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中國發現一座金礦,儲量驚人,礦脈長達500裡,卻引來各國爭搶

黃金由於其稀缺珍貴的自然屬性,使得它天然成為了人類社會的實體貨幣,無論是什麼時代,黃金幾乎都可以在民眾之間進行流通,即便是正使用信用貨幣的現代社會也同樣如此。眾所周知,黃金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至數千年前,那麼在古代社會,古人是如何尋找並開採金礦的呢?

在我國古代,人們普遍認為在我國的西南地區多金礦,並經常派人前去尋找金礦。在古籍《始興記》當中記載:“掘地丈餘,見有磊砢紛子石,石褐色,一端黑焦,是為伴金之石,必有馬蹄塊金”,只要古人在勘探金礦的時候發現伴金石,就意味著這裡肯定能夠發現大量的黃金。於是,工人們便會在這裡淘金,並將其全部運回至朝廷。

因為古代的技術條件有限,因此基本上也就使用這種較為不便的淘金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黑龍江一帶,存在一個儲量驚人的金礦,被人們稱作為淘金聖地。然而,在發現這一金礦的早期,我國統治者卻並未重視,使得大量黃金流入他國,這是因何原因呢?

老金溝的黃金

這件事要從1877年開始說起,一位名叫鄂倫春的老人因為自己的馬去世,便決定來到老金溝附近掘穴做墓,然而他在河邊洗手的時候,卻突然發現水中有很多金苗。老人拿手向河裡用力一撈,發現了大量的金砂。從這時起,中國發現了一座金礦的訊息便傳至沙俄境內,一夥俄羅斯人便來到這裡盜竊黃金,使得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就有大約22萬餘兩的黃金流入他國。

眼看著本國的黃金不斷流失,黑龍江將軍文旭多次上報朝廷,希望能夠批准開採這一金礦。然而,由於這一時期清廷正忙於應對洋人,因此暫且擱置了這一請求,直到三年後清廷才批准了這一要求,漠河金廠正式創立。

值得一提的是,老金溝的黃金被發現以後,整整經過了近半個世紀以後,這裡的黃金開採量才有所下降,直到現如今也沒人敢說這裡的黃金已經別全部開採一空,由此可見這裡的黃金儲量有多麼驚人。現如今,老金溝已經成為漠河的一個旅遊景點,而它的名字也被改成了胭脂溝,這又是為何呢?

胭脂溝的由來

上文提到,李金庸在當地創辦了金廠以後,黃金的開採量每年都在都在穩步提升。因此,李金庸將黃金按需繳納軍餉、礦工分紅以外,其餘部分便將其鑄成金錠,並上交給朝廷。然而,金錠從黑龍江運往北京,這一路上要轉運很多次,每到一個地方,當地的官員便會削一層金子。

金廠成功創辦以後,得益於李金庸的清正廉潔,黃金的開採量不斷增大,從一開始的開採量一年不到一萬兩到後期的一年五萬兩,這都要得益於李金庸本人的出色表現。然而,令人感到遺憾的是,伴隨著李金庸本人的去世,以及沙俄悍匪的入侵,這一金廠被迫解體,老金溝再一次成為了無主之地。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老金溝的名氣越來越大,其金礦脈長達500裡讓人眼紅,各國都來爭搶。

在一開始,這裡主要由沙俄控制,並在這裡開採了大量的黃金。後來,伴隨著日俄戰爭的爆發以及沙俄的戰敗,我國東北地區以及朝鮮半島被日本控制,日本人又開始對這一金礦進行開採。直到民國政府正式確立以後,這才重新接管對老金溝的黃金開採權。

就這樣,等到金錠最終來到慈禧太后的手上時,已經變得非常小,難以與剛鑄成時相對比。慈禧太后心裡清楚,這些金錠都被地方官一層又一層地掛了皮。身旁的李蓮英平日裡最擅長察言觀色,他提議要不要下去查查。對於李蓮英而言,他下去查一圈肯定又能收到不少好處,但慈禧太后沒有同意李蓮英的要求,她默許了地方官的這些行為,並表示這一小塊金錠以後就留著買胭脂吧。就這樣,老金溝後來又被人們稱作是老佛爺用來買胭脂的胭脂溝。

老金溝的黃金為國家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雖然現如今老金溝的黃金儲量已經降低,但它做出的貢獻是我們不能忘記的。現如今的它作為當地一個知名的旅遊景點,仍然在為國家的發展發光發熱,如果我們前往漠河旅遊,不要忘了去逛一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