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非遺時光」廟會打起御賜"龍鼓" 漆園古村非遺傳承

漆園村有四寶

聞名京西的龍幡龍鼓

供銷社門前的千年古樹

奇石林立的雅思山

以及別有風味的香椿宴

2007年,漆園村“龍鼓”

被列為北京市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天,讓我們一起了解

“御賜”龍鼓的

前世今生

起 源 漆園村“龍鼓”

北京西北部昌平區流村鎮漆園村,明代成村,自然生態環境幽美,四面環山,以林業為主,間作粗糧,因村中南山場漆樹成林而得名。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據記載,漆園村的歷史可追溯至戰國時期,有著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蘊。

漆園村“龍鼓”古樂起源於乾隆八年,至今已有260餘年的歷史,是一項瀕臨失傳的古老民間藝術。

“龍鼓”的前身為“鍋子鼓”,為漆園村獨有的一門民間藝術,寄託了當地村民消災除禍、保佑平安的期盼和願望,是村民請“娘娘”時所奏的樂曲和護駕的隊伍。後來,“龍鼓”又在求雨、祭祀和廟會等活動中演奏,演變為祈求豐收、祈求平安的傳統民俗活動。

興 盛 漆園村“龍鼓”

相傳,清乾隆八年閏四月,京畿大旱,皇上派禮部尚書祈雨未果,忽聞漆園村赴黑龍潭祈雨時,天降甘露,龍顏大悅。皇帝遂頒御旨賞宮中所用龍幡一幅、龍鼓八面、鴛鴦鈸48副。“鍋子鼓”自此改名為“龍鼓”。

漆園村“龍鼓”以口傳心授的方式代代相傳,清末民初時期最為興盛,經常受邀到附近廟會表演,在京西北地區享有盛名。

村裡八九十歲的老人至今還能回憶起當年打龍鼓、耍龍幡的盛景。龍鼓上的四條金龍造型別致,氣勢恢宏,虯髯龍鬚,似有騰雲駕霧之勢;龍幡高三丈三尺,幡旗為藍色,上面也繡著金龍,四周鑲白色火焰,氣度非凡。

漆園村“龍鼓”至今已傳承七代,共有三十六套古譜,現已整理並演奏的有《三鍋子》《六鍋子》《七鍋子》《混蛟龍》《雙釘鈸》《鬥鵪鶉》六套原汁原味的鼓樂。

傳 承 漆園村“龍鼓”

上世紀50年代以後,漆園村“龍鼓”幾乎銷聲匿跡。為搶救這門民間藝術,村民與村幹部四方奔走尋訪族人、查閱資料,使漆園村的歷史逐漸充實完善,併成立了龍鼓隊。

2007年,漆園村“龍鼓”被評為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於2017年設立了漆園村鄉情村史陳列室。

走進漆園村鄉情村史陳列室,200多平方米的展廳分為序言、村莊溯源、紅色文化、歷史古蹟、村容村貌、鄉村旅遊、特色物產、歷史沿革、領導關懷九個板塊,按時間順序講述了漆園村從過去到現在的發展歷程,展望了漆園村未來的美好前景。

展品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三面龍鼓。鼓直徑約80釐米,高37釐米,鼓幫上鐫刻著四條五爪金龍,造型別致,氣勢恢宏,均為二龍戲珠圖案。

漆園村的鄉情村史陳列室既突出了村莊的歷史變遷,又挖掘展現了農耕民俗文化,真實客觀地反映了村莊發展的歷史脈絡,彰顯了地方特色。鄉情村史陳列室的建立,進一步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讓年輕一代更好地瞭解傳統文化,讓更多村民牢記歷史、珍惜今日。

今天的“非遺時光”

就為您介紹到這裡

下期再見

資料來源:愛上昌平 北京非遺中心 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