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億元古畫被調包,過程雖有疑點,但十餘年過去依舊是無頭公案

北宋皇帝宋真宗趙恆,曾耗費一億兩白銀建造玉清昭應宮,據說這個建築在奢華上,還要勝過秦始皇的阿房宮。不得不說宋朝確實是,中國古代最富有的皇朝。

宋真宗如此勞民傷財,也並非有什麼偉大理想,純粹為了滿足自己私慾

,其中之一就是全國徵收畫師,給自己畫畫。在畫師的部門中分為左右兩宮,而左宮地位更高技術更好,就連如今許多存世的名作,也是在此地產生的。

左宮畫師武宗元,曾臨摹了唐朝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

,畫了一幅《朝元仙仗圖》,此畫用白描手法,描繪了東華帝君等,八十七位神仙拜見元始天尊的場景,畫面精美堪稱國寶,但早已在朝代更替中丟失。

不過,在五十年代卻露出蹤跡,不過地點在美國,而非中國。可以想象應當是,民國時期被西方列強掠奪了,才會如此。

據說當時是收藏家王季遷,在美國一家古玩店發現的,而

王季遷家學淵源,他的十四世祖王鏊是明代的宰相

,家族中亦常有能書擅畫的雅士。

因此,一眼就看準了這畫是精品,經過一番考察確定它為真跡之後,心癢難耐,於是王季遷用了六幅明清古畫,才得償所願並視為珍寶。

但所謂歲月催人老,幾十年過去,王季遷已經年近古稀,自知時日無多,經過各方面考慮後,想在有生之年,把自己收藏的珍寶歸還國家。

於是他把自己最好的三幅畫,其中就包括

《朝元仙仗圖》

以五百萬的低價轉讓給故宮博物館

,可能是國家當時不富裕,故宮要不起只能拒絕。

想了想,他只能退一步,找到臺北故宮博物館,卻不想臺北博物院也沒有接收。只能再退一步,轉到收藏家林百里手裡,然而林百里認為《朝元仙仗圖》,不契合他的風格喜好,於是也拒絕了收購。

王季遷被多次拒絕後,心裡也不是滋味,這些藏品就一直留在手中,直到去世。在他去世後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相比八十——九十年代,國家經濟有了極大進步。

他的女兒王嫻歌,把《朝元仙仗圖》拿去鑑定,專家認為此畫價值億元

,因此把畫帶回中國,與家人商量如何處置。經過和哥哥王守昆、侄兒王義強的商量後,大家同意以家族的名義把古畫捐獻給上海博物館

但華僑捐贈文物需要辦理手續,且走程式的時間非常長,於是侄子王義強,建議把古畫暫時存入上海,一家相熟的銀行的保險櫃裡。

然而一家人之間,在信任上只能說平平,所以配了兩把鑰匙,王嫻歌與王義強一人一把。

卻不想,做了保險措施依舊出事了,在程式快走完的時候,王嫻歌再次回到上海,但當她開啟保險櫃時,發現放在裡面的《朝元仙仗圖》真跡被人調了包了。

因為家學淵源,她一看看出是贗品,於是當場報警,此後又找到王義強理論,因為只有他們兩人有鑰匙。卻不想,王義強反而倒打一耙,認為王嫻歌也有鑰匙,為什麼不能是她調包的?

至此,這家人感情開始破裂,在撕破臉皮後,各自為了爭奪王季遷遺留的藏品,引發了長達十餘年的爭論,而《朝元仙仗圖》的事,最終成為懸案,就此不了了之了。

古畫調包懸案

據說,當時銀行也調了監控檢視,結果沒有發現可疑之處

,但這家銀行是王義強介紹的,此處有一定疑點。且銀行監控雖沒看出什麼問題,

也不代表沒有暗箱操作,人為干預並調包

,是有一定可能的,當然這是一種猜測。

據說,那些專門存放貴重物品的高檔銀行,應該是鑑定後才存櫃的。就算當時沒有這種服務,銀行也應該承擔一定責任的,但到了最後,王嫻歌等人也沒追究銀行的責任。

所以銀行雖有疑點,但王嫻歌一家人的疑點,似乎更重了。

且最一步講,王嫻歌家學淵源,如果存放銀行之前就是贗品,應該早就發現了。除非他們一家人,不想捐出文物,於是自導自演了一場戲。

如果真是自導自演,他們為何一直爭論不休呢?

有可能是利益分配不均,也有可能是某一方使了手段,兼之是家事,有理都難以說清。

除非有一方能證明自己,沒有對古畫調包,這個懸案就很好破解了。可惜的是,也沒有誰能證明自己清白,此事就成了一件無頭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