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中國導演為什麼基本都不碰明朝戲?

中國影視劇行業發展呈上升趨勢,一方面數量增多,另一方面劇本質量也穩步提升,類目逐漸多元化。其中,古裝劇一直備受女性群體的關注,有望成為主流電視劇。

古裝劇中以清裝劇最為矚目,憑藉跌宕起伏的情節設計、豐富的人物性格及優美的服化道,成功俘獲了大批粉絲。

相較於清裝劇的‘吃香’,明朝戲則弱了很多。不僅從數量上與清代劇相差一大截,製作品質與市場價值也相差甚遠。

同為古裝劇,擁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及人文價值。那麼,中國的導演為什麼基本都不碰明朝戲呢?

女性受眾廣,更注重‘衝擊性’

現代女性群體是有一定的社會閱歷,經濟能力及教育背景的都市女性,對於古裝戲有自己的理解,更喜歡帶有‘衝擊性’的劇情。

古裝戲的核心就是‘宮鬥’,這型別的劇情更具有代入感,讓女效能夠跟著劇情一起推進,從而提升收視率。

其次,細節很重要。從人物、劇情、服裝、歷史背景等,都是一環扣一環,步步加深,更具體對比性,也更有特點。

例如,大型宮鬥劇《甄嬛傳》就是根據歷史改變,有歷史背景作支撐,整體架構豐富,內容詳實,情節‘一波三折’,既保證了真實性,又讓觀眾看了大呼過癮。

初進宮時,甄嬛只是一個安分守己,不爭不搶,想要‘靜靜’過一輩子的小女人。她的服飾是清麗的,襯得人高雅端莊,站在雪中,如同傲立的‘寒梅’。

但她的孤傲、清冷、與世無爭的性子,恰恰入了皇帝的眼,一朝成為寵妃。甄嬛與皇帝之間也曾有過一段令人難忘的時光,那時的她‘人比花嬌’。

原以為人生便如此不急不緩的過下去,不驚不喜。這也是現代女性對婚後生活的認知。

正是前期過的幸福,後面的慘烈,才更有對比性。

面對親人的離開無能為力,想保護的人接二連三的死去,使得甄嬛的內心發生變化。從一個不爭不搶的宮鬥‘小白’,一步一步披荊斬棘,在爾虞我詐的宮廷艱難生存,最後逆襲成為皇后。

精彩的故事情節,一波三折,讓觀眾都為之捏一把汗。後期隨著心境的改變,對宮廷生活的不甘,黑化後整個服飾和妝容便更加的銳利,讓人為之驚豔。

這樣的劇目才是觀眾所喜愛的。

與清代戲相比,明朝戲對於女人之間的戰爭描繪寥寥無幾,爭權奪利場景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在選材上就沒有打動導演,更不可能呈現給觀眾了。

明朝制度,一定程度上終結了‘宮鬥’話題

我們知道,明代朱元璋曾明確提出,“後宮不得干政”的思想,且明朝嚴格實行嫡長子繼承製,一定程度上杜絕了後宮的爭鬥現象。所以,明朝戲更多的是展現朝堂、政治與內閣,對後宮之事一帶而過。

例如,明朝戲《大明風華》,其中關於孫太后的部分,也是從前朝男人商談的政務見窺其一二。

明代妃子幾乎不宮鬥,是因為她們根本不具備宮斗的條件和意義。

在明朝,後宮的妃子,不管是世家入宮、還是平民入宮,最終都是要陪葬的,爭來爭去沒有任何意義。所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明代電視劇的可看性、話題性。

綜上所訴,導演在判斷其商業價值時,就已經大打折扣,在無法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風險。

