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西方也有一個“清明上河圖”,它竟長達70米,名字叫貝葉掛毯

在我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中,有一幅是《清明上河圖》。這幅北宋風俗畫風格獨特,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可是,您知道嗎?在西方,也有過一幅類似的作品,甚至有“歐洲版《清明上河圖》”之稱。這幅西方的《清明上河圖》到底是幅什麼樣的作品,它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接下來,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真正的《清明上河圖》大家都熟悉。作者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整幅作品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畫家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方法,以北宋年間,都城汴京為背景,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裡,透過繪製數量眾多的各色人物,牛、騾等牲畜,車,轎,大小船隻,以及房屋,橋樑等,生動記錄了北宋時期的城市面貌,以及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藝術總是相通的,在西方,同樣有一件類似《清明上河圖》的作品,這件作品,叫貝葉掛毯。貝葉掛毯原件長70米,寬半米,它是以亞麻布為底的絨尼,在上面用不同顏色的細絨線繡製出,關於黑斯廷戰役的連環畫作。貝葉掛毯作為對真實歷史事件的記載,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同時,它又是一件難得的,極具羅馬藝術風格的藝術品。

有意思的是,關於這幅貝葉掛毯的創作時間,學術界至今仍有爭議。普遍的認可是,貝葉掛毯創作於公元1066年。當時,英王愛德華病逝,而當時的王位繼承人主要有兩位,分別是威廉公爵和哈羅德爵士。1066年4月,威廉公爵帶領軍隊在黑斯廷大敗哈羅德爵士的軍隊,奪得了英王的王位,並開創了歷史上的諾曼王朝。為了紀念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同時,為了展示新國王威廉的豐功偉績,英王命令手工坊的女子們,以哈羅德向威廉宣誓效忠,威廉發動黑斯廷之戰,哈羅德兄弟之死等為主題,繡制了這件規模宏大的貝葉掛毯,並附有一定的文字解說,來完整地展示出這段歷史。

貝葉掛毯和《清明上河圖》一樣,同樣擁有其鮮明的獨特之處。首先,它是世界上最長的連環畫。原作長70米,共出現623個人物,55只狗,49棵樹,41艘船,還有超過500只的鳥和龍等生物。其次,貝葉掛毯的經歷十分傳奇。1467年,在法國貝葉大教堂的一份存貨清單中,第一次提到了這幅掛毯。

到了1792年,法國大革命時期,貝葉掛毯成了公共財產,甚至差點兒成了馬車的鋪蓋。幸好一名律師把它偷偷藏到家裡,掛毯才得以儲存下來。二戰期間,因為掛毯描繪的是打下英國的場景,德國曾經想把掛毯搶走。幸好,這份密報被英國截獲,掛毯才得以保留。最有意思的是,這幅流傳了近千年的掛毯,竟然留下了一個未解之謎。前面說過,掛毯總長70米,繪有多個場面。可是,今天卻只剩下62米,最後一個場景,說是戰勝了的威廉被正式加冕為王的那塊,卻缺失了。為什麼會缺失,缺失的部分是什麼樣子,很可能,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了。

今天,貝葉掛毯的傳奇故事還在繼續。因為掛毯當年是在英國編織的,而且它敘述的歷史還與英國有著很深的淵源。所以,英國政府曾多次請求拿到英國展出。可是,多少年來,卻一直被法國拒絕。直到2018年,法國才終於鬆口,答應把貝葉掛毯借給英國展出。貝葉掛毯,終於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