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語“父不進子房,官不入民宅”,此為何意現代家庭不看會吃虧

引言

在中國古代,百姓們將許多地方官員稱作“父母官”,這種說法出自《禮記·大學》:“《詩》雲:‘樂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民間有句俗話叫做:“父不進子房,官不入民宅”,這句俗話便將父母與孩子、百姓與官員之間的關係做了一個頗有意思的對比。

這句俗話前半句是在告誡人們,父母與孩子要相互尊重個人空間。而後半句的含義則更為深刻,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同樣適用。我們先來看看前半句“父不入子房”的具體含義。

01

不管是從血緣上,還是從感情上,父母都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為親密的人。但是不管再怎麼親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還是要保持的,特別是在孩子長大成家以後。在中國古代非常看重男女大防,如果說一個孩子在成家以後,公公或者婆婆經常進入兒子與媳婦的房間,也是非常不妥的行為。

放在現代來看,這句話其實比古時候更為實用。現在一些家庭是一對年輕夫妻與父母同住,在這種情況下,不只是父親,就是母親也不應該隨意進入兒子媳婦的臥室。現代人大都十分看重個人隱私,臥室可以說是一個人最為私人的地盤。不管是其他人還是父母,如果隨意進入,都有可能令主人感到不快。父母與孩子天天相處在一起,如果這種不快日積月累,便很容易產生家庭矛盾。

從這句話也可以看出,在中國古代就已經出現了尊重他人隱私的意識,並且認為孩子與父母應該保持適當距離。這句俗話的下半句“官不入民宅”的含義則更為複雜一些。從字面上看,這句話是在告誡當官的人,不要隨意出入老百姓的住宅,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一說呢?

02

《荀子·王制篇》中這樣說道:“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民意如水,可疏不可堵,大多數古代統治者為了維繫統治,都希望能得到百姓的認同和信服,因此在制定禮法上都十分謹慎。

所以這句話至少要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個方面是基於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我國古代非常看重禮儀,就連吃飯睡覺都有相應的規矩要遵守。對於不同等級之間的區分更是森嚴,官與民就是兩個不同的等級,一個是統治階級,一個是被統治階級。站在“官”的角度來說,就算是愛民如子,也不能打破不同等級需要遵守的禮儀規定。不論是自持身份也好,為百姓著想也好,都不應該隨意到普通百姓家中探訪。

站在“民”的角度來說,如果有官員到自己家中,那麼必然誠惶誠恐,全家老小坐立不安,又怕失了儀態又擔心招待不周。而且招待上門的官員,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也是一個沉重的經濟負擔。就像古時候有一些皇帝出行的時候一樣,沿途要修建行宮,要大肆採買。官員到百姓家中雖然不至於修宮建路,但是百姓們必然會傾自己所有,儘量將官員招待好。

03

而為官員置辦一頓像樣的宴席,很有可能就要花去一個普通家庭一月甚至數月的生活費。除了經濟上的壓力,在心理上也會讓百姓感到萬分驚恐。等級制度讓普通百姓在心理上對於“官”有著深深的畏懼,多數普通百姓在見到官員時都會表現得手足無措,非常緊張,所以如果官員在沒有特殊需要的時候,出入百姓的住宅,既失禮又給百姓增加負擔。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到了需要納捐納稅的時候,基層官員會挨家挨戶收取捐稅。這對普通百姓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在他們心中也並不希望有官員上門。通俗地說就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如果有官員上門,那麼一定沒什麼好事,要不然是要交捐交稅,要不然就是家中有人犯事,甚至是有官員上門敲詐勒索。

從“官”的角度來看,隨意進入民宅,這種行為也十分不可取。在正常情況下,他們沒有必要去無端騷擾平民。就禮儀制度上來看,他們也需要保持自己的身份。而且隨意進入民宅,也會給他們自己帶來流言蜚語。官場如戰場,如果有心之人,將這種事大做文章,那麼對於官員自己來說也是得不償失。

結語

俗諺大多是古人經驗的總結,細細琢磨頗有道理。就本文這句話來說,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隱私依然十分重要,放在如今也十分適用。而官員要潔身自好,不能隨意騷擾百姓,更是從古到今的官員都應該具有的基本品行。

參考資料:

《禮記·大學》

《荀子·王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