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開啟"水立方"首場女畫家個人展 她的作品有魅力!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乍一看見陳玉蓮的水鄉彩墨畫,那曉風清露般的清新悅目,使人心頭頓時浮現稼軒先生的詞句。

上世紀八十年代,由順德容奇的青年畫家們創作的一批嶺南水鄉畫在廣東省博物館展出,引起省內、進而全國美術界的關注,可謂“一炮而紅”。

陳玉蓮師從嶺南水鄉畫的發起人葉其青先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除了工作,她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探索、挖掘水鄉題材,錘鍊、打磨用筆、用墨技法上。嶺南水鄉畫注重寫實,強調對景寫生,融情於景,陳玉蓮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這種創作方式,走遍水鄉,尋找“眼前一亮”的風景,朝乾夕惕,筆耕不輟,令人贊絕。

圖 | 陳玉蓮寫生

紮根生活的作品,充盈著動人的詩意。與同輩的創作風格相比,陳玉蓮的畫更顯出獨屬於她的細膩、輕靈。

畫若其人,託於平和沉靜的性情修養,作品純然地流露出雋永雅緻之風;賦以濃烈的鄉思柔情,現實的景緻與胸臆佈局融冶一體,使最熟悉的船塢舟楫、高橋瓦屋、水塘農田等脫然而為遊子鄉人心目中的當代桃源。因而,其創作拓寬了水鄉畫的表達內涵,不僅呈現為陶冶情懷的畫者之作,更可成為引起一代人共鳴的珍貴歷史記憶。

《春浦歇舟》 絹本

由畫識人,由人論畫。透過對話陳玉蓮,我們更能瞭解、讀懂畫家筆下的水鄉風情,觸控畫家的一腔深沉鄉情,一同感懷藝術之美……

藝術對話

Q = 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

A = 陳玉蓮

本文閱讀時長 ≈ 12 min

繪畫之路|由天賦與汗水澆灌

Q:請您談一談早年接觸並學習繪畫的經歷。

A: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我出生在順德容奇鎮。由於家中經濟拮据,剛滿五歲時我就開始每日跟隨母親外出擺攤,靠出租連環畫的收入幫補家用。長年累月浸泡在“小人書”堆裡,由喜愛翻看到後來萌生臨摹的念頭並付諸行動,“小人書”成為繪畫的啟蒙老師。當時家裡窮買不起紙筆,我就用磚塊瓦片當筆,在地板上畫。就這樣,由最初的一頁一頁臨摹到一本一本臨摹,直至能將整本“小人書”的殘頁補畫好。這樣特殊的繪畫學習一直持續到我讀小學。

在那個年代,我們沒有美術課本,可供學習美術的教材很少,自學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書卷荷香》 絹本

《白露》 絹本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學校首次舉辦“六一書畫作品展”,我臨摹了“小人書”中的一個人物送展,當時老師不相信是小學生的作品,還用紅筆在畫中寫上這樣的批語:“此畫不是你畫的”。事後老師得到我父親證實,學校才驚喜地發現我的繪畫“天賦”。就是那年,鎮上首次舉辦“暑期少年美術班”,時任容奇鎮文化站副站長的葉其青老師,在學習班主講執教,終於可以真正“拜師學藝”了!後來參加了他主持的“容奇青年業餘美術組”,我從此開始了真正的繪畫人生。

《課餘》 紙本

1985年作

初中二年級時,我的作品中國畫《捕蜢》,獲“捷克第十四屆裡迪採國際少年兒童美術作品大賽集體獎”,這是我終生難忘的里程碑,畢竟在我們小鎮的學生隊伍裡,這是破天荒第一次有人在國際藝術專案比賽獲獎!記得那天,老師在報紙上看到我獲獎訊息後,興沖沖地騎著腳踏車回學校通知我。正在上晚修課的我聽到這個好訊息一下呆住了,既驚喜又興奮,腦海裡瞬間浮現出許多情景,我想起了恩師和畫友們對我的教導和幫助,想起了背後默默地支援著我的父母,想起了自己為繪畫吃的那些苦,我激動得渾身發抖,淚水奪眶而出……或許是因為有過此次經歷,時至今日,每當我看到體育健兒們登上領獎臺眼含淚水時,我都十分感動也十分理解他們:人前絢麗輝煌的一剎那,包含著人後付出的無盡汗水與心血!

