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李文傑:“太上皇”的煩惱——醇親王奕譞的心結

光緒皇帝的親生父親——醇親王奕譞,雖然是皇帝血緣上的父親,但名義上他只是皇帝的叔叔,不是真正的太上皇,他有何心結、煩惱?在晚清政局中扮演何種角色,又如何影響了晚清政治走向?2020年7月25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李文傑在福州路古籍書店的講座中作了詳細的講述。本文系講座文字稿,小標題為編者所擬。

清末皇室中的奕譞

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公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我們先從名字來看,奕譞,奕是輩分,康熙時就為子孫後代定下了輩分。奕譞的四哥咸豐皇帝奕詝和六哥奕訢都是奕字輩的。名字中第二個字為同樣的偏旁表示近支皇族。道光皇帝的兒子們都是言字旁。奕詝、奕訢、奕譞都是這樣——清朝皇族取名字的這個規則,非常的漢化,遵循了漢族的取名傳統。

大家可以看示意圖,標黃的為帝系,康熙到咸豐都是父死子繼,但是,到了同治皇帝這裡就有了變化,不再是傳給兒子,而是傳給了他的堂弟同時也是表弟的載湉——就是光緒皇帝。堂弟,很好理解,表弟是因為同治皇帝的生母是慈禧,慈禧太后的妹妹又是光緒的生母。同治死後,其生母慈禧便將皇位傳給既是侄子又是外甥的載湉。因為光緒也沒有孩子,所以他死後,皇位就傳給了他弟弟載灃的兒子溥儀,也就是中國末代皇帝宣統。這是清末的帝系傳續。橙色為鐵帽子王。鐵帽子王表示王爵可以世襲罔替。簡單來說就是傳承時不降級,按照清朝的規制,王位雖然可以傳承,但是在繼承的時候要降級繼承,比如親王傳到子輩為郡王、郡王傳到子輩變貝勒,這也是為了避免出現如明朝王爺太多的現象。清朝建立初期,冊封了大約八位有卓越功勳的鐵帽子王,雍正以後又出現過四位。整個清朝也只有十二位鐵帽子王。後面四位中第一位鐵帽子王就是雍正的十三弟怡親王允祥,大家看二月河的小說怡親王在雍正朝也是有非常大的功勳。接下來就是咸豐的六弟恭親王奕訢,又稱“鬼子六”,這是因為他長期主持清政府的外交和政治活動,從1860年到1898年的三十多年中,對清朝的政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並且幫助慈禧在1861年發動辛酉政變,奪取了大權。以上這些鐵帽子王都是對朝廷有重大的貢獻。那麼,醇親王奕譞又是怎麼被封鐵帽子王的呢?是因為他的親生兒子被過繼給了咸豐和慈禧,繼承了皇位。最後一位鐵帽子王是奕劻,是乾隆的曾孫,從名字上也能看出他已經和皇族很遠了,他在1884年之後,取代奕訢,管理總理衙門,處理清朝的對外交涉,這個人非常腐敗,但比較能奉承慈禧太后,在光緒二十年晉封為親王,參與過1900到1901年的庚子辛丑談判,後來進入軍機處,並獲得王爵“世襲罔替”的優遇,這也是清朝後期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奕譞在整個關係網中,處於這樣的一個地位——他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個兒子,四哥是咸豐皇帝,六哥是晚清重要的政治人物恭親王奕訢。

這兩張照片拍攝於1888年,儲存在天津樑時泰照相館相簿中,有一本現收藏在美國國會圖書館,我是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相簿中提取出來的。這本相簿拍攝的是醇親王府的情況,左邊這張很漂亮,花園很像《紅樓夢》中對大觀園的描述。右邊一幅是當時奕譞和兩個兒子的合照,兩個兒子很小,一個三歲、一個一歲,分別是載洵和載濤——也都非常有名,清末時一個管理禁衛軍,一個做了海軍大臣。奕譞的生卒年是1840—1891年。也就是他生於中英鴉片戰爭爆發這年,他死後三年,1894年發生了影響中國國運的甲午戰爭,七年以後,1898年發生了影響中國歷史更重大的事件,即戊戌政變。

