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五代 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圖》鑑賞

周文矩五代

絹本設色縱31。3釐米橫126。2釐米

現藏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琉璃堂人物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在他的任所江寧玻璃堂與詩友李白、高適等聚會的情景。

共畫十一人:僧一人,文士七人,侍者三人。

作品構圖簡明,線條細勁圓潤,將詩人們的推敲之態描繪得生動傳神,甚至柔軟的衣料也表現得淋漓盡致。展現了畫家周文矩高超的繪畫功力。

《文苑圖》

絹本設色縱37。4釐米橫58。5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其後半段即

《文苑圖》

部分,精心刻畫四位詩人冥思苦想尋覓詩句的生動情態。畫面中部一人袖手伏在彎曲的松樹上凝神思索,旁若無人;右邊一人一手握筆托腮,一手輕捧紙絹,陷入沉思,一童子俯身為他研墨;左邊二人坐著共展一卷詩文,似在細細琢磨推敲,一作沉思狀,一扭頭回視,似乎聽到了什麼聲音。作品把處於特定情景中的四位詩人的神情姿態和性格氣質,刻畫得細緻入微,人物姿態各有不同。但又統一在詩人構思的濃濃氛圍中。

畫心區域性

北京故宮博物院內現藏有一幅古代佚名人物畫卷,早先宋徽宗趙佶鑑賞後認為:此係唐代畫家韓滉之作,於是親題“韓滉文苑圖,丁亥(1107)御札”款識。不過現代鑑定專家如徐邦達,根據所繪時代特徵和南唐畫家周文矩的丹青風格等研究認為,該畫卷大約屬於五代時期風格作品;又對照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所藏另一幅署名“周文矩”的

《琉璃堂人物圖》

發現,宋徽宗所謂的

《文苑圖》

與此圖的後(左)半段構圖一致,由於後者繪畫水準相對略差、人物神韻欠缺,故認定其乃他人仿周文矩的

《琉璃堂人物圖》

摹本;而原先所謂的

《韓滉文苑圖》

,正是周文矩的代表作

《琉璃堂人物圖》

畫卷真跡的後半段(注:另亦有人認為這是宋代摹本)。可惜該真跡的前(右)半段現已散佚不存。

關於南唐周文矩

《琉璃堂人物圖》

畫卷的所繪內容,前人曾有提及。據元代

《勤齋集》

卷四“跋周文矩校書圖”記述:“圖凡八人,皆唐衣冠,三僮子前,三人與胡僧對坐,朱衣者持梵夾讀,僧屈指為數物狀;衣綠者指左,黃衣者拱手,皆有談說,似是為文事者。中二人偕立,童子磨墨,一則憑曲松而言,若口授其意;一則據石,左執卷,右秉筆而掌其頤,若思概括其意而將為書者。後二人坐石上,共執卷,一讀而指其文,一仰而若有所思者。”就是較為典型的一例。

畫心區域性

史稱“詩家夫子”的盛唐大文豪王昌齡,以詠歎邊塞詩歌名世。他在開元年間(713—741)任江寧(今南京)縣丞時,寓所毗鄰“十里秦淮”河畔的桃葉渡一帶。面對“映門淮水綠”,王昌齡常與文士好友在秦淮河畔宴飲賦詩,並且吟有流芳千古的

《留別岑參兄弟》

等詩作,因此成就了一段名播古今的文壇佳話。南唐周文矩的

《琉璃堂人物圖》

畫卷,詳實生動地再現了王昌齡與一群文友(一說還有唐代詩人李白、高適等詩家),在唐代江寧縣衙署內的琉璃堂中,詩會唱和雅集的悠然情致。

跋文

但見該畫卷後半段中,右側繪有一文士右手握筆託頤、左手捧著書冊,伏在假石壘成的青石面上仰望天空,彷彿陷入深深的思緒之中,身旁一位青衣僕童正在俯身研磨墨汁;另一文士袖手倚靠在松樹幹上,正作醞釀構思狀;左邊還有兩位文人坐在石凳上,其中一人雙手展卷回首,似在推敲文句,另一位亦沉浸在凝神苦索之中。

畫心區域性

至於該畫卷真跡的前半段內容,筆者在此藉助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所藏的另一件周文矩的

《琉璃堂人物圖》

摹本,可知其中所繪的基本情形如下:畫中四人圍坐款談,正在一起交流切磋。其中還有一位僧人(注:有人認為是法慎),僧人身旁穿戴紅袍官帽者手持梵書閱讀,僧人對面所坐一位穿戴黑服官帽者(注:有人認為是王昌齡),畫卷最右邊還坐著一位文人。另有兩僕童侍捧盒奉於旁側。四人身後擺放一個案桌,上面置有文具。該畫卷前半段最右端存有仿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行書款“周文矩鎦(琉)璃堂人物圖,神品上妙也”字樣。世人透過整個畫面的細膩描繪,可以想見唐代名流雅士如此濃厚情致的詩會雅集盛況。

引首: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圖神品

畫家將前賢王昌齡與文友雅集的情態瞬間,鮮活地定格於該圖卷中:或持筆覓句,或冥思改詩,或交談文事,現場興味盎然,刻畫得十分生動。松幹針葉、所置桌凳,甚至人物眉須、衣冠穿戴等,皆精工細寫,筆意相連,神采飛揚;袍服衣紋則有瘦硬顫掣的筆觸意蘊,體現了周文矩獨特高超的筆墨特徵;“眼睛是心靈的視窗”,畫中人物情態自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所繪雙眸宛若神來點睛之筆,格外炯炯有神,各個人物的精神狀態和性格氣質得以充分展現。由此亦可盡情地領略畫家豐富細微的生活想象力,嫻熟傳神的繪畫技法確實不同凡俗。

前隔水題字

周文矩(生卒年不詳)為南唐句容(今屬江蘇)人,中主李璟、後主李煜時代(943—975)曾任畫院翰林待詔。

他擅長人物、山水等,因受唐代周昉等畫風影響,尤精官貴仕女畫。所繪功力深厚,別具一格,極盡生活情趣,故深得後主李煜的賞識。宋代劉道醇

《聖朝名畫評》

稱其“用筆深遠,於繁富則尤工”。宋代宣和年間(1119—1125),朝廷內府尚典藏其畫作76件,包括

《天蓬像》《北斗像》《神仙事蹟圖》《李煜像》《五王避暑圖》《春山圖》《遊行士女圖》

等。“元代四家”之一黃公望對其畫藝亦較推崇,曾在

《題周文矩》

中深情詠歎:“侍宴朱樓向暮歸,御香猶在縷金衣。相攜女伴階前立,笑指鴛鴦水面飛。”周文矩代表作還有

《重屏會棋圖》《宮中圖》

等,均在中國傳統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的藝術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