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嚴世蕃:生時極樂,死時梟首的混世魔王

據《明史·奸臣傳·嚴世蕃》有載,“嚴世蕃剽悍陰賊,席父寵,招權利無厭。”

嚴世蕃是明朝嘉靖帝首輔大臣嚴嵩之子。

當時嚴嵩在朝廷內外一手遮天,嚴世蕃在其父親的“關照”下,在朝中身居高位,大肆貪汙受賄,縱情酒色,窮奢極欲,其荒唐程度比嚴嵩更甚,堪稱嘉靖朝第一大奸臣。

嚴世蕃一生臭名昭著,然而他既能成為“第一大奸臣”,他本人卻也是有幾分真才實學的。

他不但可以時時討好陰晴不定的嘉靖皇帝,對下又懂得玩弄手段,制衡群臣,還能泰然自若地經受底下百姓與官員的口誅筆伐,的確是個不簡單的人物。

嘉靖

說起嚴世蕃,只能說他是一個“生時極樂,死時梟首”的混世魔王。

如此智慧之人,卻走上了一條害國害民的歧途,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嚴世蕃

嚴嵩之子——嚴世蕃

嚴世蕃,字德球,號東樓,但據史籍記載,嚴世蕃此人“短項肥體,眇一目”,是一個“獨眼龍胖子”,長得極為難看。

嚴世蕃生於高官顯貴之家,其父嚴嵩是明世宗嘉靖年間當權時間最久的一個內閣輔臣。

在嚴嵩名勢的依仗下,嚴世蕃未經科舉,便直接從京城國子監一路高升到了工部左侍郎之位。

嚴嵩

儘管如此,與其他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不同,嚴世蕃是個連歷史上都承認的天才。

史記有載,“嚴世蕃頗通國典,曉暢時務”。

他的才識,是連當時的嘉靖帝都非常認同的。

也正是因為得到了皇帝的青睞,嚴嵩父子才在朝中上下如此張揚跋扈,膽大包天。

話說明朝嘉靖帝一心在房中修仙求道,幾乎很少過問朝中政事。

而嘉靖帝管理政務的方式,就是“出謎語”,讓大臣們去“猜謎底”。

都說伴君如伴虎,聖意難測,若是猜錯了,便是丟官甚至丟命的大事,而若是猜對了,便自然是一步登天的好事。

嚴世蕃此人最大的本事,莫過於“揣度聖意”。

劇照

哪怕城府深如嚴嵩、徐階這樣的朝中重臣,在關於“猜謎”這一方面的本事,嚴世蕃可謂是頭一號。

嚴世蕃本人學富五車,博古通今,且還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嘉靖帝若是遇上什麼問題,旁人不能解的,嚴世蕃都能準確說出問題的答案。

就連一些晦澀難懂的經書,嚴世蕃都能將其出處及其釋義一一詳細道來。

除此之外,嚴世蕃文采出眾,一首“青詞”寫得尤其出色。

這“青詞”乃是嘉靖皇帝身穿道服向玉皇大帝祈福時需要呈遞的材料,屬於“詩詞歌賦”中“賦”的一種,不但文辭上需講究藻飾和用典,語音上還要求聲律諧協。

每當嘉靖帝祈福時,便要求大臣們都要為他寫一篇“青詞”。

嚴世蕃諂媚人心的功夫極其了得,因此他的“青詞”總是格外得到皇帝青睞,比起嚴嵩這位“青詞宰相”來說,嚴世蕃更是“青出於藍”。

生時極樂,窮奢極欲

因為嚴世蕃的這種“鬼才”,他在仕途上愈發平步青雲。

嚴世蕃一邊仰仗其父嚴嵩在朝廷內外的人脈與手段,一邊討好嘉靖皇帝的歡心,多年以來一直穩居高位,風頭兩無,成為當時的“天下第一公子”。

父親身居首輔要職,嚴世蕃自己又是工部侍郎,如此位高權重,前來巴結討好的人自然不在少數。

當年嘉靖皇帝不理朝政,政務要事大多交於嚴嵩打理。

嚴嵩年事已高,還要時時刻刻忙著陪伴皇帝左右,因此朝中要事又轉而交到了嚴世蕃手中。

嚴世蕃的為人處世之道確實頗有一番境地,作為皇帝眼前的紅人,不少人想透過嚴世蕃的手來為自己“加官進爵”,每日前來求見的人絡繹不絕,且都還帶了價值不菲的見面禮,嚴世蕃倒也“來者不拒”。