這是一張流傳久遠但是大家都講錯的照片,這張照片也拍攝於1888年,也就是光緒十四年拍攝的相簿中的一張。這張照片在很多時候被命名為光緒和他的父親奕譞,包括當時外國煙盒的宣傳照也把這個孩子認為是光緒。那究竟是不是光緒呢,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

首先照片的備註是英文,翻譯過來為“七王爺和他年輕的兒子”,奕譞只有四個兒子活到了成年,最大的就是光緒皇帝載湉,後面是載灃,第三、四個孩子年紀非常小,所以這張照片如果是他的兒子就只有兩個可能,光緒或者載灃。但年輕的兒子,就只能是老二了。我們再看年齡。光緒是生於1871年,到1888年他已經17歲了,17歲的孩子不可能長這個樣子。再者說光緒已經當了十四年的皇帝了,奕譞名義上講只是他的叔叔而已。從禮儀上來看,在光緒繼位的時候,慈禧太后為了感謝奕譞,免去了他在大朝時對皇帝三跪九叩的行禮,但是在其他場合並沒有免他的禮。所以在禮儀嚴苛的清朝是不可能出現當了十四年的皇帝,站在叔叔旁邊這樣的情況,這從禮儀上是說不過去的。所以我們可以判斷,這個人絕對不可能是光緒,只可能是他的弟弟,也就是晚清最後三年的監國攝政王、小醇親王載灃。

我們再來看醇親王的地位。在北京有兩座醇親王府,一座在京城西南角太平湖畔,也就是今天的中央音樂學院所在地。這個王府是七王爺奕譞的王府,因為奕譞的兒子載湉入宮當了皇帝,所以這個地方就特殊化了。在1888年底,也就是上面的相簿拍攝後不久,皇帝快大婚接受歸政了,整個王府就搬走了,搬到了今天后海的東沿。醇親王府的後花園現在是宋慶齡故居,大家可以參觀。王府的主體建築,現在是國家宗教事務局所在地。從地圖上可以看出,王府的地址位置非常好,這也能看出醇親王府非常重要,兩代的醇親王府出了兩個皇帝,老醇親王的兒子載湉是光緒皇帝,小醇親王的兒子溥儀是宣統皇帝。

關於七王爺奕譞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故事,在1897年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讓光緒皇帝不能容忍的事情。他親生父親奕譞陵墓的大白果樹被挖了,祖墳是中國人非常看重的地方,動祖墳建築是一個不能容忍的罪行。

據筆記史料記載,說大約1897年的時候,有一個內務府的官員,向慈禧太后報告,在醇親王的墓園裡面發現一棵白果樹(就是銀杏樹),它高十餘丈,形如翠蓋,罩在墓園裡面。這麼大的樹是隻有帝王陵墓才可以有的規格,並且樹是白果樹,白果樹下面埋了一個王,那不就是皇的意思嗎?這不是說醇親王府是帝王家嗎?那如果醇王府是帝王家,就等於說慈禧太后只是皇帝名義上的母親而已。慈禧太后很敏感這個事情,就說你趕緊把這個樹給我砍了,內務府的人聽到命令只敢答應,卻不敢動手,畢竟是皇帝親生父親的陵墓,誰敢去動裡面的樹?慈禧太后說你們不敢來,我自己來好了,所以她就帶人到陵園去,親手砍下第一斧。樹砍倒了還不行,又在周圍挖了一個圓坑,把石灰倒在裡面,防止這個樹重新生長。這是瞞著光緒皇帝,在皇帝上朝處理政事的時候做的。皇帝知道這個以後,趕緊趕到陵園,發現樹已經倒了,看到親生父親的墓這樣子,非常傷心,坐在轎中大哭,但是也沒有辦法去阻止。這個事情看起來不可思議,卻在《翁同龢日記》和醇親王后人的回憶錄裡面都有提到。慈禧太后為什麼對她的小叔子或者說是對她的妹夫有如此的深仇大恨,甚至不惜動他的陵墓?這就要從兩個人的關係開始講起。

