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投名狀》原型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刺殺前,在兩江都幹了什麼

坊間傳聞,馬新貽是“漁色負友”的不仁不義之徒,但實際上,馬新貽作為刺馬案的主角,最終以悲慘的結局收場,成就這一千古奇案,原本是一個品德兼優,清正廉明的清官,在百姓心中一致廣泛好評,作為曾經的兩江總督,他也確實不負盛名,在當年做出了應有的成績,只不過最終遭人殺害!

出生于山東菏澤的馬新貽,於道光二十七年考中進士,這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就是:

東南三大政,曰漕、曰鹽、曰河。

為官仕途

可以說是當時政局中,一個力挽狂瀾的神奇人物,對於漕運、鹽政、河壩工程,皆有所涉獵,

當年太平天國起義發生,馬新貽趁其不備,夜間帶領部下突圍,燒燬了太平軍的軍營,給予當時的太平軍沉重一擊,只可惜,後來在與太平軍的遭遇戰中失敗,被革職留任,好在1860年,經當時欽差大臣袁甲三的舉薦,最終官復原職,1863年,因戰勝太平軍,順利升遷為安徽佈政史。

次年,馬新貽出任浙江巡撫,在此期間,修築了海塘,而且還上書申請減免七府錢漕,主張復興各府的書院,正是因為如此,成功升遷為閩浙總督,1868年,出任浙江福建總督,同年八月為兩江總督,兼任通商大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捋一捋,身為兩江總督的馬新貽,究竟有哪些成就?在兩江都幹了些什麼事兒?畢竟此時距離刺馬案發生,僅僅只有兩年的時間。

此前的馬新貽,就致力於減漕運動,將浙江地區漕糧減額徵收,不僅獲得百姓的一致好評,而且也在朝廷當局順利透過,而且對於歷年來留存的浮收問題,也進一步著手解決,鄙棄成規陋習,制定新的方案,總共減去浮收486906石,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改革鹽制

自馬新貽出任兩江總督以來,為了解決場商疲乏的問題,這對鹽政進行了一系列的改制措施,讓當時的運鹽商,提前繳納一半的鹽價,就是為了解決當時鹽商資本不充裕的情況,同樣如果在資本有閒餘的情況之下,多繳納一成的鹽價,就可以多帶一成的鹽,這樣確實極大地緩解了鹽商的資金壓力,很巧妙地解決了當時食鹽產量大於銷量的問題,而且實行計劃給嚴鹽,按照月份劃分,如果遇上暢銷的月份,就會提前預支一個月的,如果遇上滯銷的月份,反之則質押一個月,這樣也很好地杜絕了有些鹽商為了謀取私利,大量囤積食鹽的情況。

馬新貽在鹽政方面,不僅延續了李鴻章和曾國藩的優秀舉措,而且加以自己的思想改進,實行迴圈給運,只不過再好的制度,終究有一定的侷限性,儘管在當時看來有一定的先進性,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鉅額的利潤,也驅使商人們,向著利益最大化發展,後來隨著馬新貽被刺殺,鹽政體制也逐漸僵化。

與此同時,馬新貽最大的功績那就是重視水利,不做表面功夫,實事求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行動方案,深知欲速則不達,故意放緩速度,一方面緩解了資金壓力,另一方面,也對效果有所保證。

1869年10月,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安慶教案,事件,主要是當時在反教揭帖的影響之下,安慶府院考場周邊的教堂揭帖被拆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當年修建教堂之時,所購買的土地為低價強拆民房所得,所以激發了當地民眾的不滿情緒,最嚴重的時候,英法兩國傳教士住所皆被搗毀,甚至於法國傳教士,在驚慌失措之下沉船逃跑。

此事身為兩江總督的馬新貽,知道事態的嚴重性,當時面對強硬的法國政府,別無他法,儘管一再提出給傳教士們提供豪華的賓館作為住所,但是卻被拒絕了,法國總領事要求,務必賠償當時傳教士所遭受的損失,而且要劃撥一塊專門的傳教用地,對於當時的罪魁禍首嚴懲不貸,甚至於以命抵命。

迫不得已,馬新貽最終與英法方面,簽訂了《南京協定》,共計賠償5735銀元,答應對方提出的所有要求。

清朝末年,是一個動盪四起,內憂外患的年代,身為兩江總督的馬新貽,同當年的李鴻章一樣,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不過他的結局卻令人唏噓不已,儘管當時的馬新貽在官場混得風生水起,而且因為他是少數民族的緣故,更加容易得到清朝皇室的青睞,一生並不貪圖功名利祿的他,重點興修水利,數次為了減輕農民的負擔,上書朝廷,而且進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減稅措施,確實是當地百姓心中神一樣的清官,甚至於在他的妻子得知他被刺殺之後,直接以自殺來祭奠這段兩人的美好感情故事。

關於馬新貽為什麼被刺?而且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在自己的總督府,確實有點令人匪夷所思,這名名叫張汶祥的刺客,曾經當過太平軍,後來因為太平軍被剿滅,也就投奔了匪徒,案發當天,馬新貽正在檢閱軍隊過後,走在回家的路上,就在官署後院門口,冷不丁被竄出來的刺客捅了一刀,僅僅過了一天,就不治身亡了。這件事甚至令當時的慈禧太后都想不明白。

最後官方給出的解釋是刺客是受海盜指使,但是刺客本人卻絲毫不承認這一點,這也是一直以來縈繞在人們心頭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