拍攝成本高,回報率低

古裝戲是需要還原一些古代建築,甚至去重新搭景,取景。其次,從服裝、道具、演員、前期籌備等,都需要大量的時間、金錢作支撐,導致拍攝成本明顯提升。

成本高可以控制預算,但是考慮到播放效果就要慎重決定了。

如今,現代影視電視劇類似於快餐式文化,觀眾需求是有話題、有深度、有品質的古裝劇,而投資商則希望能夠快速賺取收益,所以迎合市場是必須的。

再者,相較於清代服飾的簡單,明朝戲的服飾則十分繁瑣,對服化道要求很高。明朝戲自然不在參考範圍之內。

內容存在爭議性

明朝戲是有爭議性的。選擇開拍明朝戲,就有許多繞不開的黑暗。最明顯的就是明朝的黨爭,從明初的胡惟庸,嚴嵩父子,再到後來的東林黨閹黨之間的明爭暗鬥。

此外,還有大臣們之間的勾心鬥角,歷屆君王也是各有千秋。

有‘道士皇帝’、“木匠皇帝”、“美食皇帝”、“叛逆皇帝”與“痴情皇帝”等,政績先不看,從這些標籤中便知曉他們與帝王的氣質之間還有一定差距。

所以,導演要明確這樣的內容是不是觀眾想看的,觀眾看了之後會不會引起不適,甚至會對後續的收視率產生不良影響。

從市場層面而言,女性觀眾想要看‘宮斗大戲’或偶像類古裝言情,這樣她們更容易接受。導演如果不考慮這些潛在因素,很可能導致作品叫好不叫座。

總的來說,如果導演沒有足夠的準備與信心,幾乎不會選擇‘具有挑戰性’的明朝戲。

過不了審,白忙活一場

自民國時期,文學家就喜歡拿明朝來反映現代生活,即使在文化作品中也不乏意見。所以,如果將這些文字在鏡頭前直接表達是存在難度的,容易導致最後提交內容過不了審,那就是白忙活一場。

明朝有他的政治侷限性,在進入小冰河時期之後,皇帝的‘負能量’積攢的越來越多較多,內容也越來越多變,難以把握。而影視劇需要傳遞正確有正能量的內容,拍出來的要符合主流媒體的官觀點。

所以,在內容上一定要謹慎,否則過不了審,影響後續的跟進。即便過審了,也會遭受無數的非議。畢竟,對於明朝歷史文化的‘愛好者’還有很多,爭議性也多,並不利於明朝戲未來的發展。

史料記載缺失,記錄不詳

想要了解明朝歷史,是需要費一番功夫的,即便是現代史學家,對於明朝的研究也是存在疑惑的,主要原因就是明朝史料的缺失。

清朝時期銷燬了很多關於明朝的歷史典籍,導致一部分重要史料的缺失,如同將歷史的一部分‘拿走’了。清朝初期的大事件‘大興文字獄’,將當時很多明朝人撰寫的軼事典故和文學作品,都悉數盡毀。

現代比較有名的《永樂大典》也有很多部分葬送在嘉慶年間的大火中,燃為灰燼。再到後面,八國聯軍和日本侵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許多珍貴的典籍再一次被焚燬,不單是明朝史料,還有很多朝代的史料都被消亡。

如此算下來,遺留下來的明朝史料少之又少,想要在僅有的典籍中,拼湊出完整的歷史畫卷,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目前,收藏館裡關於明朝的書,大部分是清代人後續寫的,他們根據統治者的要求,進行改寫,內容具有不確定性。且年代久遠,史學家根本無法考證書中記載是否屬實。

如果導演不仔細核實,貿然拍攝,可能會引起後續觀眾的強烈不滿。所以,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及根據,一定要慎重。

製作團隊、導演也很重要

一部大製作,大的IP,在前期的準備需要蒐集大量的資料,所以團隊之間的默契配合十分重要。其次,導演的能力也很重要,需要深刻理解歷史劇中的人物關係,情節設定及需要傳遞的意義。

明朝戲雖然少,但是精品還是有的。例如,《大明王朝1566》,導演業務水平很高,其次選角上也十分貼合人物,陳寶國老師演技一直線上,整個團隊合作無間。

如果能夠達到以上條件,還是可以一試的。但弊端也十分明顯,需要強大的資本作後盾,已備短期內很難獲得回報。如果拉不到投資,整部戲可能就黃了。

人物選擇難,存在歧義

有人說,明朝戲從整體性不能實現,可以嘗試從代表性人物出發,進行人物列傳演繹。可是,明朝的知識分子群體不好拍,各種硬氣認死理,不懂得迂迴妥協。

整體的氛圍比較呆板,沒有新意。這種沉悶的氣氛與明朝的政治鬥爭相關,朝廷官員利益錯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

明朝的文官集團,尤其是內閣,是權利的核心,在君王不早朝時期,還能夠正常運轉,凌駕於皇權之上。

總體而言,明朝時期的政治大多是昏暗的,也是避無可避的問題,如果真的將這些真實的體現在熒幕上,並不定是觀眾喜愛的,甚至會引起觀眾的不適。

由此可見,明朝戲比清宮戲的風險高,且話題性更少。

反觀,清宮戲其市場價值在《甄嬛傳》、《雍正王朝》、《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康熙王朝》等作品中,優勢盡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