醇親王奕譞的政治事業

醇親王是道光的第七個兒子,在他21歲的時候,他的四哥咸豐帝在承德避暑山莊去世。當時英法聯軍佔領了京城,咸豐皇帝把他的六弟恭親王奕訢留下來和英法聯軍談判,自己跑到承德。當時半壁江山已經被太平天國給拿走了,京城又被英法聯軍給佔領了,所以他急火攻心,到承德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去世之前他指派了自己親信的八個大臣,其中四個是御前大臣,四個是軍機大臣,來輔佐自己的獨子,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當時年號還不叫同治)。同治的生母是懿貴妃,後來上稱號“慈禧太后”。在這樣一個八大臣輔佐的權力結構裡,沒有慈禧太后的位置,也沒有同治親叔叔奕訢、奕譞的位置,八大臣大致由兩類人組成:四位是軍機大臣,三位是遠支皇族的御前大臣。而咸豐皇帝自己的親弟弟,包括六弟奕訢、七弟奕譞他不敢委以重任,因為這兩個人跟他的血緣比較近,都是道光皇帝的兒子,可能對他的皇權甚至繼承人的位置產生威脅。當時,咸豐的六弟恭親王奕訢,在北京和英法已經談判成功,簽訂了《北京條約》,收拾了人心,大家都覺得恭親王功不可沒,儘管圓明園被毀,但畢竟平息了這個事態。在承德的兩宮皇太后對八大臣很不滿,覺得在這個權力格局裡沒有自己的地位,並且八大臣在跟她們產生意見衝突時,採用了一些威脅到皇權的手段。在這種情況下,北京的恭親王奕訢和在承德的兩宮皇太后慈安、慈禧聯合起來,密謀抓捕了八大臣,殺掉為首的三人,流放了剩下的五人,這個事件叫做辛酉政變,發生在1861年。從這以後,垂簾聽政的體制就建立了起來,慈禧太后走到了舞臺核心,開始主宰中國的命運。在這個事件中,奕譞一直配合他的六哥和太后,完成了政變。據說,有一些機密的通訊,就是醇親王的福晉,也就是慈禧太后的妹妹從中傳遞的。奕譞也親自參與了抓捕八大臣骨幹的行動。政變後,慈禧太后提拔參與政變最有功的恭親王奕訢為鐵帽子王,奕譞也被重用,稱為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管理神經營事務。同治十一年九月,同治皇帝親政,為了酬勞他的叔叔,奕譞就從原來的郡王晉升為親王。在同治年間,奕譞主要是他參與了辛酉政變,擔任了幾個重要職位。

同治皇帝親政不到兩年就死了,這個死因今天有很多說法。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剛去世的同治皇帝停靈在乾清宮的東暖閣,王公大臣被兩宮皇太后召集到西暖閣議事,議什麼事這麼急?讓誰來繼承皇位。按照一般的規則,同治皇帝是載字輩,載字輩的話應該找下一輩溥字輩的人過繼給同治皇帝。但是慈禧太后想繼續控制朝政,如果找一個溥字輩的,她就成太皇太后了,下面還有皇太后,隔著一層關係,慈禧就不能夠像以前那樣自如地控制朝政。所以,慈禧直接指定、當場宣佈同治的堂弟,4歲的載湉繼承皇位。當時同治皇帝的一個老師叫翁同龢,他在自己的日記裡面記下了這個場景,他說“醇郡王碰頭痛哭,昏迷倒地,掖之不能起。”這裡應該寫成醇親王,奕譞在兩年前已經晉升為親王。可見,奕譞聽到訊息後,表現得特別誇張,我們也可以體會他的心情。他是慈禧太后的小叔子、妹夫,他非常瞭解慈禧太后的性格和手段,但這個事情又是不可抗逆的。他的長子夭折,載湉是第二個兒子,好不容易長了幾歲,就被抱進宮裡。慈禧為了感謝醇親王夫婦,就讓他以親王世襲罔替,俗稱為“鐵帽子王”,世世代代都可以做親王。然後讓他免朝會行禮,有大政事備顧問,就說你可以不走到前臺,可是朝廷如果有大事需要跟你商量的時候,會派人去找你顧問。這是1875年的一個政治格局:慈禧太后垂簾聽政,輔佐小皇帝的仍然是以恭親王奕訢為首的軍機班底,這和同治初年差不多。不同的是,皇帝的本生父奕譞因身份特殊,慢慢開始發揮作用。

