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為人處世,越早明白這四條人生經驗,越會少走很多彎路

有些人生經驗,經過了很多人的磨難和教訓才總結出來的。

為人處世,越早明白這四條人生經驗,越會少走許多彎路。

1

有時候,吃點虧,是大智慧。

“漢家天下四百年,盡在留侯一箸間”。張良是秦末漢初傑出的謀臣,為劉邦出謀劃策,助其打下漢朝江山。

天下初定,分封行賞之時,作為最得力的謀臣,張良卻自願“吃虧”。

當時,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功績得到漢高祖認可,他讓張良自己從齊國選擇三萬戶作為封邑。

張良卻拒絕了,他只求受封最初與劉邦相遇的留縣,以此懷念,不敢承受三萬戶。

因為他深諳“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於是不戀權勢,不爭名利,自願功成身退。

最後,漢初三傑,韓信被誅,蕭何下獄,張良一人全身而退,毫髮無傷。正是甘願“吃虧”,才換來他日後的善終。

敢吃虧者,都有大智慧,最終並不會吃虧。

韓信少年學習兵道,晝夜不倦,立志匡扶天下。

有一天,他在佩著劍在街上行走,被當地一個屠夫挑釁。

屠夫罵他佩劍裝模作樣,要他刺自己一劍,不然就在跨下鑽過去。

韓信不願搭理他,就在他跨下鑽了過去。

別人以為是奇恥大辱,吃了大虧,他卻不以為意,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離開淮陰城之後,投奔劉邦,為大漢朝立下不世功勳,最終封王。

于丹曾說過: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虧而佔大便宜,而99%的人是佔小便宜吃大虧。大多數成功人士都源於那1%。

古人云:“吃虧是福。”吃虧,意味著某種程度上的捨棄與犧牲。

千萬不要小看那些敢吃虧的人。不肯吃虧是精明,敢於吃虧卻是智慧。

吃虧背後所積累的經驗、人緣、機遇,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變成命運的饋贈,成為深厚的福澤。

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他曾經在北大,每天為宿舍打掃衛生,這一打掃就幹了四年。

另外,他每天都拎著宿舍的水壺去給同學打水,當時很多人都覺得他很傻,

可是後來,新東方找合作者,他就跑到了國外去求他的那些同學回國幫忙。

後來他的同學們放棄高薪,都回來了,但是給了他一個十分意外的理由。

他們說:“俞敏洪,我們回來是衝著你過去為我們掃了4年的地,打了4年水。我們知道,你有這樣的一種精神,所以你有飯吃肯定不會給我們粥喝。”

正是這些人的加入,新東方才會不斷地做大,做成了現在的規模。

不怕吃虧的人,看似很笨,實則是在給自己積累人脈,增加機會,拓寬前途。

吃虧,看似是一種顯性的損失,其實是一種隱形的收穫。有一句說得特別好,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不怕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虧。

2

越是怨天尤人,生活越糟糕。

生活總有許許多多的不順心,有些人會選擇以抱怨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無能。

殊不知,抱怨太多,只會給我們帶來更多負面的影響,百害而無一利。

抱怨之人心中會有怨氣,怨氣橫生,周遭的氣場肯定不好。

不好的氣場時時刻刻影響著自己,讓自己逐漸喪失鬥志和信念,從而使人越來越不順。

所以,千萬不要抱怨,抱怨會帶來災難。

古時候有一個人,他有個習慣,吃早飯時不放鹽。

有天早上,妻子往粥裡放了點鹽,他知道後,氣不打一處來,對妻子吼道:

“你不知道我吃早飯不放鹽嗎?不吃了。”

妻子感到委屈,和他爭辯起來。

爭吵之間,一邊的孩子被嚇哭了,孩子不小心把湯汁滴到了他的乾淨衣服上。

想到一會要去拜訪朋友,沒有一件乾淨的衣服,他心中更加煩躁了。

一邊抱怨,一邊拿溼布子擦拭汙點。

怒氣衝衝出門之後,卻又發現自己給好友帶的禮物沒有拿,此時趕回家卻又發現來不及。

最終空手去到朋友家中。

與好友相談,好友覺得他滿身怨氣,心中不悅,最終兩人不歡而散。

丈夫心裡又開始抱怨:

“真是糟糕的一天,怎麼所有的壞事都集中到了我這裡呢?”

