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甘肅張掖發現一尊室內大佛,身高超過10層樓,1只耳朵就能坐8個人

要說國內最大的佛像,小夥伴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樂山大佛吧?小編覺得樂山大佛之所以這麼出名,其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佛像本身足夠大。但是,你知道嗎?在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甘肅張掖也有尊大佛,而且是亞洲現存最大的室內泥塑臥佛,寺內還珍藏有世所罕見的明代手書金經孤本。

佛教自東漢年間傳入中國至今已有近兩千年,眾多僧侶信眾隨之也留下了數以百萬計的古代佛像。小編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張掖大佛寺這尊釋迦牟尼涅槃像,身長34。5米,肩寬7。5米,耳朵約4米,腳長5。2米。 34。5米是什麼概念呢?差不多就相當於我們所居住的普通住宅樓10層樓那麼高吧。這尊大佛的一隻手指頭就能睡一個人,一隻耳朵可以輕輕鬆鬆地容下八個人並排而坐,你大可想像其有多大了。(本張配圖翻拍自大佛寺博物館)

張掖大佛寺就在市區內,其最初的名字叫“迦葉如來寺”,又稱“寶覺禪寺”、“什字寺”、“臥佛寺”,因為寺大、佛大、殿大,當地人更喜歡稱其為“大佛寺”。據《甘州府志》記載,該寺始建於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後經明、清兩朝擴建,至今已經有近千年歷史。

漢唐以來,隨著絲綢西去,佛法東來,作為古絲綢之路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鎮,張掖曾經是盛極一時的商賈雲集之地,歷史上這裡曾有金、木、水、火、土五塔聳立,“一城山光,半城塔影”的記載。宋恭宗在此出家,忽必烈在此出生;法顯西行、唐僧取經,數不清的歷代高僧大德曾在張掖誦經說法,並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歷史遺存。

大佛寺的正殿是國內最大、儲存最完整的西夏寺院建築,這座重簷歇山頂式的兩層建築與北京故宮太和殿的建築風格極為相似。大殿面寬九間,縱深七間,規模宏大;在大殿的屋脊上有吻獸,簷下額枋上雕有龍、虎、獅、象、鹿等木雕。

在正殿門的兩側有兩塊由50塊小方磚組成的磚雕,左為西方聖境,右為起源言法,非常珍貴。在殿後的藏經閣裡,藏有明正統年間英宗朱祁鎮頒賜的6361卷《北藏經》,還有將近800卷用真金研粉書寫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俗稱為金經,被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是孤本。至此,大佛寺以“大殿、大佛、大藏經”而名聞天下。

大佛寺楹聯眾多,在正殿門上有一副楹聯:“創於西夏建於前明上下數百年更喜有人修繕果,視之若醒呼之則寐臥遊三千世界方知此夢是真空”,說明了大佛寺的始建年代和重修歷史。

走進正殿,只見大佛側身而臥,頭枕蓮臺,面部貼金,兩眼半閉,嘴唇微啟,右手掌枕放於臉下,左手放在腿上,臥佛睡了千年,看上去依然恬靜和祥。

在臥佛身後有十大弟子舉哀像,左右兩側是十八羅漢像。大殿四壁有明清壁畫700多平方米,內容主要是佛經故事及《西遊記》、《封神演義》、《山海經》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佛背後供奉的唐僧身後的牆壁上,還倖存有一幅完整的唐僧師徒三人西行取經的壁畫,主要講的是“流沙河擒拿沙僧”、“高老莊豬八戒招親”、“大聖鬧天宮”、“活人參果樹”、“恨逐美猴王”、“大戰火雲洞”、“路阻火焰山”、“四眾西行”等故事。

河西走廊是西遊記壁畫最為集中的地方,按照張掖大佛寺壁畫上面的描述,豬八戒一改好吃懶做的形象,一路上洗衣做飯,降妖除魔,既勤勞又勇敢,反倒是孫悟空時常偷奸耍滑,形象反差竟如此之大。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經專家反覆論證,這些壁畫的繪製時間比吳承恩寫的《西遊記》還要早200年。也就是說,如果按照大佛寺壁畫上的描述,我們可能真的冤枉二師兄了。

在參觀大佛殿十八樂觀雕塑時,發現屋樑上方高懸著一隻塗以金粉的降龍,格外醒目。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整個大佛寺柱廊上的繪飾絕少浮屠,基本上都是以龍為主。

“臥佛長睡睡千年長睡不醒,問者永問問百世永問不明”,大佛似睡似寐,彷彿是在認真傾聽,又像是默默不語,更像是在撫慰我們煩躁雜亂的心緒……

攝影,旅行,看天下,我是@泡魚兒 ,每天與你分享旅途中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