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往今來駢文之首,滿篇皆名句,歌盡人生無奈與困頓

古往今來駢文之首,滿篇皆名句,歌盡人生無奈與困頓

王勃的《滕王閣序》被譽為“天下第一駢文”,千百年來,引多少人喟嘆和讚譽,其華麗的辭章和所描繪的雄偉壯麗的景象無人能及。

每一次讀王勃的《滕王閣序》,總忍不住熱淚盈眶,是悲?是喜?是欣佩?還是感動?我總分不清。

王勃,這個天才神通,短短的二十六年生命,好像已經經歷了漫長的一生,否則,他哪來那麼多的感悟?子安奇才,上天難及,可惜一魂歸天,百志成空。

讀《滕王閣序》,我不僅讀出了少年人的狂氣與謙恭、青年人的執著與浪漫,更讀出了中年人的滄桑與無奈、老年人的淡定與豁達。

少年人的狂妄

王勃是唐初著名詩人,英年早逝,一生坎坷。《舊唐書》記載,“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豪邁”,被譽為神童。

17歲時,唐高宗的兒子沛王李賢徵其為王府侍讀。當時貴族間流行鬥雞活動,王勃為李賢戲作《檄英王雞文》助興,招致唐高宗大怒,認為有意挑撥皇子間關係,將他逐出王府。

隨後出遊巴蜀等地,幾年後補任虢州參軍,又因擅殺官奴而獲死罪,幸而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路過南昌時,正趕上都督閻伯嶼新修滕王閣成,重陽日在滕王閣大宴賓客。

王勃前往拜見,閻都督早聞他的名氣,便請他也參加宴會。閻都督此次宴客,是為了向大家誇耀女婿吳子章的才學,讓女婿事先準備好一篇序文,在席間當作即興所作書寫給大家看。

宴會上,閻都督讓人拿出紙筆,假意請諸人為這次盛會作序。

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辭不寫,而王勃以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晚輩身份,竟不推辭,接過紙筆,當眾揮筆而書,高閣成序,名成千古。

王勃揮筆而作《滕王閣序》一氣呵成,接下來又寫了序詩: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自流

詩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後把序文呈上都督閻伯輿,便起身告辭。

閻大人看了王勃的序言,正要誇獎一番,卻發現少了一個字,宴席上的人紛紛填字,但沒有一個讓人滿意。(大家也可以嘗試一下)

後來,閻大人派人去追王勃,王勃說補上這個字可以,需一字千金,閻大人無奈答應了,於是就有了後來流傳千古的“檻外長江空自流”。

青年人的執著與浪漫

子安在《滕王閣序》第二、三段從色彩變化、遠近變化、上下變化、虛實變化四個方面,極盡描繪了滕王閣及四周的美麗景色。

他遠望山川之美,人煙鼎盛,好一幅雨後天晴、人鳥共樂圖!

他踏馬崇阿,“層巒聳翠,飛閣流丹”,盡收眼底;

他極目遠眺,“川澤紆迴,舸艦迷津”,全藏於心。

他看到“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

他想象“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的場景。

秋天的景色在子安眼裡都是那麼美,這是他對美的執著追求;“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這又是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中年人的滄桑與無奈

子安由樂轉哀,興盡悲來,在《滕王閣序》第四、五、六段,想“宇宙之無窮,盈虛之有數”;嘆“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他感“關山難越,無路請纓,空餘報國之情”,體現了懷才不遇的苦悶與無奈。

一個二十六歲的青年才俊,心中怎會有如中年人般的滄桑與無奈?他又歷經了多少不為人知的事?想想現在的年青人,哪有這樣的憂患意識?

王勃“寵辱不驚,看堂前花開花落”,是智者心境;“去留無意,任天上雲舒雲卷”,是達者高風。

一個年輕人,竟有如此淡定從容的心境,竟有如此豁達透徹的心胸!

結語:

《滕王閣序》給了我們一次樂觀向上的放歌抒懷,思之令人激動不已。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無論生活歷程,還是心路歷程,既會有順利、也會有曲折,既會有睛空萬里、也會有陰雨連綿。

人生的境界,主要體現在如何應對曲折的時候和陰雨連綿的歲月,那些在困境中能夠做到從容淡定、達觀積極,就是境界崇高、人格偉岸的人。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