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大清王朝之死,滿族軍隊的最後一戰

1912年大清王覆滅,若給它開據死亡證明書,填寫日期可能要更提前一些,寫上1860年!

以防有人罵我不學無術發明歷史,跑來找我打架,所以這裡先得解釋一下。

在軍事層面上大清到1860年其實就結束了。滿人馬上打天下,清軍入關後,滿人控制的軍隊始終是這個王朝的最精銳部隊。但在1860年這年,大清國最後一支由滿人控制的七萬大軍被太平天國滅掉了。

後面的幾十年,大清這面旗子實際上由漢人主導的軍隊扛著,愛新覺羅氏從半身不遂退化為“植物人”,以至發生東南互保,北洋軍這樣尾大不掉的情況——眼珠子還能動,手腳早已不聽使喚。

最後一支滿人控制的具有戰鬥力的大軍是如何被滅掉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且聽道來。

太平天國崛起,咸豐皇帝腦袋都大了,大清王朝真正是內憂外患。在滿清統治集團看來,長毛比洋人還可恨,洋人的主要心思是搞貿易,開放通商口岸,獲得在華利益,對將愛新覺羅拉下馬沒什麼興趣。長毛就不同了,那可是直接威脅愛新覺羅的皇位。

為殲滅太平天國,滿清搞了江北大營、江南大營兩個野戰軍軍事集團。江北大營沒啥存在感,一直打醬油,在揚州一帶打了幾場小規模戰役後就龜縮著,小日子過得挺不錯。剿滅長毛的重擔在江南大營身上,打得很辛苦。

江南大營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853年到1856年,領導者是重慶人向榮(漢族人)。

向榮出身行伍,參加過鎮壓滑縣天理教起義、平定回部張格爾叛亂等重要軍事行動。但向榮領導下的江南大營軍紀渙散,士兵經常騷擾平民掠奪民財,比長毛好不到哪裡去。

1856年5月太平天國攻破江南大營,向榮逃跑到江蘇鎮江,3個月後就死掉了(有說是病死,有說是上吊自殺)。第一階段江南大營對太平天國的圍剿徹底失敗。

第二階段從1856年到1860年,領導者是和春,赫舍里氏,滿洲正黃旗人。

赫舍里氏是滿族八大姓之一,康熙朝輔政大臣索尼(他的兒子索額圖)就是赫舍里氏。

受一些影視劇的影響,我們老以為正黃旗是八旗頭旗,其實不是,鑲黃旗才是八旗頭旗,由皇帝直接統領。

太平天國都是一幫不爭氣的草頭王,向榮的江南大營崩潰後,他們就忙著搞內訌,發生了天京事變。東王楊秀清被殺,東王府內數千男女被屠,北王韋昌輝也被殺……這給了江南大營以喘息機會,和春走馬上任(第二階段),重新一步步將江南大營帶起來。

到1859年,此時的江南大營已是膘肥身健。和春一聲令下,全軍出動將太平天國首都天京給圍了。天京存糧不多,要不了多久天王洪秀全和他那80多個數字化編號的妻子都得喝稀飯。

情況如此嚴峻,該怎麼辦?

幹王洪仁玕和忠王李秀成坐到了一起,商量應對之策。經過三次徹夜長談討論出一個解決方案——圍魏救趙。

“圍魏救趙”四個字說起來簡單,實施起來可複雜得多。下面我力圖將這一複雜過程說清楚。

1860年初李秀成從天京出發來到蕪湖的南陵縣,與太平天國左軍主將李世賢匯合,然後一起攻打幾十公里外的寧國縣。寧國是戰略要地,和春頓時緊張起來,抽調江南大營部分兵力馳援寧國。這就上套了!李秀成擺出一副要與清軍決戰寧國的姿態。

待清軍風塵僕僕趕到寧國,發現李秀成已在頭一天轉道去了廣德縣(與寧國相距不過一百餘里)。清軍眼淚都快下來了——不講武德啊,不是說好決戰寧國的嘛!

廣德突降長毛,嚇得知州大人棄城而逃。廣德有500餘名兵勇,老大都跑了,也都紛紛潰逃。

李秀成佔領廣德,很快又攻克了安吉、長興。這時候穩坐江南大營中軍帳的和春有些醒悟了,這是跟我玩戰術啊,不能被牽著鼻子走。和春料到李秀成的目標是杭州,浙江的門戶丟不得,於是派出四千兵力去駐守杭州。

李秀成暗自高興,江南大營兵力減少了一些,天京之圍壓力也就減小了。但還遠遠不夠,需要引誘出更多江南大營兵力。於是李秀成又攻打湖州,在這裡攪的天翻地覆。和春又不得不派兵力去解湖州燃眉之急。

總之,李秀成和李世賢在天京與杭州之間的區域不停地搞事情,迫使和春不斷從江南大營往外派兵。

“圍魏救趙”計劃的第一個小高潮是李秀成攻陷杭州。拿下杭州補充物資,並不駐紮,很快又自動撤走。其目的就是要使江南大營不斷往外派兵,將兵力分散開。和春上鉤,派來了一萬多名軍人。

接下來就是收網了。英王陳玉成也加入進來,從安徽境內自西向東挺進,橫渡長江直逼江南大營。太平天國的輔王楊輔清則從南邊向江南大營進攻。李秀成、李世賢等率軍從東邊向江南大營進發。幾路大軍合圍而來,江南大營本是包圍天京,結果現在被人家內外夾擊了。江南大營人心惶惶,和春不知道哪路人馬是主力軍,搞得他躡手躡腳慌了神。

1860年5月,江南大營被太平軍攻陷,數萬清軍或死或傷或逃,和春逃到了蘇州滸墅關。這場大敗對他打擊很大,冷靜下來一想實在無法交差,無顏見皇帝,乾脆就自殺了。

和春自我了斷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他把皇帝這點家底都敗光了,必定會受到重罰,搞不好還會連累家人。自殺了,他的所有罪就隨著他的死而消散。

和春之敗,使得滿清從此以後不得不重用曾國藩的湘軍,這是各地方漢族士紳集團武裝力量崛起的起點,後來李鴻章張之洞那批人才能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