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李世民只是唐太宗,朱棣為何改稱明成祖?

隋文帝楊堅開國稱帝后,將自己父親、北周隨國公楊忠尊為“太祖武元帝”,自己被尊為“高祖文皇帝”。

其子楊廣依仗強大國力,平青海,通西域,南伐琉球/林邑,開運河,興科舉,建東都……好一番直追秦皇漢武的文治武功,卻因為過度使用民力,搞得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自己亦被兵變殺害。

楊廣之孫楊侗,在洛陽被軍閥擁立,尊楊廣為“世祖明皇帝”,尊其父楊昭為“世宗成皇帝”。而李淵起兵攻破長安,建立唐朝後,因為是反隋起家,所以僅給了楊廣一個“煬帝”的貶斥諡號,不給廟號。以楊廣在大業五年腦抽之前的功業,確實是大大地貶低了。

李唐王朝:

李淵開國稱帝后,因為其祖父唐國公李虎,是北周八大柱國之一,同時開國也多有族弟宗親的助力,因此追尊兩代:李虎為“太祖景皇帝‘’,李昺為“世祖元皇帝”。他自己當然也只能是“高祖太武帝”了。

而他的兒子李世民,這位“龍鳳之資,天日之表”的“天策上將”,削平四方,盪滌八荒,貞觀之治,千古帝範,建立了曠代絕今的功業。

在正統的“三祖”廟號皆被佔用,唐朝君臣又不想另制祖號的前提下,李世民被其子李治尊為“太宗文皇帝”,之後被加諡“太宗文武聖皇帝”,佔盡3個最好的諡號,也是歷史上第一個三字諡皇帝,順便將“被讓位”的李淵改成了“神堯皇帝”。

在唐朝之前,各個王朝政權的大體習慣,是開國前兩代,“太祖”“高祖”混用,有的開國皇帝尊了其父為“太祖”,自己就肯定是“高祖”了。而那時的“太宗”廟號,還不算特別隆高,肯定不如“世祖”,也不如“烈祖”“肅祖”這種魏晉後的新制廟號。

“太宗”這個廟號,就是從李世民開始,地位愈發隆高。正因為以李世民的曠代功業,都才用了“太宗”廟號,

他頗有治績、放在前代亦可稱祖的兒子李治,因此也只被尊為“高宗”,武則天為了補償丈夫,照搬其生前尊號,給他加了“高宗天皇大帝”這樣的極度美諡。

之後,

諡號系統被武則天到他們的孫子李隆基,徹底玩壞了,

堆砌起來無數好字眼,反而失去了實際意義。廟號取而代之,成為對皇帝的第一稱謂。

李世民、李治尚且只是唐太宗,唐高宗,李唐後世子孫等而下之,沒一個再敢妄稱“某祖”。被大臣簇擁著逼迫病重老媽下臺,復國成功、名義上也算“中興”的李顯用了“中宗”。

開啟“開元盛世”的李隆基,如果早死幾年,或許能混個不錯的廟號,但惹出安史之亂,讓大唐國力中衰、丟失大片疆土的彌天大禍,又和兒子關係極差,於是被貶為“玄宗”。

而“世宗”這個傳統的上等廟號,也因為避諱李世民的“世”,改成“代宗”,給了最終平定安史之亂的李隆基之孫李豫。

五代時期

,“高祖”和“太祖”不再同時使用,已經成為定律;梁太祖朱溫,後唐太祖李克用,晉高祖石敬瑭,後漢高祖劉知遠,後周太祖郭威。

同時由於唐朝的傳統,廟號也不再走浮誇風,後唐的開國君主,統一中原與巴蜀的李存勖,晚節不保,只是“莊宗”這樣的普通廟號,當然這也是因為其族弟李嗣源是兵變篡位,有意貶低其功業地位。

取淮南,奪秦鳳,伐契丹奪三關三州,文治武功堪稱五代第一明君的郭榮,也只是“周世宗”。

宋朝以後:

大概是石敬瑭這個“晉高祖皇帝”,當了兒皇帝,割地賣國,名聲太壞,“高祖”這個廟號,實際上被此後各朝代一致棄用,“太祖”成為開國皇帝的標配,

“太宗”也就成為僅次於開國皇帝“太祖”的第二隆高的廟號了,“太祖太宗”直接聯稱,每個朝代成為“祖宗”之法的依據。

如改變了帝系、北宋皇帝皆為其子孫的趙光義,也只用了“宋太宗”。

開啟南宋政權的趙構,生前一直大造輿論,糾集一群儒生文人,辯經論證,給自己塗脂抹粉,以“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來類比自己割據江南的“中興功業”,

但他兒子宋孝宗和大臣們還要臉,所以找了個「其父趙佶稱徽宗,其子若稱世祖,有違倫常,竊恐不安」的藉口,把“世祖”廟號的提名否了,最終定下“宋高宗”的廟號。

雖說表面文書上一番冠冕堂皇,可誰不是心知肚明:趙構丟了半壁江山又向金國稱臣,居然還一直自比光武中興,未免太過厚顏了。

而這麼一來,連“高宗”這個原本在諸宗裡地位極高的正統廟號,在一直崇尚民族氣節、推崇岳飛的明朝也直接棄用了。

而唐朝李顯,靠所謂的“光復大唐功績”,拿到“唐中宗”廟號,卻任由妻女亂政,穢亂宮廷,更被唐朝官方宣佈,是為其妻其女毒死。

加上此前司馬睿這個“晉中宗”的所謂中興功業,同樣名不副實,只是權臣玩偶,也讓“中宗”這個有過盤庚、漢宣帝劉詢等明君的高階廟號,同樣在後世王朝不光榮下崗。

因此,在明朝,高祖、高宗、中宗都因為各種原因被棄用後,廟號的優劣次序就成了:太祖、太宗/世祖、世宗……

明朝嘉靖帝朱厚熜,自己是外藩即位,就非要把朱棣從“太宗”改為“某祖”,突出老祖宗也是外藩奪位的前輩,肯定是違背自詡是“太祖高皇帝嫡出第四子”的朱棣的身後意願的。

而且,朱厚熜因為很想把“世”這個廟號留給自己,所以又不肯把更正統的“世祖”給朱棣,最後,非要新發明個不倫不類的“成祖”,給了朱棣。自己則在生前明確暗示的前提下,死後如願被其子尊為“明世宗”。

作為外藩即位之君,朱厚熜還很喜歡自比漢文帝,把自己深宮修道說成是如漢文帝的“黃老之學”“無為而治”。但其實他執政早期,與張璁君臣相得之時,確實可算是加強集權,革除弊政的一代英主了。

此後的張居正改革,也打著“法世廟之法”的幌子,海瑞那封著名上疏,同樣認為朱厚熜如果勵精圖治,不亞於最頂級的前代明君,只是歸咎於他身邊小人。

所以,假設他和漢文帝執政時間相當,沒有了晚年重用嚴嵩時,種種怠政與謀私利之舉,用個“”世宗”廟號,真不算多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