1884年,又出現了一個非常重大的政治事件,叫做“甲申易樞”。甲申就是1884年,樞就是清朝的軍機處,“易樞”就是說把軍機處整個給換掉了,這在清朝歷史上應該是獨一無二的一次。1884年也就是光緒十年,皇帝十四歲,還沒有開始親政,當時,中國和法國因為越南事務起了衝突,而負責政治和外交的軍機領班恭親王奕訢經常請病假,軍機處不能很好地應對中法衝突。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強硬的話,可能打不過;如果不強硬的話,可能會被清流攻擊。奕譞是主張強硬對法,甚至要求把自己的神機營派到前線去和法國人打仗,但大家覺得這個事情不靠譜,不能答應這種荒謬的要求。這時,有人上了一個奏摺,說軍機處應對無方,彈劾全班軍機。慈禧太后拿到奏摺以後,壓下來不發,密謀大事,利用奏摺做一個文章。五天以後,慈禧把奏摺發下來,說軍機處就是應對無方,要把他們全部換掉,恭親王奕訢和他的軍機班底就全部退出了軍機處。當時奕訢已經執政二十三年,在二十三年裡,皇太后垂簾聽政,但具體的行政事務全部是由軍機處來處理的。軍機處被換掉後,換上來的是誰?換上來的是禮親王世鐸、閻敬銘、孫毓汶這些人,慈禧太后讓軍機處有大事都跟醇親王商量,實際上就讓奕譞來走上前臺來挑大樑,只不過是沒有給他一個軍機大臣或者是領班軍機大臣的名分。在軍機大臣孫毓汶的傳記裡面,說醇親王以尊親參機密,不常入職,書牘日送邸閱。有大臣每天拿著文牘到太平湖的醇親王府去問他意見,這個叫“過府”。也說明醇親王走上了歷史的前臺,在這樣一個權力格局下面,醇親王不敢抗拒太后的任何意志,太后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從血緣上講,他是當今皇帝的父親;從名義上講他是皇帝的親叔叔;從權力結構上來講,他的六哥已經退休了,加上他本人在權力面前未必那麼淡泊,所以他就挑起了大梁。但這就有一個危險了,權力大就意味著責任大,就意味著每天直接面對太后的指示,隨時會跟她發生衝突,除非你一直壓抑自己的主張和性格。

