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水滸傳》最難懂的是宋江的“西江月”, 反詩還是!

宋江不想投梁山泊,執意去江州。

表面上看,宋江對未來之路充滿希望,可實際上他的內心深處有的只是失望。

到了江州,認識了戴宗、李逵、張順等一眾兄弟,喝的酩酊大醉,內心的失望也稍緩解一些,但治標不治本,借酒消愁愁更愁。

當宋江找不到戴宗、李逵、張順等人後,獨自去了潯陽樓,在那裡寫下了《水滸傳》裡最著名的反詩《西江月》。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補: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寫《西江月》是宋江對失望的一種表達。

可是,這種表達卻用了反詩的形式來體現。

後來的黃文炳說這是反詩,蔡九知府也認定為反詩,這都說明《西江月》本身就是一首反詩,至少表面意思有反詩的味道。

可是,宋江和梁山泊眾兄弟卻不認為這是反詩。

兩方各執一詞,讓這首詩成為《水滸傳》裡最難懂的內容。

詩句的表面意思其實不難,前兩句講宋江自己的學識,專攻經史,擅長謀略;三、四句講他自己極少表現出他的所長,一直在韜光養晦,就像猛虎一樣,兇猛卻一直蟄伏;五、六句說他自己太不幸了,胸有大略,卻成了刺配的囚徒;七、八說他自己早晚要報仇,等到大仇得報,一定要讓仇人的血灑在潯陽江口。

前六句,還算清楚,可最後兩句就是醉漢的酒話了。

他與誰有仇?不清楚。

為什麼說不清楚呢?因為威脅他的閻婆惜死了,幫助閻婆害他的張文遠遠在鄆城,即便宋江殺他,也不會到潯陽江口,除去這幾位,再也沒有誰了,大宋朝廷也沒誰得罪他,殺人償命天經地義,沒能為官那是他沒那個命。

所以,書生說宋江與誰有仇這件事不清楚。

之後補上的四句,前兩句說自己心在山東,人在吳地像那隨風而起的蓬草一樣漂泊無依,只能空自感慨吁嘆;三、四句是表達自己的凌雲壯志,因黃巢失敗,他借黃巢自比,認為比黃巢厲害。

若說宋江的詩是反詩,主要是體現在“血染潯陽江口”和“敢笑黃巢不丈夫”上。

假如寫這首詩的人後來成為了反賊,那這詩就不難懂,可宋江最後成為了忠臣,這就難懂了。

宋江的《西江月》明明體現出要反的意思,後來卻成為了朝廷的得力干將。

說宋江的轉變是因九天玄女娘娘,似乎能說得過去。

可是,宋江是一個無知和立場不堅定的人嗎?絕對不是。

他若是相反,才不會信那些。

所以,宋江不是轉變,而是真的不想反。

不想反卻寫了有反意的詩,越發的讓人不解。

宋江究竟何意呢?借酒抒發內心的真實想法。

血染潯陽江口,重要的不是血染,而是潯陽江口。他真的要造反,那就不是潯陽江口的事情了,因為潯陽江口代表不了大宋朝。

所以,此處只是借用。

他有仇,不是一個人,而是朝中所有奸臣,因為奸臣當道,才讓他那樣的人才不能為國盡忠。

當他以後得到皇帝的重用後,一定會讓奸臣的血灑在某個地方,潯陽江口只是就近借用罷了,代表的僅僅是一個地方。

和敢笑黃巢不丈夫,黃巢有屢試不第的經歷,宋江沒有這樣的經歷,但與黃巢一樣,都沒能入朝為官。

黃巢響應王仙芝造反,後者成為皇帝的話,他黃巢就是開國功臣。

只是,後來黃巢因唐僖宗封王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沒有封他,與之產生矛盾。

王仙芝死後,餘部的一部分由尚讓率領北上,與黃巢會師於亳州,眾將推黃巢為黃王,號稱“沖天大將軍”,改元王霸,劫掠淮南。

黃巢造反,都是圍繞著當官。

宋江也想當官,這就是他的凌雲志。

他說當自己實現凌雲志的時候,敢笑黃巢不丈夫。

笑黃巢什麼?以參加叛軍的方式當官,後來自己想皇帝,這是不忠。

而他宋江無需那樣,他有其他方法到朝中為官,而這方法便是招安。

到那時,他就有資格笑黃巢所做不是大丈夫所為了。

這就是宋江的本意,《西江月》最終所表達的意思是他想透過其他方式入朝為官,方式之一就是招安。

假如宋江的《西江月》是被宿太尉等忠臣看到,一定會找到宋江並且重用,因為他們能從正面解讀宋江的《西江月》,奸臣不會解讀,不是不能從正面解讀,而是不想從正面解讀,加之有“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的街市小兒歌謠,更讓奸臣確定宋江就是那個未來會造反的人。

《西江月》,絕不是什麼反詩,而是宋江期望入朝為官的內心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