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週末特刊】《論語》里仁篇原文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

《論語》里仁篇(七)

原文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圖片摘自pexels。com

譯文

孔子說:“人們的錯誤,總是與他那個集團的人所犯錯誤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沒有仁德了。”

圖片摘自pexels。com

評析摘錄

現代社會,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這早已為人們所公認。至於如何鑑別人才,歷來是用人研究的重點,關於這方面的論述和著作,可謂林林總總。很早之前,孔子給出了一個極為特別的識人技巧,那就是,透過觀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來了解他。

這個方法有著出人意料的準確性,有時要比形貌識人法、神態觀人法、細節觀人法、交友觀人法還要管用。人能透過行為舉止來掩飾自己的內心,但很難在犯錯上掩飾自己人性上的善惡、性格上的缺陷以及情感上的好惡。那些粗暴虐待他人的人,秉性肯定是兇殘的;那些索賄受賄的人,必然是貪婪的;那些冒失犯錯的,肯定有勇敢或莽撞的性情。從他們的錯誤或過失中,不難察覺他們的本性。

亂世之中,群雄並起,許多有識之士就是透過觀察首領的過錯,進而擇主而事的。隋朝末年,由於楊廣無道,天下大亂,當時湧現了許多起義領袖,其中著名的有李密、竇建德、蕭銑、李淵等。當時,以李密勢力最大。但後來,許多傑出人才都離開李密,轉投李淵。他們之所以這樣抉擇,是從李密所犯過錯對其做出判斷的。瓦崗寨本是翟讓所創,翟讓見李密才高志大,便推李密為主。但後來,由於翟讓貪財求貨,李密便設計誘殺翟讓的全家和親信。雖然其中有因,但李密此舉,顯然是一個大錯。殺掉創業者和推舉他的人,說明李密殘忍並有失道義。不少瓦崗英雄由此初步認清了李密的真面目,開始心生他念。當時,瓦崗軍開啟興洛倉,任由百姓取食,貪多的人拿不動,把糧食扔到道路上,李密也不阻止。賈潤甫、李等人觀察李密之錯,認為他沒有深謀遠慮,不是成就大事的人,對他越發失望。後來,魏徵、程咬金、秦叔寶、李等都相繼離開李密,李密最終失敗。

這個事例講的是戰亂時期,賢臣擇主而事的情況。由於歷史上大動亂不是常態,所以,擇人與用人多為領導者在和平時期對下屬的鑑別和重用。在此,領導者也可以採用“察錯識人法”,來觀察、識別或者提拔人才。比如,君子待人寬厚,就算自己有過失,其原因恐怕就是過於寬厚了。但是,小人則不同了,他們心存奸險,若是有人犯了錯,他們肯定會小題大做,鬧得滿城風雨,這種方法在區分君子和小人的時候非常實用。因此,領導者在擇人時,不妨從觀察過錯入手,尋找自己需要的人才。

圖片摘自pexels。com

本文摘自網路,以及圖書、刊物等資料,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