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國軍隊大敗,海軍打得很慘烈,陸軍的話更是不堪一擊了,這個事情影響了中國的國運,也影響了日本的國運,用我們賠款兩億三千萬兩白銀給日本。這個事情大家指責焦點之一就是說慈禧太后把海軍建設的錢拿出來,給自己去建頤和園了,頤和園用了很多錢,頤和園工程是誰主持的?就是奕譞。頤和園今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旅遊景點了,是皇家的園林,當時慈禧太后的意思就是這個地方要好好的修,等還政以後用來養老。頤和園的前身叫清漪園,有山有水。在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被燒掉了不少,當時的方案是修復清漪園,給太后頤養天年。這個事情誰去做,慈禧太后把這個事情交給了奕譞。修園子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錢,大家知道大型的工程都需要很多錢,可是清朝當時最大的困難就是沒有錢。清朝的國家財政收入很少,大概當年只8000萬兩白銀,一兩白銀的購買力不會超過今天1000塊錢。所以8000萬兩相當於800億以內,我們知道今年清華大學預算開支超過300億,北大清華浙大三個學校的預算開支加起來,大概不低於當時清朝的整個用度,所以它哪來的錢大建海軍,哪來的錢修園子?沒錢怎麼辦?奕譞就到處去求人,到處找人去報效銀子,比如找李鴻章,將一些報效銀兩存到外國銀行裡面去生利息,拿利息修園子。

另外,在中法戰爭以後,清朝吸取教訓,把全國的海軍統籌起來發展。當時的北洋和南洋分別由李鴻章、曾國荃來統帥,要統籌南北,只有奕譞才能做。奕譞接手了剛成立的總理海軍衙門,同時他又接了頤和園、三海工程的專案,籌款的事情都從他手上過,這就說不清了。頤和園裡面的湖叫昆明湖,當時奕譞在昆明湖辦了一個水師學堂,用來操練水軍。究竟哪個款子是修頤和園的,哪個款子是海軍用的,就更說不清了,反正慈禧太后交給奕譞的差事,他都盡力去辦了。奕譞晚年做的一些大事。1886年,北洋海軍舉行過一次隆重的閱兵儀式,太后不方便走上前臺去主持,皇帝又沒有親政,所以就派奕譞巡閱海軍,這是奕譞人生最高光的時刻。

心結難解,家事亦國事

在光緒親政之前,海軍建設以及三海工程和頤和園建設都是奕譞來做的——太后交給他什麼事情他不可能推辭。但就是因為如此,他們之間的關係很敏感,從血緣上講的話,他是皇帝的親生父親,名義卻上是皇帝的叔父。慈禧太后與此相反,她跟皇帝血緣上不是母子,名義上卻是母子關係。慈禧太后就會怕,怕什麼呢?如果早一天退休了,或者說早一天去世了,那麼位置還有沒有?醇親王和皇帝,你們才是真父子,到時我不在了,皇帝會不會給你奕譞真名分;或者是到時候我退休了,我沒有權力了,你會不會走上前臺把我擠走?這是慈禧太后很正常的心理。如果奕譞在幕後,或者慈禧太后有更重要的對手去對付,比如恭親王奕訢,那還好說,奕譞沒有那麼顯眼,可現在奕譞已經走上了前臺,他和太后之間沒有緩衝,沒有共同的敵人了,他們兩人需要隨時面對面。

奕譞當然也知道太后會有這種心理,所以它拼命地在太后面前表示:我和我們家對於皇位、權力沒有任何的野心。慈禧覺得你對權力不可能完全沒有野心,因為你在光緒十年甲申易樞的時候,已經走上了前臺。如果當時醇親王一直推脫不幹,好好地寫字養花,這樣也許不會猜忌,但他沒有這麼做。從理性角度考慮,為了皇帝和醇王府考慮,奕譞應該拒絕出山,但為什麼還是出來了?我認為,退一步講,即便奕譞對慈禧太后密謀甲申易樞事先並不知情,但在當時,他還是有染指權力的慾望的。

可是,既然沒有推掉,矛盾就會隨之而來,因為光緒皇帝長大了,要親政了。

1886年,光緒帝快虛歲十七了,慈禧太后說,現在皇帝不小了,我年紀也大了,我準備要退休了。慈禧把奕譞叫到面前這麼說了一下,奕譞聽到這個話以後大驚失色,他馬上想:太后是什麼意思?太后怎麼能退休?是測試我嗎?皇帝老師翁同龢把當時的情況記載下來,我們看1886年7月份的翁同龢的日記,他說

