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如此氣勢磅礴的萬人扯繩賽,您看過嗎?

作者:唐伊

臨潭縣位於甘肅省南部,古稱洮州,文化燦爛,山川錦繡,人傑地靈。在歷史上,臨潭不僅是“茶馬互市”的商貿重地,同時也是國家邊塞的軍事重鎮。每到正月裡,從十四日傍晚開始,為期三天,臨潭縣城主街道張燈結綵,一排排的大紅燈籠掛滿了街道兩旁,路邊的燈柱上插著獵獵的紅旗,雖然是晚上,但有燈火的陪襯,一切都如白晝般透亮。一切車輛將在這樣的喜慶裡改道而行,因此,這裡沒有了堵車的煩惱,也沒有了人避車的困惑,只有悠閒但也急切的漢族、回族和藏族群眾在大街上走動著、歡呼著,等待著萬馬奔騰或是撼天動地的那一刻——萬人扯繩賽。

扯繩也即拔河,拔河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拔河這項活動,不過在那時不叫拔河,而稱為“鉤強”或“牽鉤”,後演變為荊楚一帶民間流行的“施鉤之戲”。《隋書·地理志》稱,故楚地南郡、襄陽一帶有“牽鉤”之戲,雲從講武所出。楚將伐吳,以為教戰,流遷不改,習以相傳,到明朝時曾為明駐古洮州軍中強體的遊戲。後來明朝實行屯田戌邊,許多人落戶於洮州,扯繩之俗遂由軍中轉為民間,臨潭縣舊城地區每年元宵節的萬人扯繩賽就起源於此。

據《洮州廳志》記載,在臨潭縣萬人扯繩賽中“長繩一條,聯小繩數十,千百人挽兩頭,分而牽扯之。其俗在西門外河灘,以大麻繩作二股,長數十丈,另將小繩連掛大繩之末,分上下兩股,兩鉤齊挽,少壯鹹牽首及力扯之。老幼旁觀,鼓譟聲可撼嶽。以西城門為界,上下齊扯,凡家居上者,上扯;家居下者,則下扯,勝者踴躍歡呼;負者亦頗為失意。其說以為扯繩之勝負,即以佔年歲之豐歉。其實,在和平年代的今天,萬人扯繩賽的意義不在於輸贏,而重在參與,體現了古代軍隊中獨具特色的練兵形式,同時也展現著民族間的團結精神和互助意識。

隨著時間的推移,參加萬人扯繩賽的人數在不斷增多,扯繩賽所用的道具扯繩也不斷髮生著變化。起初採用麻繩,繩頭直徑為二十釐米有餘,俗稱“龍抬頭”,向後逐漸減小並分為兩股,俗稱“雙飛燕”,長達二三百米,兩股之末又連小繩若干。但這種扯繩在扯動時常出現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行話叫“掙住”),麻繩就容易斷,繩一斷,既易傷人又難分出勝負,所以在後來,麻繩便換成了在鋼絲上纏繞麻繩的新扯繩,當地人稱油絲繩。

萬人扯繩賽使用的扯繩是由兩根繩連線而成,其中每根繩的繩頭上都有一個大環,兩個大環之間會用一根長六十釐米左右、兩頭細中間粗的木槓子巧妙地連線和捆綁起來。專門連線兩根繩子的人叫“連手”,一般是由群眾推舉的青壯年來擔任。比賽時,由“連手”來負責裁決每局的勝負,並與對方連線“龍頭”,即頭連。當雙方“龍抬頭”前的環對接時,雄繩的環穿過雌繩的環並折出,由“連手”用大錘將稜形的木頭銷子迅速楔入小環,兩條繩連為一體,即比賽正式開始。

來自甘南、臨夏、定西等地的參賽者一湧而上,分挽繩的兩端,雙方“連手”將木楔子串在“龍頭”(繩頭)中間,以鳴炮為號,開始角逐。此時月華東昇,皓月當空,霎時,爆竹聲、哨子聲、吶喊聲、音樂聲、觀眾的喝彩聲融為一體,山為之震動,河為之沸騰!此時此刻,參賽的各族群眾都沉浸在狂歡的氛圍中,一根繩,一條心,向各自的方向奮力拼搏,所有的人們忘記了往日的勞苦、疲憊、憂愁、煩惱,大家使出大西北人特有的粗獷、豪放與執著的力氣,將那繩扯得如巨龍滾動、蛟龍出水、忽上忽下、或動或靜,其相爭相持的場面,真是少有的壯觀與宏大!

萬人扯繩賽保留了古代軍隊中獨具特色的練兵形式的同時,反映了各族群眾渴望豐衣足食,國泰民安,民族團結,安居樂業的美好願望。經過六百多年的發展變遷,萬人扯繩賽在歷史程序中逐漸形成了固定的形式與內容,屬於全民性參與的民間體育活動,也體現出了勞動人民勇敢的尚武精神和民族氣質,對凝聚民心、維繫團結和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都產生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