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新中國成立後,六本書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其中有一個是什麼?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是“六大名著”,一共有六本書因為流傳最為廣泛,最受大家喜歡而逐漸被大家放在一起,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個整體,被大家推崇為“六大名著”,而新中國成立以後,“六大名著”卻變成了現在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

原來的“六大名著”分別是:

當之無愧的“四大名著”

提到我國的四大名著,特別喜歡網上一段小影片的開場白:無論是國民最愛圖書榜單,還是死活讀不下的書單,四大名著都榜上有名。

這一句話非常貼切的概括了四大名著作為書籍在我們生活中真實的樣子,但是即使有很大一部分人將四大名著放在死活讀不下的書單上甚至位居榜首,卻不代表著一大部分人不知道四大名著,不瞭解四大名著的故事。

可以很自信的說,無論是上過學的文化人,還是目不識丁的大老粗,甚至是還沒有開始識字的小朋友,也許你不能四部書全部娓娓道來,但你總是會知道其中的一些人物和一兩個精彩的故事,這就是四大名著之所以能夠成為四大名著的實力,四大名著能夠成為經典並流傳至今就是力證。

四大名著的家喻戶曉,有誰不能說出一二人物、兩三事呢?比如《三國演義》中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和他的空城計、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還有劉備、關羽、張飛,和他們的桃園三結義被後人尊為肝膽相照兄弟義氣的典範。

其中義薄雲天的關羽更是被民間供奉為武財神關二爺,而劉關張兄弟與諸葛亮之間還有盡人皆知的三顧茅廬;再有就是三分天下的另外兩方,一方是“說曹操曹操就到的”曹操和乘馬射虎的孫權。

《水滸傳》中張口就來的就更多了,景陽岡武松打虎、花和尚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王婆計啜西門慶、潘金蓮藥鴆武大郎、黑旋風李逵沂嶺殺四虎、宋公明三打祝家莊等等。

說到這些就突然想起曾經看過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小畫本,是這些故事很好的載體,和看小說與電視劇不同,有很強的代入感,在你翻看時會覺得上面畫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景彷彿是看到了人物原型並將你帶回到了故事發生的時地。

《紅樓夢》的魅力就更不用說了,雖然《紅樓夢》的大眾讀者中應該是女性偏多,但《紅樓夢》的粉絲要比《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成規模成體系,除了一般的粉絲群體外,《紅樓夢》已經形成了專門的紅學研究組織中國紅學會,而《紅樓夢》也被譽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

有個有意思的現象,喜歡《紅樓夢》的人都不會只讀一遍,而剛剛讀過一遍《紅樓夢》之後你就會發現,你在寫東西時或是發微博、朋友圈等一些社交平臺編輯文字時,你的語言習慣或深或淺的已經有了“紅樓”的腔調,這都是《紅樓夢》的魅力。賈寶玉在紅樓夢中遇太虛幻境,而捧著《紅樓夢》如痴如醉的人們又怎知不是早已入了紅樓夢境。

《西遊記》,四大名著中受眾面最廣的“大BOSS”,是真正的老少婦孺人盡皆知。中國人有誰不知道齊天大聖孫悟空呢,又有誰不知道西天取經的師徒四人呢,就連生活在中國的小胖子們都沾了《西遊記》的光經常被親切的叫作“二師兄”。

《西遊記》在四大名著中生命力是最強盛的一個,《西遊記》中的人物和故事似乎早已不再是小說中的世界,而是悄無聲息的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就像我們大家都認識的並且都喜歡的老朋友。

從老至幼幾乎無差別的熟識,這樣的一種存在也可謂是奇蹟了,同時也顯而易見的說明了《西遊記》為什麼會成為經久不衰的四大名著之一。

“六大名著”中的老五和老六

原本自成一體的六大名著,除了現在的四大名著外,還有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儒林外史》被譽為我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典範,作者運用非常幽默詼諧的文字描寫當時畸形的官場和人性在面對功名富貴時的醜陋和黑暗,以及個別堅持自我保持清醒的希望所在,《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中舉》是被選進學校課本中的課文,由此可見《儒林外史》作為名著的地位。

而一提起《聊齋志異》,立即就會想到當年電視劇《聊齋》的片頭,黑暗中一盞昏黃的孤燈由遠及近如鬼魅一般自己飄過來,伴隨著忽遠忽近、時斷時續的恐怖的風哨聲,那個畫面和那個聲音真的是筆者記憶中最恐怖的存在,沒有之一。

大家對《聊齋志異》的瞭解大多數都是透過影視劇作,如《畫皮》、《倩女幽魂》、86版電視劇《聊齋》,特別是其中的《無頭案》一集真是讓人想忘都忘不掉的恐怖。

而原著《聊齋志異》並不僅僅是講述這些駭人的故事,作者蒲松齡是借這些詭異的故事來揭露當時封建統治的黑暗、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和抨擊當時封建制度和封建社會的腐朽,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意義的名著。

老五、老六為何走失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全面重視民生,而普及知識文化提高人民的知識文化水平自然也是重中之重,於是全國開展了掃盲全民識字運動,而小說這類文學作品寓教於樂,非常適合當時的識字運動,也深受大家喜愛。

於是出版社響應號召、配合識字運動打算將這幾本名著刊印,只是在刊印過程中出版社沒有一批次將六部書全部一齊刊印發行,其中《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的出版程序有所延誤,只有《三國演義》、 《水滸傳》、《紅樓夢》和《西遊記》被第一批次刊印發行,沒想到這四部書一經出版便風靡全國,各地書店均搶購一空,供不應求。

各出版社見狀都開始加緊刊印這四部書籍,於是這四部書籍浩浩蕩蕩走進了千家萬戶,四大名著的位份自然而然確立,而這四部書本身的成就和價值也確保了四大名著的地位無法再被撼動。

而此時再來刊印餘下的《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兩部書顯然已經是無法躋身其列,所以《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便漸漸隱退了。

小結:

最後借用網友馬建的一個有趣的小影片來通俗、多方面的概括一下四大名著,當然,不要計較這些概括的準確性或是深度,這些只是從有趣的角度來通俗與粗淺的概括某一個點:

三國寫的是官,水滸寫的是道,紅樓寫的是人,西遊寫的是怪;三國鬥智鬥勇,水滸官逼民返,紅樓懷金盜玉,西遊光怪陸離;三國玩的是心計,水滸玩的是義氣,紅樓玩的是感情,西遊玩的是人脈;三國酒要煮熟了喝,水滸酒要大碗喝,紅樓酒要美女陪著喝,西遊酒要偷偷喝;三國俺們有都是人,水滸咱們道上有人,紅樓俺們朝廷有人,西遊俺們天上有人;三國寫了一次變革,水滸寫了一次衝動,紅樓寫了一場戀愛,西遊寫了一次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