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香風動花入樓,高調鳴箏緩夜愁。王昌齡在我國文學作品

“香幃風動花入樓,高調鳴箏緩夜愁。

腸斷關山不解說,依依殘月下簾鉤。”

——[唐] 王昌齡

在我國,描述風月場所的文學作品屢見不鮮,這些文學作品的立意角度各不相同,或站在一定思想高度思考,或以獵奇新鮮的態度挖掘。在整個文學界中,能夠站在平等立場面對風月世界,將之置於龐大的中華文化背景中進行考量的作品,卻是少之又少。

青樓這個詞,原本指豪華精緻的雅舍,有時則作為豪門高戶的代稱,之後,才演變成現在的樣子。實際上,青樓這種屬於民間“下九流”的行當,匯聚了大千世界中的各種文化的縮影。在研究我國曆史文化的過程中,如果,繞開風月場所這一話題,想必,有許多問題是講不清的。

那麼,何謂青樓?

最初,青樓所指並非風月場所,僅是裝飾華麗有青漆粉飾的樓閣。魏晉南北朝時期,許多文學作品都出現了青樓,只不過,此時的青樓並不是妓院。隨著時間推移,由於,裝飾奢華的樓宇與富貴荒淫的生活有關,所以,青樓逐漸便與娼妓產生了關聯。到了唐朝時期,這一偏指之意逐漸取代了原本的意思,青樓成了風月場所的代名詞,比起妓院一詞更具形象感與風雅之氣。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青樓這種場所呢?

說白了,這不過就是男性慾望的產物,是人類進入父系社會後的必然結果。關於娼妓的起源,在世界範圍的歷史學界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我國娼妓的起源在周襄王時期,齊國管仲設定了“女閭”,就是被官方許可的妓院。《戰國策》二卷“東周”引周文君所載:“齊桓公宮中女市女閭七百。。。 。。。按周禮——五家為比,五比為閭。。 。。。則一閭為二十五家”

這幾乎能算得上是我國古代最早的“國營產業”,開辦妓院的目的也無非是為了增加國家的收入罷了,只不過,當時妓女的來路與後世不同。當時,都是用奴隸充作妓女,而奴隸的來源,一是罪大惡極犯人的家屬,二是從其他地方買來的奴隸,三是被拐賣的良家婦女。隨著時間推移,各地出現了非官方的妓院,妓女的來源也逐漸從奴隸變成了自願做皮肉生意的婦女。

在任何時候,產業若想成功推廣,必須做到供銷對路。古代的妓院,招待的大多是文人士子,這群人的社會地位頗高,而讀書人口袋裡的銀子和詩稿,正是行走在風月場所無往不利的兩種利器。對於青樓的老鴇來說,只要有錢就是大爺,所以,這群妓院老闆對文人士子的態度非常熱情。

並且,對於妓女來說,她們大多有一定的文學素養,對滿腹經綸、出口成章的才子學士,難免會心生好感,暗送秋波,同時,也做做佳人配才子的好夢。俗語“鴇兒愛鈔,姐兒愛俏”,可以說,這都是千百年來混跡風月場所必須熟知的“真理”。

而另一種與青樓截然不同的場所貢院,則是古代讀書人考試的地方,也是古代文人通往功名利祿的必經之地。每逢開科,八方學子聞訊前來,說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都不為過。既然,考生紛至杳來,那麼,這群讀書人的吃喝玩樂必須得到妥善安排,這也就給了商人們發財的機遇。

此時,許多妓院、酒館、茶樓便緊挨著貢院拔地而起,在科舉之際營造一片“繁華盛景”。

從古至今,關於妓女與讀書人的風流事經久不息,也被古代文學界視作“風雅”。前往科考的讀書人即便名落孫山,也要在溫柔鄉中享盡美酒佳餚,減輕落榜的痛苦,這正是“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那麼,為什麼古代讀書人偏愛青樓呢?

首先,青樓替這群常年苦讀的書生們提供了一個放鬆的場所。清朝時期是科舉制度的巔峰,科舉考試十分嚴格,除了要在考前進行搜身檢查外,考生們不論貧富貴賤都得穿上一模一樣的羊皮袍子。在進入考場之後,貢院大門封閉,直到三天考完之後才准許考生出入。

在這痛苦的三天中,考生擠在貢院中,不得與人交流,一切吃喝拉撒都需在小小的號房內自行解決。在天氣炎熱的時候,號房裡臭氣熏天,在這樣的環境中寫文章答卷,沒有超人的毅力是根本無法完成的。

對於學子們來說,決定命運的這三天無異於地獄,三天一過,出了貢院計程車子們卸下沉重的擔子,到風月場所瀟灑一番成了最佳的休閒方式。

由於,長時間接觸文人雅士,妓女中也不乏詩才極高者,唐朝名妓薛濤便是其中典型。由於,其超凡脫俗的詩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等都曾與其唱和,這名奇女子晚年投身道教,居於浣花溪旁,對著溪水吟詩修行,晚景淒涼。

“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

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

這一絕句便是出自薛濤之手。並且,後人將薛濤與魚玄機、李冶、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流傳至今詩作有90餘首,收於《錦江集》。

參考資料:

『《戰國策》二卷“東周”引周文君、《錦江集》、《古代哪些行業屬於“下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