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家原創】-原創作品酒泉子詠北宋定窯官字款帶蓋梅瓶。

家櫪(藝術家 考古研究者 )

——-原創作品

酒泉子 詠北宋定窯“官”字款帶蓋梅瓶

絕世佳人。婀娜婷婷姿玉立,膚象牙,瑩潤潤,質絕塵。

奉新豐美酒酬賓。經瓶蕉蓮劃刻,排宮前,官子款,定窯魂。

“梅瓶”稱為應該是始於清末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記載:“梅瓶口細而項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折於足側微束,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也。宋瓶雅好作此式,元明暨清初歷代皆有。”在這之前歷史上沒有“梅瓶”一詞的記載,據考證“梅瓶”最早出現於隋代,1957年西安隋代李靜訓墓出土琉璃梅瓶,其實這件隋代的梅瓶早在六十年前就已經出土了,六十年來我們的考古、文博專業人員沒有人去關注它?因為它是琉璃,不是瓷質的,從工藝上講,琉璃與瓷器屬於同類。我們的研究人員只能關注研究在瓷器狹窄範圍,不去了解同時期其他門類的藝術品,藝術本身就是互通的,就連外國藝術都在某種程度上與中國藝術品相互影響,更不要說是姐妹藝術了。梅瓶始於隋、興於唐、繁於宋,盛於明清。

儘管“梅瓶”的名稱形成的比較晚,但是這種造型自隋、唐一經出現,就被大眾欣然接受,並廣為流傳,在宋代稱為“經瓶”,大部分應該是盛酒的器皿,大小不等,精粗兼備,宋代“經瓶”多瘦高、挺拔、秀麗,猶如婷婷玉立的少女,元代的“經瓶”略微豐滿,恰似風度翩翩的少婦,明代的“經瓶”多有用作“風水瓶”,清代的“經瓶”多用作觀賞瓶,各時代的主要用途各有不同,但是這種造型一直延綿不斷地受到眾人賞識,從宮廷到民間無不視為即優美,又裝飾很性很強的實用,而又富有審美觀賞器物,延續千年而不衰。

關於梅瓶的用途,宋代磁州窯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清沽美酒”與“醉鄉酒海”的詩句,它的主要用途一目瞭然,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愛不釋手的觀賞品。因此,這類器物多製作精美,不但考慮到貯酒容量,還要注意造型優美。

“梅瓶”的造型有很多種,但是帶蓋子的“梅瓶”卻是不多見,從目前可查到的資料顯示,北宋定窯、南宋青白釉、元青花、明代初期的部分“梅瓶”帶蓋子,以及遼代的酒瓶,其它的窯口“梅瓶”作品大多不帶蓋子,所以帶蓋子的“梅瓶”屈指可數。

圖1:北宋定窯刻蕉葉紋帶蓋“官”字款梅瓶

通常我們看到的定窯大小梅瓶基本上是屬於晚唐、五代至北宋的作品,以北宋作品為主,金代還有延續,但是已經很少了。定窯以白釉作品為主,兼燒窯變、兔毫、醬釉、紅釉、綠定、鈞釉、薑黃釉、黑釉等等二十個品種之多,非常豐富,但是其他品種的定窯作品極為少見,市面上見到的還是白釉作品比較為廣大群眾熟悉。

這件帶蓋北宋定窯白釉刻花梅瓶極為少見,初一看有些“另類”的感覺,一般來說北宋定窯的刻蕉葉紋多為仰視,且北宋定窯梅瓶的紋飾都是分為三層裝飾,中間是主紋飾,多以纏枝牡丹紋或纏枝蓮花紋為主紋飾,肩上部多飾菊瓣紋,下部或者仰蓮紋,或者蕉葉紋(仰視)。

圖2:北宋定窯刻蕉葉紋帶蓋“官”字款梅瓶

一般定窯梅瓶的口多為小唇口,北宋晚期有蘑菇口的,但是這種斜直口的卻也極為少見,也許是為了配合蓋子?縱觀南宋、元、明帶蓋子的梅瓶口基本上是這種斜直口,但在北宋定窯梅瓶上還是首次發現。這種蓋子在河北曲陽定窯遺址以及定州的出土殘片有發現過,而這種口的梅瓶卻是首例。

圖3:北宋定窯刻蕉葉紋帶蓋“官”字款梅瓶底款

北宋定窯器物一般沒有款,定窯款識最早出現在晚唐時期,比如全國各地出土的晚唐紀年墓葬,如陝西大明宮、臨安水邱氏墓等有確切紀年的墓葬均出土有晚唐定窯器物,並且很多器物都帶有“官”、“新官”等刻款,這就證明晚唐定窯的供御事實,“官”、“新官”款的定窯比較流行於晚唐、五代時期,直到北宋初年仍然有延續,比如河北定州兩塔基出土的大量北宋早期的定窯器物中,也發現有“官”、“新官”款器物,近年來河北曲陽定窯遺址一帶也陸續出土不少帶“官”、“新官”款的器物殘片,包括定州地區,甚至還有各種刻款的殘片出土,款字種類多到有二三十種,根據出土的殘片質量推斷,在北宋中晚期依然有刻這種“官”、“新官”款的器物殘片,因此,這種款字的實際應用時間可以擴大到北宋晚期,估計在宋徽宗信奉道教尚青瓷之前。

