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燕雲臺》中何為太祖三支,歷史上真正的三支是哪三支,結局如何

近日來的熱播劇《燕雲臺》讓大家開始瞭解契丹這個民族,這是一個古老的民族,雖然現在已經沒有契丹族了,但是他們的歷史還是很值得我們研究的。而劇中提到了太祖三支這個名詞,他們分別是耶律賢、耶律罨撒葛和皇兄耶律璟及耶律李胡這三家。

要說這三家我們首先要大概瞭解一下契丹族。首先它是我國古代的遊牧民族,是東胡的分支,發源於中國東北部,早期的契丹族分為八部,後來大唐在其活動區域設定松漠都督府。直到唐末,一代雄主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八部,建立大遼國,是為遼太祖。說到這裡,各位讀者想必也就清楚了所謂“太祖三支”中的太祖,便是這個大遼開國皇帝。

既然明確了太祖,那麼他的三支是怎麼回事呢?所謂三支便是他的三個兒子,但實際上他有四個兒子。那麼讀者就會疑惑了,不是說三嗎,怎麼變四了?不要著急,我先給各位讀者說一下這幾個兒子,大家就明白了為什麼是三支了。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四個兒子分別是耶律倍、耶律德光、耶律李胡和耶律牙裡果。前三個人是一母同胞的兄弟,都是皇后述律平的兒子,而耶律牙裡果則是宮人蕭氏所生。故而就繼承順位來說,肯定是皇帝和皇后的兒子們,又是哥哥才有權繼承皇位,而這個小弟弟自然繼承無望。

好了,現在我們知道了太祖三支分別是長子耶律倍的後代、次子耶律德光的後代及三子耶律李胡的後代。自從耶律阿保機死後,契丹的皇位就在這三家爭搶中不斷易主。首先是備受母親述律平喜愛的二弟耶律德光奪得皇位,是為遼太宗。而作為皇太子的大哥耶律倍見事已至此,便只能捏著鼻子承認。

耶律德光自然不會信任自己的大哥,始終派人監視,耶律倍只好投奔後唐,最後剋死於後唐。而隨著耶律德光即位,他在母親的授意下,很不情願地立自己的三弟耶律李胡為皇太弟。這也為後來的紛爭埋下了禍根。

耶律德光是一位好戰的君主,一生東征西討,多次南下,他在位期間佔領燕雲十六州,滅後晉等,使得大遼國力蒸蒸日上。其子之一的耶律璟便是後來的遼穆宗,另一個兒子便是《燕雲臺》中的太平王耶律罨撒葛。耶律德光可謂英年早逝,他死後本應耶律李胡這個皇太弟即位。但是萬萬沒想到,他的大侄子,前太子耶律倍的長子耶律阮在諸將的擁護下繼承皇位,是為遼世宗。

而支援自己兒子耶律李胡即位的老太后述律平自然不能容忍,便派耶律李胡攻打耶律阮。耶律李胡被耶律阮殺得大敗而回。述律太后親自率軍,雙方在橫河之橫渡對峙,幸虧耶律屋質勸和,最後達成橫渡之約。述律後與李胡被迫承認世宗的皇位。這樣,皇位轉到了耶律倍這一脈手中,然而耶律李胡時刻想著奪回屬於自己的皇位。

即位後的遼世宗並沒有得到所有的宗族承認,故而叛亂不斷。公元948年,耶律天德、蕭翰、耶律劉哥、耶律盆都等謀反,耶律阮先是誅殺了耶律天德,蕭翰則是捱了板子,耶律劉哥被流放邊地,罰耶律盆都出使轄戛斯。第二年,忿忿不平的蕭翰和公主阿不裡聯絡明王耶律安端謀叛,被耶律屋質得到書信,報告了耶律阮,耶律阮將蕭翰誅殺,阿不裡則在入監獄後死去。 安端的兒子耶律察割很狡猾,他假裝揭發父親的罪行,痛哭流涕,騙得了耶律阮的信任,結果,耶律阮只是將他的父親安端貶到外地統領部族軍隊。察割則留在了朝中,為以後埋下了隱患。

不久,正當遼世宗率軍準備南征而駐紮在火神澱時,耶律察割趁機作亂,殺死了耶律阮。隨後,逃出的耶律屋質聯合耶律璟,也就是耶律德光的長子,率軍平定了耶律察割的叛亂,接著大家就擁立耶律璟為帝,是為遼穆宗。由此,皇位回到了遼太宗一脈的手中。

遼穆宗為人暴躁,雖然曾多次下詔減免賦稅、禮敬臣下。但是他對身邊的僕從則極端殘忍,常濫刑濫殺。這也為他後來的死埋下了伏筆。即位後的遼穆宗同樣遇到了老貴族們的各種叛亂,在這期間耶律李胡便因為兒子耶律喜隱的叛亂而死於獄中,公元969年二月,遼穆宗在黑山之變中為“褻御”小哥等人弒殺,終年39歲。

遼穆宗死後,在契丹和漢族大臣們的擁戴下,耶律賢即帝位,是為遼景宗,也就是《燕雲臺》中的明扆。遼景宗的即位也標誌著太祖三支圍繞皇位爭奪戰的結束。從此以後,皇位只在耶律倍一支中傳到了遼末,乃至於西遼。

看到這裡有人會問,這也僅僅是耶律倍和耶律德光兩支呀,是的,你沒有看錯,至於第三支的耶律李胡一族一直到大遼滅亡也沒能有任何機會染指帝位,實在是有夠悲慘的。

以上便是楠哥為大家帶來的太祖三支的簡單介紹,大家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契丹族的故事,瞭解更多契丹歷史,大家可以入手這本《契丹簡史》,除此之外,這套書還包括《匈奴簡史》與《西夏簡史》。

一套3冊,好看、不貴、超值,僅僅79元就能讀懂契丹、匈奴、西夏三個民族簡史,戳下方連結即可帶走一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