身為旁觀者的我們都明白,這一切的不順,都是由於他早上抱怨一碗飯開始的。

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抱怨是人們發洩不滿情緒的一種方式。

而越是抱怨,身邊的負能量氣場就越多。不好的氣場越多,就更容易抱怨。如此迴圈往復,會讓人無法自拔。

抱怨,會帶來災難。

在《隋書》上有一個著名的故事。

隋朝大將賀若弼的父親,是當年著名的北周大將賀若敦。

賀若敦立下大功,卻對朝廷的賞賜不公而心懷不滿,時常口出怨言。

結果被人抓住了把柄,皇帝震怒,最後逼令他自殺。

臨死前,賀若敦對兒子說:“我因口舌而死,你不能不記住!”

接著拿起錐子將兒子的舌頭刺出血來,以此告誡他慎口少說。

抱怨之人,命運必多坎坷。

因為他不會自我反思,也在抱怨中,讓人敬而遠之。

提升不了自己,又改善不了人際關係,苦難自是相隨。

人生在世,也許會遇到很多不順心的事,但自怨自艾,改變不了什麼。

所有的怨天尤人,都不會讓你隨心所願。

所有愛抱怨的人,都看不到或者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問題。在他們看來,自己走到今天,全都是遇人不淑、運氣不好,是命運的錯。抱怨也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說明“我沒錯,全是他們的錯”。

這種不反思的態度,決定了抱怨者只能越過越慘,從一個失敗到另一個失敗。

朋友曉瓊曾經有著一個美好的家庭,有一個疼她的丈夫和一個可愛的兒子,但是前不久見到她,她卻告訴我,她和老公分居了。

她說,她的老公受不了她每天的抱怨,她的老公不僅扛著工作壓力,還要每天回家聽她的抱怨,終於有一天,他受不了了,選擇了暫時分開。

說完這些的時候,她也坦白自己的問題比較大,她對我說從小到大,她一直聽著她的母親抱怨著生活,抱怨著工作,抱怨著父親。

在她的眼裡,抱怨是一件普通不過的事,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後果。

她也想過改變,但是有時面對一些挫折,她還是會習慣性的選擇抱怨。

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抱怨之後,存在的問題任然存在,糟糕的生活依舊糟糕。

抱怨是沒有用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努力去改變。

生活上的不如意,終究還是要回到生活中去解決。

3

越是行事張揚、好顯擺的人,越多災禍。

《紅樓夢》裡,晴雯才貌皆全,可行事張揚,爭強好勝。

常給他人臉色看,寶玉的摺扇也是說撕就撕……

這些高調的行徑被王夫人看在眼裡,卻為晴雯種下來日的禍根。

最終,晴雯拖著病體被趕出賈府,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豬肥先上桌。”

那些行事張揚,凡事好出風頭的人,往往會輸得一敗塗地。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一個秀才坐船進城。在船上,秀才問船伕:“你讀過《論語》嗎?”

船伕說沒有。秀才又說:“那你的生命就相當於失去了五分之一。”過了一會兒,秀才又問:“你會下棋嗎?”船伕說不會。

秀才又說:“那你的生命又相當於失去五分之一了。”又過了一會兒,秀才又問:“你會作畫嗎?”

船伕仍然不會。就在這時,狂風亂作,捲來一股巨浪。船伕問秀才:“你會游泳嗎?”秀才說:不會。

船伕說:“那你的生命就要真的玩完了!”其實這個秀才,真的是自己“作死” 的。

無論一個人再牛,他僅僅是在某個方面,某個領域,某個專業上,略高一籌,終歸有侷限。

而在其他方面,高手如雲,你不知道的,不瞭解的,不熟悉的,多如牛毛。

人人都有自尊心,如果你試圖抬高自己,去貶低別人,自然會引起別人的反感,甚至還會自討苦吃。

在與人相處時,要學會低調,謙遜,尊重別人,這不僅僅是為了照顧別人的面子,也是為了保護我們自己,畢竟太過招搖,終會後患無窮。

在《三國演義》裡,許多人覺得楊修之死,很冤枉,因為曹操太妒才,但實際上,真正的罪魁禍首是他自己。

曹操曾下令建造一座花園,建好之後,下面的人請曹操去參觀檢查,曹操過去一看,提筆在大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就轉身走了,一句話都不說。