《疏林新聲》 絹本

初中三年級時,我的畫作《鬧海》獲“芬蘭第七屆國際青少年美展獎狀獎”,我也成為容奇鎮連續兩年在國外繪畫比賽獲獎的第一人。那一年還有一件有趣的事:由於對報名條件理解錯誤,我把《鬧海》的第二稿投稿參加了面向全省在職美術教師的繪畫大賽,不曾想這幅作品竟然也入選展出了!後來工作人員核實到我只是一名初中生,不符合大賽參賽者身份要求,因而不能頒發入選證書,但我依舊非常興奮, 因為這是對我繪畫水平的又一次褒獎及肯定!

《鬧海》 紙本

獲“芬蘭第七屆國際青少年美展獎狀獎”

《花事圖》 絹本

1991年作

我從骨子裡熱愛繪畫,一直廢寢忘食地努力學習。高中畢業那一年,我的畫作《催春圖》入選由中國美協、日本共同通訊社聯合主辦的“中國的四季”美展,獲“銅獎”,併為日本美術館收藏。19歲那年我榮幸地加入了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成為當時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最年輕的會員。

《播春》 絹本

嶺南水鄉畫|是鄉情,更是歷史

Q:瞭解到您主要圍繞順德水鄉進行創作,您為何鍾情這一題材?

A:我是一名土生土長的順德人,生於斯長於斯,對順德的風土人情比較熟悉,這也是我選擇“嶺南水鄉畫”為題材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這一輩子是幸運的,有幸拜會過關山月、黎雄才、楊善琛、廖冰兄、林豐俗先生,還得到我的恩師葉其青老師等一大批著名畫家的言傳身教。先生們都有著正直、真誠而執著的治學態度,我經常聆聽先生們的學術見解與諄諄教誨,亦以他們為楷模時時規範及矯正自己的行為。

《竹韻荷風》 絹本

八十年代中期廣東省美協主席的關山月先生,曾多次親臨容桂考察我們的學習及生活狀況,並熱切地鼓勵我們,為我們確定“嶺南水鄉畫”這一畫派名稱。記得有一次廖老語重心長地說:“你們選畫‘嶺南水鄉畫’是對的,以前廣州到處都可見鄉村風景,而現在都成為大城市了,沒法尋找當年的村景。你們要抓緊時間多點去寫生,用美術作品去記錄我們嶺南的原生態風景,將來人們就要在你們的畫作裡才能找到記憶,這是深深紮在心底裡的鄉愁,也是記錄歷史,這些不僅是美術作品,更重要的是史料!”正是因為有了廖老的這些肯定與鼓勵的話,這幾十年來,我們堅定地在水鄉畫這條鄉間小路上摸爬滾打。著名作家岑桑也曾寫了一篇名為《通向世界的鄉間小路》的文章專門介紹嶺南水鄉畫派。在眾多先生的關心指導和肯定下,我義無反顧地走在這條並不起眼的“鄉間小路”,堅定地進行“嶺南水鄉畫”的探索。

《半江橋記》 絹本

關於繪畫|技巧、情感與思想

Q:您的作品有著中國傳統畫的淡雅詩意,也有著一些西方繪畫的光影效果。您如何在創作中處理傳統與當代的關係,能否舉例說明?

A:作為一位女性畫家,我透過女性的視角觀察事物,體驗人生。我對宋代繪畫及歐洲、日本近代繪畫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些畫派色彩的韻味、畫面的浩瀚或細膩都給我很大啟迪。我還曾到全國各地觀看名山大川,遊歷美術館、博物館、石刻洞窟觀摩學習,也曾到歐洲多國近距離欣賞世界名畫。

我的繪畫風格:細膩、溫婉又不失大氣。我的作品有傳統,尤其是意境與內涵方面,並吸收了水彩畫、版畫、年畫、裝飾畫等多畫種的技法效果,有現代感的表現形式。在長期對景創作實踐中,錘鍛出較為工整、寫實又靈活的繪畫語言。至於在創作中處理傳統與當代的關係,如作品《綠巷》,是用西洋畫的焦點透視,還採用了光影,給人一種既自然,又有視覺衝擊力,畫面也有傳統中國畫田園詩般的淡雅柔美。

《曉香圖》 絹本

Q:您在創作中所主要傳達的是什麼情感與思想?