帶款識的定窯器物主要根據器物的造型、紋飾以及瓷質來區分它的時代,晚唐、五代即北宋初期的定窯瓷質非常好,它是定窯歷史上的一個絕對的高峰,瓷的磁化程度不亞於現代陶瓷,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今天的作品都很難達到那個時代的瓷質水平,所謂的“糯米胎”,並且晚唐、五代定窯仍然使用柴木原料燒造,北宋初期煤窯興起,漸漸取代了柴窯,因此,北宋初期是柴、煤窯並存的尾聲,其實煤窯燒造在晚唐已經出現,只是使用範圍極小,到了北宋初期漸漸棄柴用煤。

圖4:北宋定窯刻蕉葉紋帶蓋“官”字款梅瓶底區域性

透過器物的底區域性圖片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的燒造工藝痕跡,從圈足的旋削痕可以看出器物的磁化程度,胎骨的緻密度,這種經歷千年還稜角分明的刀痕足以說明它的硬度,而足背上的細小粘砂也是燒造工藝上的痕跡,通常足背旋削倒角小的時候,細小的砂會粘在圈足的內、外側,倒角是阻釉的防線,大倒角的細砂很難粘到圈足內側,一般倒角大的都是工藝製作的比較精細的作品,所以粘砂現象很少,甚至看不到。

圖5:“遼天慶六年”(1116年)張世卿墓壁畫一

“遼天慶六年”也就是北宋政和六年丙申(1116年),張世卿墓後室南壁的壁畫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桌案上和前面的架子上的“梅瓶”,這些“梅瓶”的在專用的架子上存放,為儲存酒的“酒罈子”,它的實用性一目瞭然,當然,這是在遼地的製作比較粗的“梅瓶”的實際使用情況,但是在製作工藝非常考究的器物上肯定使用情況不太一樣。壁畫中侍者在準備酒盞、溫酒壺等為賓客們服務,桌上面與擺放在一起也是一種酒瓶(梅瓶),因此,這種非常普通的儲酒器物很難進入史學家的記載裡,而是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人們慢慢認識到了它的美,便薪火相傳延續至今。

圖6:“遼天慶六年”(1116年)張世卿墓壁畫二

從河北省宣化縣下八里“遼天慶六年”的這第二幅壁畫上面描寫的是一位夫人坐觀藝伎歌舞,手中酒盞、桌案上菜餚,旁邊還有兩位侍者隨時準備斟酒、換菜,前側酒架子上尚有三壇尚未開封的酒,都是使用帶蓋子的“梅瓶”封存,透過這些壁畫可以清楚地瞭解當時這種帶蓋子的“梅瓶”已經十分普遍了,尤其在北方的遼代。

圖7:南宋景德鎮青白瓷瓜稜腹帶蓋梅瓶

在南方的景德鎮青白瓷也在南宋時期流行起來帶蓋子的梅瓶,這件瓜稜腹凸筋帶蓋子的“梅瓶”製作也是非常規整的。

圖8:南宋景德鎮青白瓷刻花帶蓋梅瓶

南宋的景德鎮不僅有瓜稜腹的梅瓶,多數還是刻花的,但是帶蓋子的還是少數,或者是蓋子很容易脫落損傷,而只留下了瓶身。

圖9:南宋景德鎮青白瓷刻纏枝花帶蓋梅瓶

刻纏枝花的工藝是從北宋定窯傳入到景德鎮的,一經傳入便流行起來,在景德鎮南宋青白瓷的器物上時常可以看到刻這種纏枝花的圖案。

圖10:南宋景德鎮青白瓷刻捲雲紋帶蓋梅瓶

刻捲雲紋圖案應該是本地的一個比較有特點的紋飾,與江西吉州窯的捲雲紋有相似之處,都是南宋時期的一種流行紋飾,這種紋飾在北方地區比較少見。

梅瓶大約隋代,1957年在陝西省西安附近出土隋代李靜訓墓的琉璃梅瓶,這件梅瓶應該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梅瓶造型,儘管有人認為遼代的“雞腿瓶”早於宋代的“梅瓶”,但是李靜訓墓的琉璃梅瓶有力的駁斥了這一觀點,儘管我們找到一些宋代文人的詩句,如宋代楊萬里《春興》:“窗底梅花瓶底老,瓶邊破硯梅邊好。詩人忽然詩興來,如何見硯不見梅。急濟玄圭染霜紙,憾落花須浮硯水。詩成字字梅樣香,卻把春風寄誰子”。及宋人張磁:“別開庭院近蓮塘,油樹欄杆小扇窗。更使梅花瓶內插,放教清夢月橫江”。但是宋代的文人雅士所插的梅花卻不一定就是插在現在人所謂的“梅瓶”裡,而是梅瓶、直頸瓶等都會插,因此“梅瓶”還不是唯一專用插梅花的器物,比如臺北故宮藏北宋《文會圖》几案上擺置一直頸瓶插一支梅花。又如上海朵雲軒藏《寒窗讀易圖》中有似梅瓶器物插一支梅花。足以證明插梅花的瓶子不一定就是用“梅瓶”,當時“梅瓶”的主要作用還是盛酒的一種器皿。

宋人趙令疇的《侯鯖錄》中有“陶人之為器有酒經焉,晉安人盛酒,似瓦壺之制,小頸,環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饋人牲兼以酒,置書雲酒一經或二經至五經焉。

每週二 、每週五原創作品/網路作品轉載分享,敬請期待~

傳播正能量是一種智慧,不斷更新現有知識,讓愛好者瞭解不同視角的最新觀點。 朋友如果你喜歡,最好的點贊就是轉發到朋友圈讓大家分享,歡迎打賞鼓勵,評論交流!

歡迎批評指正,個人觀點,有不同意見歡迎提出,你的意見可能就是我們忽略的,你的批評肯定就是我們改正錯誤的動力,多提意見就是對我們提高的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