大家都猜不透其中的玄機,楊修站在人群裡,對滿臉狐疑的眾人說,門裡加個活字,那就是闊,丞相是覺得這門太寬闊了。

後來,工匠們將大門整改得窄了一些,再請曹操過來驗收,曹操一問才得知是楊修猜到了自己的心意。

有人給曹操送去一盒點心,曹操吃了一口後,就在盒蓋上寫了一個合字,傳給眾人,誰也不知道這什麼意思。

傳到了楊修的手裡,楊修拿起來便吃了一口,他對大家說,丞相是讓我們每人吃一口,這有什麼好猶豫的呢。

雖然曹操當時,嘴上沒說什麼,但心裡已經開始對他下了殺機。

雖然聰明,機智,有才華,是好事,但過度的顯山露水,就是自找麻煩,自作自受。

當一個人愛去表現時,這不僅容易讓自己浮躁,也容易讓人厭惡。

4

再好的關係,也會死於理所當然。

俗話說:喝酒不超六分醉,吃飯不超七分飽,待人不超八分情。

“親密無間”,不過是人和人之間的一場錯覺。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給感情“留白”。

人與人之間交往,最怕的是自以為是的“應該”。

剛認識一個人的時候,哪怕他對你只有一點好,你也會感激不盡,想要給予回報。

可隨著時間長了,哪怕他對你比之前好十倍,你也沒什麼感覺,只覺得這一切是應該的。

再好的感情,都會死於這種理所應當。

很多夫妻,剛開始結婚的時候感情都非常的好,一方願意為了另一方做很多事,一個人承擔很多的責任。

但是慢慢的,一個人默認了另一個人的付出,沒有讚美和感激,感情也就慢慢變淡。朋友曉芳跟我抱怨,男朋友變得越來越“冷漠”。

以前每次吵架,都主動示好認錯;每次下雨,無論多遠都主動送傘;每次不開心,都變著法地討好她。可是時間一長,漸漸沒那麼熱情了。

我反問她,在你們談戀愛期間,你有主動給他買過早餐、送過雨傘嗎?她陷入了沉默。

我們也因為有愛情,而忘了愛情的本質。

每次都主動認錯,他也會覺得委屈;每次去給你送傘,他也會被雨淋溼;每次費力討好你,他也會感到疲憊。

董卿曾說過,在一段感情中,對他而言,是心甘情願的付出,對你而言,不能把它當作理想當然。

這個世界的真相就是,沒有誰有義務一定要對你好。

即使是再親近的人,也只有心甘情願,沒有理所當然。

生活中,很多人一味享受別人的付出,時間久了,就會覺得這是別人的本分。

可是,沒有人有義務毫無條件地對你好,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才是理所當然。

多理解別人的付出,體諒別人的不容易,把別人放在心上,不要讓人寒了心。

只有懂得珍惜的人,才值得被善待;懂得尊重的人,才會被尊重。

同事曉東總會在下班的路上捎個東西給他老婆,有時是一塊蛋糕,或一杯奶茶,偶爾是一些小禮物。

有一次我開玩笑地說:“老夫老妻的,還那麼有情調。”

他笑了一笑,美其名曰:“為了感謝我老婆大人今日的辛勤勞動,把屋子收拾得乾乾淨淨,還用一桌香噴噴的飯菜等我歸家。”

多少人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他卻鄭重其事地去感謝他妻子為他所做的一切。

我問他為什麼會這樣去做。

曉東解釋道:“你想一下,如果你每日辛辛苦苦,忙裡忙外,一心一意為對方著想,對方卻從來不放在心上;一些事做不好了,還挨一頓責備。換作是你,是不是也想在這段感情中撂挑子不幹。

一點都不感激對方付出的婚姻,往往都不會幸福。”

曉東的這番話似乎說出了很多人生活中的常態。

你把他在外打拼,賺錢養家餬口當作是他的本分;他把你的溫柔賢惠,視為“本就該如此”。

我們太容易對另外一半的付出習以為常了。

真正好的感情,從來不會是理所當然,需要兩個人一起呵護,在細枝末節中生無限愛意。

人與人之間相處,一定要懂得珍惜,保持該有的分寸和界限感,關係才能長久。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