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歲末年關,蘇軾吟誦了一首七律,開篇就妙語連珠,結尾更蘊含深意

人的一生不過百年,就像花間露、草上霜,何其短暫。不過即使這樣,人們也該像嬌豔的花兒一樣,即使最後被風雨摧殘,也因曾在世間絢爛地綻放過一回,而感到無怨無悔。

北宋才子蘇軾多才多藝,並少有大志,若不是歐陽修有所顧忌,他本該狀元及第。才子本以為自己入仕後可以一展身手、建功立業,卻未曾想到自己的後半生,都是在貶謫生涯中度過,實在是令人感慨萬千。下面分享的是歲末年關,蘇軾吟誦了一首七律,開篇就妙語連珠,結尾更蘊含深意。

儋耳北宋:蘇軾霹靂收威暮雨開,獨憑欄檻倚崔嵬。垂天雌霓雲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野老已歌豐歲語,除書欲放逐臣回。殘年飽飯東坡老,一壑能專萬事灰。

蘇軾一生多次被貶,到了人生的暮年,忽然朝廷大赦,准許他離開海南迴鄉。他卻像做夢一樣,感到恍恍惚惚,根本不敢相信這樣的事實。

等到他心情平靜下來,並確認這個訊息準確無誤,才開心地奔出戶外,既感天謝地,也慶幸自己還有回到故園的機會。先生興奮之餘賦詩一首,表達了內心的酸甜苦辣。

首聯就一語雙關,也是妙語連珠,“霹靂收威”,既指大自然收攏了雷霆萬鈞,也指皇帝大發善心。“暮雨”,本指黃昏時分的落雨,這裡也引申為詩人暮年時在人生之路上,風雨交加、艱難地跋涉。

詩人得知這個訊息,心情極其複雜,他本想自己一定會老死他鄉,沒有想到最後竟然會出現這樣的轉機。他心潮起伏,“獨憑欄檻”。詩人放眼望去,似乎希望視線可以穿越大海、繞過高山。可是不遠處崇山峻嶺,“崔嵬”崢嶸,根本就無法看見故鄉。

接下來就繼續描繪憑欄眺望的場景,從雲端處垂下的霓虹格外令人矚目,大海上吹來的雄風更讓人感到快意。雲端、海上,既抒寫了大自然的實際景物,也暗指高高在上的朝堂。

詩人當然非常感激皇帝的英明決定,但同時又覺得這樣的好訊息,來得實在太遲了。人到暮年,即使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其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先生凝神注目地看著海上的風浪,心湖裡卻不停地盪漾起漣漪。

先生在海南雖然時間不長,卻與當地群眾關係融洽。快要到年關了,詩人其實更關心百姓們的生活情況。頸聯轉而描寫自己的喜悅之情,田地裡莊稼長勢喜人,老鄉們應該會有一個很不錯的收成。自己這樣一個“逐臣”,也有幸可以放歸,當然也是值得慶幸。

不過詩人似乎更關心前者,所以先在出句中抒寫“豐收語”,然後又在對句裡表達“除書欲放”的喜悅之情。可見,詩人早已將自己置之度外,更關心儋州老鄉的前途。

結尾更是蘊含深意,“殘年飽飯東坡老,一壑能專萬事灰。” 詩人說自己已經老了,能吃飽飯就很知足了,心中也早已不再牽掛名與利,萬事看淡,心灰意冷。

這兩句既是一種牢騷話,也表明了詩人的恬淡心境。蘇軾一向非常關心社稷和民生,即使身在儋州,也經常打聽外面世界的情況。雖然人到暮年,身體更加憔悴,卻每日筆耕不輟,也借其詩文將自己的主張和認識傳達給世人。

蘇軾的這首七律表達委婉,開篇就一語雙關,結尾更是充滿深意。詩人任運隨緣,來到儋州,雖然人生地不熟,甚至水土不服,生活很不適應。可是他靠堅強的意志,慢慢地克服,最後終於深受當地百姓們的愛戴。

蘇軾的一生隨遇而安,每到一處就置地建屋,希望可以融入生活。可是先生縱然如流水那般瀟灑不羈,也並非不食人間煙火。他總是樂觀地看待未來,又淡然地忘記很多不快,這樣的恬淡襟懷值得後世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