不論是工程之事亦或官員升遷,總之朝中大大小小的事務,嚴世蕃總是能從中“分一杯羹。”

更有甚者,嚴世蕃會直接根據官員的俸祿情況報一個數目。

“官無大小,皆有定價”,如此,官員們只得乖乖聽話,將錢財都送到他手裡。

仗著皇帝的信任和嚴嵩的寵愛,嚴世蕃愈發肆無忌憚,囂張跋扈。

史書上有記載,嚴世蕃不但收官員們給他的賄賂,更是膽大包天連當朝太子的面子也不給。

按照朝廷規定,太子每年都應從皇帝手中領一筆生活費作為府中開銷。

但皇帝當時沉迷於尋找長生不老之術,因此對於政務及兒女之事一概很少過問。

時日長了,就連嚴世蕃對太子的態度都是極為冷淡的,接連三年時間都沒有給太子發過這筆“生活費”。

無奈之下,太子只好湊了一千多兩派人送到嚴世蕃府裡去,這之後才拿到了屬於自己的那筆錢。

對於此事,嚴世蕃極為得意,甚至大放厥詞,聲稱“朝廷無我富”。

據史料記載,嚴世蕃用受賄得來的錢財,在京城建起了一座橫跨三四條街巷的家宅,還圍起了面積多大幾十畝的池塘,其中珍禽桂樹,十分難見。

嚴世蕃窮盡各種手段搜刮民脂民膏,如此鉅額的財富,家裡放不下了,又不能輕易為人所見,嚴世蕃就想了個辦法,便是要將這些財富埋藏於地下。

於是嚴世蕃命人在家中挖了一個地窖,和妻子一起整整花了三天三夜的時間,才將這些見不得光的財產全部都藏了進去。

這個地窖“深一丈,方五尺”,按照現代的面積來算這大約便是有十立方米。

這還只是嚴世蕃在京城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在嚴氏老家的分宜縣家中內,嚴世蕃藏銀的地窖面積更是比京城大了一倍有餘。

