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小孩撿到一玉璽上交後只要20元路費,45年後專家再次找上門怎麼回事

歷史雖然一向有著較為古樸的氣息,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歷史中充斥的美好品質仍熠熠生輝,為後人樹立了模板。對中華文化的守護和繼承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其中的美好精神也不應被辜負。《禮記儒行》當中曾言:“苟利國家,不求富貴”,表現出愛國志士對國家的熱愛,如果對於國家有利,便不求富貴人生,其實在現代生活中也存在著如此的有志之人。

小孩撿到一玉璽,上交後只要了20元路費,45年後專家再次找上門,這是怎麼一回事?這個小孩就是孫忠良,事情要從孔忠良的經歷說起,在1968年9月孔忠良和往常一樣走在上下學的道路上,因為學習了一天,感覺到有些累,也因此孔忠良來到水渠邊打起了水漂,來放鬆自己的身心。在玩耍時孔忠良發現一塊發光的小石頭,被激發了好奇心的孔忠良來到石頭旁邊。

經過觀察,孔忠良發現它質地精良,還有著複雜的花紋,外形看上去很漂亮,也因此就將其帶回了家。孔忠良的哥哥認為這塊石頭是一枚印章,兄弟倆想要透過這塊石頭給自己刻名字,但弄了半天並未有印痕,於是就央求父親去城鎮裡找人為他們刻字。父親便找到了孔祥發,孫祥發因為曾擔任過幹部見多識廣,也和考古隊有過接觸,因此推斷這款石頭是一塊玉璽。

但因為沒有十足把握,父親和孔忠良便將石頭送到博物館,想要從專家的判斷中找出這塊石頭的來龍去脈。經由專家判定最終證實,這確實是一塊雕刻精美、質地不俗的玉璽。眾所周知,古代的文物對於歷史研究有著重要意義,因為發現玉璽的地方和呂后與劉邦的合葬墓距離較近,也因此專家透過猜測和推斷,認為這塊玉璽可能歸呂后所有。

孔忠良見此毫不猶豫地將玉璽上交給國家,而他也只要了20元的路費。可以看出孔忠良並沒有因此生出謀求利益之心,他的行動給後人帶來學習的模板,雖然為國家做出貢獻,但卻並未索要報酬,這份精神尤其難能可貴。與此同時國家並未忘記孔忠良對國做出的貢獻,博物館的專家在45年後又找到了孔忠良,為他補了一個捐贈書,表彰他其貢獻。

孔忠良在受到表彰後,這才再次想起幼年時的經歷,而這份回憶值得我們認可和崇敬。孔忠良雖然為國家做出貢獻,但他卻並未將這件事情作為炫耀的資本,也沒有奢望大家能夠記住他的這份貢獻,他的身上有著中國人骨子裡的古樸和誠實,不僅為歷史研究提供了幫助,也傳承了中國傳統精神。

從孔忠良的生活來看,他仍舊過得十分質樸,沒有因為一時私心藉助於這塊玉璽謀求富貴,他用崇高的品質保護了國家文物,讓神秘的歷史可以從文物當中找尋蹤跡。實際上國家也正需要這樣的人士為考古進展做貢獻。我們也應學習他的品質,為考古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在保護文物的道路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