A:我是“苦學派”的,平時話少,喜歡思考。有時見到會心之景,內心常常會激情澎湃感動得興奮不已,不停地思考,仔細地琢磨。我會更加註重如何賦予畫作思想和情感,如何將所有感悟賦予畫作。我期望自己的作品有內涵,可以讓觀畫者產生共鳴並引發他們的思考。

有些題材我會反覆多次去創作,對該題材似乎有訴不盡的衷情,每一次的重新創作都使我發掘了更新更好的意境。《花事圖》、《舞臺》、《驚魚》、《綠巷》等作品皆是如此。

《紅妝》 絹本

我比較心儀的作品《花事圖》。此題材我先後創作了三幅不同名稱的作品,時間跨越了四年。我在畫面上不斷地作純化改進。春節,珠三角的人們都喜歡在家中插桃花,寓意新的一年事業大展鴻圖,祈望鴻運當頭,喜慶吉祥的寓意。然而,在美麗與喜慶的背後,勞動者的辛勤耕耘與默默付出往往被人們忽視了,我希望透過自己的畫作讓大家看到勞動者的艱辛與付出。葉其青老師曾為我的作品賦詩:“風裡扶持雨裡耙,一掬汗水一掬花,殷勤澆出三千樹,化作春風入萬家。”

《飛橋隱隱隔野煙》 絹本

1996年我在北京故宮皇史宬舉辦個人辦畫展,記得在展覽期間的一天,中央美術學院葉毓中教授應相鄰展館的畫家邀請前來參觀,路過我的展室時,本想隨意進來看一眼就走的葉教授被我的畫作吸引,足足停留了一個多小時,邀請他的畫家急得團團轉,又不敢催促。

2016年,時隔20年後我在北京水立方舉辦了個人畫展,是在水立方辦個人畫展的首位女性畫家。一些專家評價說,“經過二十年的努力,陳玉蓮不負眾望,作品充滿了對自然的感悟,對生命的理解,寄託了濃濃的鄉土情懷。”“作品體現了她的靈性、悟性,熔進了她的情商、智商。”有論者更形象地說:“兩次個展,從皇史宬到水立方,路程不遠,但陳玉蓮整整走了二十年,多不容易!可以說,藝途一小步,人生一大步!”

自1996年起,我也曾多次在廣東多地舉辦個人畫展,尤為令我欣慰與獲得“成就感”的是,不論在哪兒辦展,所到之處無不掀起關注嶺南水鄉畫的“熱潮”。

《明月別枝》 絹本

嶺南水鄉畫|獨特的意義

Q:您認為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繪畫的作用是什麼?

A:我們無法回到過去,但我們可以從畫面瞭解過去曾經的歷史。我希望讓不同國籍的人們,希望所有的年輕人,透過“嶺南水鄉畫”瞭解中國,瞭解嶺南這一方熱土,瞭解這片土地上的風土人情,瞭解生活在嶺南的人們,瞭解這片土地上人文與社會發展變遷的歷史。希望“嶺南水鄉畫”的繪畫道路可以更廣闊,可以被更多的人熟悉和喜愛,希望“嶺南水鄉畫”能跨出國門,走向世界。

《釣溪聽雨圖》 絹本

畫家之外|一種社會責任感

Q:繪畫之餘,您有什麼興趣愛好?

A:我畢生追求的目標,是能夠在藝途上一直在成長,一直在創新,一直在突破。我相信,一切真誠的文藝作品都必然是有感而發的,都是真善美的。平時除了自己爭分奪秒地進行美術創作外,其實無暇顧及其他興趣與愛好了。如果一定要搜尋的話,或許還有一種“連鎖反應”般的社會責任感,那就是:我近些年還比較注重嶺南水鄉畫後備力量的挖掘、培養與扶持。我經常儘可能地擠出時間深入學校、社群、特殊機構進行免費的繪畫教學,我曾對“容桂美術教師專業成長班”進行了長達兩年的教學輔導;利用暑假時間,為職員工子弟進行美術課程培訓,提升了教師、學生、機關單位的藝術修養。

《行吟》 絹本

藝術家簡介

陳玉蓮,女,廣東順德人。現為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省中國畫學會理事,佛山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粵港澳大灣區美術聯盟理事,中國田園山水畫院理事,中國女子書畫會會員。曾在北京皇史宬、北京水立方,廣東佛山、中山、順德等地多次舉辦個人畫展。不少作品在國內、國際美術大展中入選或獲獎,併為海內外美術館、政府機構、個人收藏家所收藏。出版有《陳玉蓮畫集》、《中國精品·陳玉蓮田園水鄉畫集》、《彩墨世界·陳玉蓮田園水鄉作品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