且為了掩人耳目,嚴世蕃還在老家的地窖上頗費了一番心思。

他派人在地窖上堆滿泥土後種滿花草樹木,營造出一副園林美景的景象。

嚴世蕃請嚴嵩前來參觀,嚴嵩看著眼前堆積成山的金銀珠寶,亦是神色愕然,直呼“多積者必厚亡”,而後一邊匆匆地往回家的方向趕去。

在京城家中,嚴世蕃日日大宴賓客,縱情享樂,府中亦是姬妾成群,左擁右抱。

據史料記載,嚴世蕃除了貪財之外,另外一大愛好,便是沉迷美色。

劇照

這一點,嚴世蕃與他的父親嚴嵩是極為不同的。

嚴嵩雖說亦是奸佞之人,然而於感情一事上,他自始至終都與自己的原配夫人歐陽氏相守一生。

反觀嚴世蕃,僅僅是冊上有名的妻妾,嚴世蕃就娶了有27房,更遑論那些不計其數的無名分的侍女和丫鬟。

嚴世蕃房裡用的是價值連城的象牙床和金絲帳,紙醉金迷,生活十分奢靡。

甚至在其母親歐陽氏去世的日子裡,嚴世蕃更是不顧孝道,依舊夜夜笙歌,美妾不斷。

坊間傳聞,《金瓶梅》書中“西門慶”的角色,其實正是作者蘭陵笑笑生依據嚴世蕃這個真實人物所虛構出來的。

嚴世蕃的小名為“慶兒”,號“東樓”。

蘭陵笑笑生將“東樓”化作“西門”,再以“慶”字為名,創造出“西門慶”這個小說人物,來影射嚴世蕃荒淫無度的生活。

嚴世藩仗著父親的官威和權勢,貪婪好色,草菅人命,罔顧法律,和小說中的西門慶更是如出一轍地相似。

從《金瓶梅》中描述的人物背景和所作所為分析看來,西門慶和嚴世蕃的形象最為相合。

黨同伐異,誅殺忠臣

嚴世蕃因惡貫滿盈為正直之士所痛恨,朝廷上遭到了不少大臣的彈劾。

但由於皇帝偏聽偏信,再加上嚴世蕃的花言巧語,這些彈劾非但沒有奏效,大臣們丟官不說,有的甚至還搭上了身家性命。

被譽為“明代第一直諫之臣”的楊繼盛也因此獲罪。

史記稱,嘉靖三十二年,時任兵部員外郎的楊繼盛上書皇帝《請誅賊臣疏》。

楊繼盛

楊繼盛在奏摺中懇求皇帝“聽臣之言,明察秋毫”,孰料嚴世蕃老謀深算,抓住楊繼盛在奏摺中“或召問裕、景二王”的漏洞之處大作文章,誣陷楊繼盛與這兩位王爺私下有勾結串通。

“裕、景二王”是嘉靖皇帝的兒子。

嘉靖皇帝最是忌恨大臣們私下與皇子結交,生怕因此產生謀反之事。

嚴世蕃深知此中道理,便如此輕而易舉地便將皇帝的怒火轉移到楊繼盛頭上。

嘉靖帝也不再管楊繼盛所揭發的嚴世蕃罪狀是否屬實,一心想著楊繼盛與皇子們私交之事,便直接下旨將楊繼盛問罪,楊繼盛就此鋃鐺入獄。

嘉靖三十四年,在嚴世蕃一系列“煽風點火”的手段下,楊繼盛終是被皇帝處決,就此丟了身家性命。

楊繼盛在獄中被嚴世蕃折磨之時,王世貞曾為其送過藥,就因此小事,抗倭名將王抒也因此受到無端牽連,在嚴世蕃的陰謀詭計下最後蒙冤致死。

沈煉之死

第一個在朝廷上公然彈劾嚴世蕃的人便是錦衣衛沈煉。

嘉靖六年,明朝邊境的蒙古小國俺答部竟率兵南下,一路勢如破竹,邊境諸多城池不堪一擊,甚至險些攻入了京城腹地。

當時嚴世蕃早已把持朝堂多年,不肯出兵抵抗,只求議和之策,唯有沈煉一人募集鄉勇抵抗侵犯。

沈煉

沈煉一人勢單力薄,俺答部猶入無人之地,一番燒殺搶掠後便迅速逃離,而塞外卻有近萬百姓被屠殺。

沈煉痛恨嚴世蕃在朝廷上下作威作福,便決定上奏章彈劾。

可他的奏摺剛遞上去,就被嚴世蕃給扣了下來。

自此開始,嚴世蕃便開始了一系列的報復手段。

嚴世蕃先是想拉攏保安州的巡按御史李鳳毛,孰料這李鳳毛卻是個正直之人,一心偏幫沈煉。

為了能順理成章地除去沈煉,嚴世蕃便派去路楷頂替了李鳳毛的職位,伺機在沈煉身邊尋找機會,一舉將其除掉。

恰巧當時在塞外出現了一幫專門向外洩露明朝內部軍務的“白蓮教”,邊關守城的將領抓到“白蓮教”的人後經過嚴刑拷打,招認了一批為他們提供情報的人物,路楷便趁此機會將沈煉的名字也加到了名單上。

