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對“木秀於林 風必摧之”的看法

“木秀於林 風必摧之”出自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李康《運命論》:“故木秀於林 ,風必摧之;……”譯成今天的話就是:高出森林的大樹總是要被大風先吹倒。比喻才能或者品行出眾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或者指責。這是一種解釋的說法。

其實,筆者認為“木秀於林 ,風必摧之”還應該有其他多種不同的解釋法。

一、“木秀於林 風必摧之”從自然現象看,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木秀於林”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秀”的,必定有個緩慢的生長過程,在此過程中,“秀”於林也是逐漸形成的,那為何到某一個時刻才“風必摧之”呢。其實說明了“木秀於林”還不夠“秀”,如“木”真“秀”,“風”不一定能“摧之”。這就是說“木”一定要真“秀”,真“秀”之“木”,“風”不能摧之。被“風”摧之”的“木”一定是假“秀”。

二、“木秀於林 ,風必摧之”比喻社會現象。意思是才能或者品行出眾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責。其實不然,當今社會是一個開放、文明、進步的社會。整個社會正能量滿滿。“羨慕、嫉妒、恨”的事。在當今只能是害己不害人的事。何必去做呢?與其嫉恨他人,不如奮起直追。在社會上,生活中,大家都是“木秀於林”了,何來“羨慕、嫉妒、恨”呢。與其嫉恨他人,不如發展自己。

三、“木秀於林 風必摧之”也應該讓“秀”之“木”認識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我們都是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裡,要懂得團結,協作,要有合作伙伴精神。一人“秀於林”,不如眾人“秀於林”。大家都“秀於林”了,“風”何來“摧之”?真當如此,“風”必護之。

總之,“木秀於林 ,風必摧之。”是該改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