“是日醇親王有起,起下,傳今日書房撤,餘等方欲散,朱內侍來言:醇親王請三師傅商酌事,遂偕燮臣至月華門。須臾醇邸來,雲:頃召對,懿旨以皇帝典學有成,諭明年正月即行親政。伊懇求再三,上亦跪求(由邸指示),未蒙俯允。(語多,未悉記)餘曰:此事重大,王爺宜率御前大臣、毓慶諸臣請起面論。邸意以為不能回,且俟軍機起下再商。一刻許,軍機下,禮王等皆言力懇且緩降旨,而聖意難回,已承旨矣。(定十二日王公大臣會商,再請訓政)餘等遂退。”(《翁同龢日記》1886年7月11日)。

醇親王非常害怕,他想不能夠任由太后退休,所以他們商量在幾天以後,文武百官聚到一起來商量對策。醇親王授意文武百官上了三個奏摺,阻止皇太后還政給光緒皇帝。第一個奏摺,讓宗室和帝師,就是跟皇帝血緣關係最近的這一幫人,一起來上奏摺說皇帝的學業還沒滿,很多事情還沒學好,處理奏摺又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所以現在太后千萬不要讓皇帝來親政,這是第一個奏摺。第二個奏摺讓文武百官一起上奏,擺出乾隆皇帝當年的一個典故,因為乾隆皇帝他最後幾年是把皇位讓給了兒子嘉慶皇帝,自己當太上皇,雖然是太上皇,可是朝政還是由他來拿大主意。所以他們把這個典故拿出來說,乾隆帝既然給嘉慶帝掌舵,現在的情況比嘉慶初年複雜多了,朝政當然要太后來掌舵,這是文武百官上的第二道。第三道奏摺,醇親王自己上的,因為他是皇帝的親生父親,他自己要表態,他說朝政永遠照現在的模式處理。現在的模式是什麼?就是所有的事件不管大小,先請懿旨。就是皇帝處理朝政的時候,奏摺裡面有什麼事情,我們先請示一下太后,你說該怎麼辦我們就怎麼辦,我們不能讓皇帝來親政。皇帝還小,並且皇帝應該聽母親的。

這個設計嚴重的違背了清朝祖制,因為從來沒有這種皇帝都親政還讓太后來干政的現象。我們看到的是,醇親王的姿態放得很低,他是為了打消慈禧太后對他的猜忌,對他親兒子的猜忌,以保證王府的安全。

最後,慈禧太后說不行,皇帝還是要親政的,等兩年以後我還是把位置讓給皇帝,不過你們說的也有道理,皇帝確實學也沒學好,年紀還輕,所以這兩年還是我來進行訓政,等皇帝十九歲結婚以後,我再把政權讓給他。當時就形成了這樣一個妥協方案,1。凡遇召見、引見,皇太后升座訓政,設紗屏為幛。2。內外臣工摺奏應行批示者,均請硃筆批示,恭呈慈覽發下。3。滿漢各缺,遇有應請旨簡放者,恭候懿旨簡放。這是1887年形成的一個妥協的訓政方案。按照奕譞的想法,他肯定是不同意這個方案,他覺得所有的政務都應該皇太后你來辦就行了,不應該給我兒子。

太后答應了訓政兩年,轉眼兩年到了,要把政權讓給皇帝嗎?這次醇親王提前跳出來了,他又設計了一個方案,這個方案就是跟前面一樣的,所有事情都請懿旨。太后雖然嘴上說這個方案是不可行的,但她卻把這個方案交給了軍機處,說你們軍機處按照醇親王的意見商量一下,看看該怎麼辦,提出一個可行方案來。最後就形成了十六條意見,我把重要的給大家挑出來:

1.大臣呈遞請安摺,仍應於皇太后、皇上前各遞一份。

2.在京各衙門每日具奏摺件,擬請查照醇親王條奏,皇上批閱傳旨後,發交臣等另繕清單,恭呈皇太后慈覽。

3.每日外省摺報硃批發下後,查照醇親王條奏,由臣等摘錄事由及所奉批旨,另繕清單,恭呈皇太后慈覽。

4.簡放各缺……擬請查照醇親王條奏,由臣等請旨裁定後,皇上奏明皇太后,次日再降諭旨。

那麼這樣的制度它會有一個什麼效果?就是皇帝會時時刻刻地想著太后會看到這個東西,太后的意見是什麼?我批示的東西不要讓太后不高興,不要讓太后為難。所以,雖然說光緒皇帝親政了,開始拿起了硃筆來批示奏摺,可是他時時刻刻要想著太后的意見。因為他擔心皇太后如果不高興的話,可能會跟他發生衝突,甚至可能會有更嚴重的後果。並且人事權等非常核心的權利,都被太后牢牢控制,相當於皇帝親政你可以批示奏摺,你可以處理朝政,可是你要到我這來備案。備案的過程中實際上就是一個暗中參與過程,這是1889年的一個歸政方案。到1890年的時候,皇帝正式親政,太后就搬到頤和園常年居住,偶爾回到宮裡,所有的政治設計都是根據七王爺奕譞的意志來的。我們知道按照清朝的祖制,皇帝必須要親裁大政,皇帝成年了、結婚了,你必須把權力給他,就像同治皇帝親政的時候一樣,她母親把權力都給他了,當時沒有政治設計說一定要事後備案或者是要事後請示,要事先請示人事任命的這種東西。所以,如果沒有奕譞的設計,光緒就會按照先例來辦,他可以把權力都收回到自己的手中,可就是因為有光緒皇帝親生父親的設計,才使得朝政的這種人事,還有這種重大的政治運作,有了這樣一個框架,就是事後備案,重大的人事任命事先請示。朝政的格局就有點扭曲,光緒皇帝並沒有像此前的清朝皇帝那樣親裁大政或者是大權獨攬。

之所以有這種心態,是奕譞要消除太后對他的猜忌,對他們親生父子的猜忌,和對他們整個王府的猜忌,因為這關係到他們整個王府的榮辱和安危,當時的政治鬥爭是沒有什麼人情可言的,鐵帽子王也是不可保的。這是由前車之鑑的,當年的鐵帽子王,雍正皇帝十三弟允祥的後代載垣在辛酉政變中被賜死,世襲罔替的王爵也拿掉;恭親王奕訢的鐵帽子王爵在甲申易樞後也被拿掉,所以奕譞必須要擔心,自己家的王爵,自己家的鐵帽子能不能延續下去,這一切都是系在太后的喜怒中,如果一時處理不當的話,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他要不停地討好太后,以一種謙卑的態度來伺候太后。也出現了這樣一個制度設計。當然還有一個歷史的典故也就是明朝的大禮議是值得借鑑的。

明朝的中期,明武宗年紀輕輕突然去世,他沒有兒子。當時朝廷的大臣就讓他的堂弟嘉靖來繼承皇位。當時嘉靖的父親已經去世,他的母親還活著,他把母親迎進宮以後封為皇太后,死去的父親封為皇帝。大家知道過繼的意思,就是你過繼以後親生父親實際上就成了叔父,但是他現在把他叔父封為皇帝的話,在名分上就亂了,所以當時明朝的大臣就跟皇帝發生了嚴重的衝突,嘉靖最後用非常血腥的手段廷杖,當場打死了好幾個大臣,平息了大禮議之爭,如願追封他的親生父親為皇帝,母親尊為皇太后,並且他的做法,得到了後來人的理解,認為他出於人情。大禮議之爭對於光緒朝是非常大的影響,當時的大臣在寫日記和書信的時候,都用嘉靖的父親興獻王來代替醇親王奕譞,就覺得將來你的兒子光緒還是會追封你為皇帝,這樣慈禧太后可能就沒地方擺了。因為有了這些前車之鑑,奕譞就經常壓抑自己,放低身段設計出這樣一個政治制度,這個制度的後果是嚴重的。

