全球變暖的悲劇

儘管全球變暖有一定的可能會使東北地區變成更加宜居地區,但對於整個人類來說,這其實是一場災難。

首先是因為人類的生存離不開農業,而農業又依賴著穩定的氣候。據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威威廉·諾德豪斯的研究,小麥的畝產量會隨著平均氣溫的上升而下降,如果全球氣溫只升高1-2攝氏度,那麼小麥的產量有可能會提高,但如果溫度繼續提高,那麼小麥的產量將會大幅下跌。

其次,全球變暖還會加劇野生生物滅絕。如果全球平均氣溫上升2攝氏度,那麼將會有2%的物種滅絕,但如果全球平均氣溫上升4攝氏度,那麼將會有15%的物種滅絕。

物種的滅絕,代表著生物多樣性的減少,而生物多樣性恰恰是能夠幫助人類生存。比如:袁隆平先生雜交水稻所採用的母本植株,有一部分就是野生水稻。

儘管人類已經馴化的水稻或者小麥品種不會在短時間滅絕,但如果野生水稻或者野生小麥卻面臨滅絕風險。如果野生水稻滅絕,那麼在未來育種師將很難找到優良的野生品種用來育種。

除此之外,全球變暖還將會導致冰川融化,釋放大量的淡水,造成水平面上升,淹沒一些地勢低窪的沿海地區。而這又會造成一些原本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變得不再適宜居住,而這些人只能湧向一些宜居的地方,使得城市變得更加擁擠。

總結

對於地球來說,無論是全球變暖,還是全球變冷,對於地球都沒有什麼影響;但對於人類來說,溫度的變化將會深刻地影響到人類的生存,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巴黎協定》,科學家指出,如果我們能減少1攝氏度的平均氣溫增幅,我們將能夠拯救10億人。

人類的生存和環境息息相關,儘管全球氣溫上升並不會導致人類一下子滅絕,但卻有可能造成人類面臨饑荒、戰亂甚至是瘟疫。到那時,即使東北地區變成宜居地區,也無法養活全地球人。

因此為了人類的生存,我們應該做到減少碳排放,保護地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