劇照

於是在嚴世蕃的一番安排下,沈煉成了與“白蓮教”勾結的叛徒。

嘉靖三十六年,沈煉被斬於宣府市,時年五十一歲。

為了斬草除根,沈煉的兩個兒子沈衰、沈褒被用刑杖活活打死,沈襄則被髮配邊疆,這也是沈煉在世上留下的唯一血脈。

惡貫滿盈,終得惡報

沈煉已經死去,但是沈煉與嚴氏父子的恩怨還在繼續。

在沈煉死去的四年後,沈煉所列舉的嚴嵩的十大罪狀,成為了嚴氏父子倒臺的重要罪狀之一。

嘉靖四十年,御史鄒應龍彈劾嚴嵩、嚴世蕃父子“視將帥如奴僕。。。。。公然授受賄賂”等諸多罪名。

先前嚴嵩因建議皇帝遷往南苑一事而失去皇帝寵信,故而皇帝一接到如此奏疏,便當即下令,“嚴嵩退休,嚴世蕃流放邊疆”。

按理說,嚴世蕃當初是靠著嚴嵩的勢力才起家的。

嚴嵩倒臺,嚴世蕃本應收斂幾分。

然而大概是逍遙的日子過得久了,嚴世蕃非但不懂得審時度勢,甚至還敢公開忤逆聖意。

按聖上旨意,嚴世蕃應被流放到廣東雷州,然而嚴世蕃卻大逆不道地行至半路便返回至江西老家,一邊招攬黨羽,與羅龍文等人策劃著如何翻盤,一邊在家鄉大肆修建府宅,招兵買馬。

當時管轄分宜縣的官員瞭解到嚴世蕃的動向後通報朝廷,稱“嚴府聚眾練兵,意圖謀反”,嘉靖帝生平最忌“謀反之事”,便馬上下旨,逮捕嚴世蕃等人進京審問。

嚴世蕃:生時極樂,死時梟首的混世魔王

一直以來,嚴世蕃深知皇帝的底線哪些是碰不得的。

因此對於朝廷來勢洶洶的官員,嚴世蕃心中卻早已做好了託辭和準備。

在嚴世蕃看來,在定自己的案件時,皇帝可以接受嚴家貪汙罪,但卻是絕對不能“通倭”這一切罪行的。

嚴世蕃對黨羽交代,務必要買通官員,在定罪文書上小心酌句,刪去不適宜的文章字句,藉以沈煉和楊繼盛的冤案做文章,如此才可借皇帝之手以脫身。

當時主管嚴世蕃一事的正是御史林潤。

對於如何給嚴世蕃定罪之事,林潤一直舉棋不定。

嚴世蕃早已暗中指示下人,在外散播訊息,稱嚴世蕃入獄是為了給楊繼盛和沈煉申冤。

嚴世蕃:生時極樂,死時梟首的混世魔王

嚴世蕃之所以出此對策,是因為當初給楊繼盛和沈煉定罪的正是嘉靖帝。

為楊繼盛和沈煉平反昭雪,便意味著皇帝先前的決定是錯誤的。

如果要以此罪名來追究嚴世蕃的罪行,那不是等於要翻皇帝的舊案。

對於如此自負的嘉靖帝來說,這個罪名極有可能會讓嚴世蕃脫罪。

嚴世蕃的這些小伎倆,他的死對頭徐階早已將其看破。

為了讓嚴世蕃“死罪難逃”,就必須要把嘉慶帝最痛恨的罪名通通都給嚴世蕃安上,才能讓他再無東山再起的機會。

嚴世蕃:生時極樂,死時梟首的混世魔王

徐階

於是徐階便給嚴世蕃換了另外三個罪名:勾結倭寇、勾結盜賊、意圖犯上。

徐階再度耍弄手段,並未經過核實罪名的程式,便徑直將這些報告直接呈上了皇帝:經過三法司核實,嚴世蕃“謀反”和“通倭”證據確鑿。

嘉靖四十四年三月二十四日,嘉靖帝下旨,以“勾結、叛逆”的罪名,判處嚴世蕃文死刑。

嚴世蕃被斬首後,民間許多百姓拍手稱快,此時也成了當時流傳多時的一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