1891年,奕譞去世,諡號賢,允許他稱為皇帝本生考,第二年即1892年,以親王之禮厚葬在北京西山的陵墓裡面。但是我們知道太后雖還是非常猜忌他們父子之間關係,猜忌他們家,以至於在1897年的時候發生了砍樹毀墳事件。

那我們看太后天天想什麼?她認為你們整個醇親王府的榮譽,你們的鐵帽子王,包括載湉能當皇帝,都是我安排的,你們應該感謝我。可皇帝是什麼心態?皇帝想我的父親已經那麼謙卑了,我也做任何事情都先考慮你的要求,考慮你的心態,我已經很壓抑自己了。這樣雙方都很不滿,雙方不滿的結果就是1898年的戊戌政變。太后覺得你現在要搞變法,我不管你,但是你找一幫烏七八糟的人來,甚至要威脅我的生命,你們醇親王府的一切,包括你的位子都是我給的,你居然想害我。光緒皇帝覺得我所有的事情都聽你、都想著你的態度,我現在要變法,你應該支援。他雖然沒有批准康有為他們這個方案,但是太后覺得他們肯定勾結在一起了。雙方都覺得不滿,最後就爆發了政變,太后很生氣很失望,我這麼扶持你,你還這樣害我。以至於第二年,1899年的時候,慈禧要把光緒皇帝廢掉,另外冊封一個新的皇帝,讓溥儁來取代光緒,先把溥儁過繼給咸豐,然後再來繼承皇位。當時的外國公使,包括英國公使、日本公使,他們覺得光緒皇帝是一個比較開明的皇帝,他們不同意太后的想法,所以他們發出了各種暗示和明示。全國重要的大臣也都表示說光緒不能廢,因為這個是關係到國本的事情,不能夠輕易的廢掉。所以太后的密謀就沒有得逞,只能夠立溥儁為大阿哥,不能夠馬上讓他當皇帝,但將來可能會繼承皇位。溥儁的父親載漪和他身邊的人就非常地痛恨外國公使和反對撤掉光緒帝的封疆大吏,所以他們就動了一個念頭。1899年在華北興起了義和團,義和團是排外的,他們就扶植義和團和外國人作對,義和團也成為八國聯軍入侵京城的藉口。

從這些政治事件我們可以看到皇家之間非常複雜的這種權力關係和當時的政治制度都是有緊密關聯的,政治制度是醇親王奕譞為了保王府平安,為了迎合慈禧太后而設計的,他們的家事影響了中國的近代命運的走向。到了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以後,光緒和慈禧太后就跑到西安去了。後面的事情我們就都知道了,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八國聯軍退走了,太后和皇帝還朝繼續進行改革,到了1908年11月,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先後非常巧合的相隔一天去世了。這個死因不是很明確,今天大家一般都認為皇帝可能是被太后毒死了,說太后覺得自己要死了,她死了以後皇帝掌權,萬一皇帝反攻倒算怎麼辦?所以她就提前一天把光緒弄死,不過這只是民間的一個傳說,也有一些刑偵手段支援這個說法,但是歷史學家們覺得這只是一個巧合。

在慈禧太后去世之前,她指定光緒親弟弟載灃的兒子溥儀,過繼給光緒和同治,為宣統皇帝。也就是溥儀,他有兩個名義上的父親和一個實質上的父親,實質上的父親載灃——清朝最後三年的監國攝政王。溥儀當了三年皇帝,當時溥儀很小,在1912年2月12日,就由她名義上的母親隆裕太后正式下詔退位,民國成立。載灃退居潛邸,住在後海的醇親王府。

這就是整個晚清的一個走向,和醇親王府的榮辱,和奕譞以及奕譞兒子載灃,還有兩代的皇帝有非常緊密關係。

《日暮乾清門:近代的世運與人物》,李文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