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是要人類倒退嗎

過去,由於傳播手段的落後,普通人接觸到的通常都是儒家經典,其他諸子言論即便見到,也是經過篩選後的輔助讀物。像《老子》這樣尊道貴德而輕仁薄禮的經典,除非改造成符合統治者的口味,否則是很難進入大眾視野的。因此有人認為,通行本《道德經》存在著很多被篡改和增刪的嫌疑。

於是,世俗的通常看法,多少都對老子有一些“消極保守”的印象,認為他是開倒車的,與敢為天下先的積極進取的君子之風背道而馳。現在傳播手段如此發達,歷史的黑幕不斷被揭開,老子作為一代聖賢的真相不斷被還原,呈現給世人的老子,不光是貴生無為的宗師,“尊道修德”的聖賢君子,更是憂國憂民的表率,人生成功的導師。

今天,我們拿老子最“反動”的第八十章來分析一下,看看老子到底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

文中出現“小國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句子,又說有先進工具不用,叫人退回到結繩記事的遠古年代。似乎,老子在倡導人類退回到原始狀態,改變人的社會屬性,退回到刀耕火種的蠻荒時代。加之皇權文化下的思想鉗制,老子思想被人斷章取義、肆意歪曲也就十分正常,於是,徹頭徹尾的“反動分子”,名副其實的消極人物,便成了老子的標識。

讀過《道德經》的人都知道,《道德經》的每一章都是獨立成章的,但又相互聯絡、互為支撐,這一章是老子給君主描繪的理想社會的“桃源生活圖”,屬於老子治國安邦方面的重要論述。因此,讀懂這幅“桃源生活圖”,就要結合老子的“無為而治”“為而不爭”,以及君無為,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樸的政治主張。但不管是政治主張,還是用兵、養生等方面,其核心不離道、德二字。

《道德經》前三十七章為道篇,講的是宇宙觀,也叫天道觀;後四十四章為德篇,講的是社會觀和人生觀,也叫人道觀。因此,必須把這一章放在老子的人之道的背景下去研讀。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不限於中國,全世界各國皆然)經歷了曠日持久的兼併戰爭,西周以來分封的大大小小的國家逐步減少,存續的國家,領地極大擴張。擴張的背後,是人類物慾的貪爭,機巧智謀,無所不用其極,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無以復加的程度。此時王室衰微,諸侯坐大,天下一片混亂。

作為周王室的司空、歷史學家,自然不能置身於外,他透過對比商、西周和當下的社會形態和百姓生活,為國君提出了一整套治國、安邦、用兵、養生等各方面的主張,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政治思想,“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老子的“人之道”就是效法上古聖賢之道,來管理當下的國家。老子心中的聖人既不是堯、舜,也不是湯、武,除了體道者外,還有遠古氏族部落聯盟時期的管理者,因為那個時期人們淳樸自然,沒有特權、沒有禮法,部落族群裡的事,由各部族族長反映到部落聯盟首長那裡,他只負責聽,然後協調處理,不偏不向,不然,這種部落聯盟就會因偏私而瓦解。

這個“聖”,我們從甲骨文就能看得出,古人對於“聖人”的觀點(一個“耳”,一張“口”下邊是個“人”字)。

部落聯盟的社會形態,並非老子的理想,而且那個時期,人們也不會過上“甘其食,美其服”的日子。老子只是借遠古時期的淳樸和部落聯盟首領的“無為而治”,來解釋他心中的理想社會形態,透過統治者不干擾人民,沒有那麼多的繁文縟節、苛捐雜稅折騰老百姓,以保證經濟自由發展,促進天下太平。

因此,整個八十一章就是老子描繪的理想社會藍圖。這個藍圖裡的生活場景是這樣的:

國家雖不大,民眾雖不多。但這個社會里,沒有高低貴賤,人人平等互助,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兵器、工具,但如同虛設;民眾珍愛生命,安居樂業,不冒險而遷徙;雖然有船有車,可是沒有乘坐的必要;雖然有武器裝備和軍隊,可是沒有戰爭,沒有排兵佈陣出兵打仗的地方;民眾生活儉樸自在,人們彷彿回到了結繩時期的生活方式,沒有奢侈排場。

這裡的民眾吃的香,穿的美,住的安適,民眾樂享其俗。國家之間,雖然近在咫尺,民眾之間從不相互干擾,更沒有是非爭戰。社會一派祥和,天下長久太平。

這幅“桃源生活圖”,是老子“至治之極”的結果,雖裡面應有盡有,但因人們沒有貪慾私心,所以能夠知其文明,而守其素樸,這種社會生活圖景,不是為之而不能,而是能之而不為。這既是一個社會的生活形態,更是一個君主,一個聖人的精神境界。

其實,“小國寡民”式的的社會形態也不是老子獨創的,《左傳》記載:“崇明祀,保小寡,周禮也;蠻夷猾夏,周禍也。”意思是說。尊崇重大祭祀行為,保護弱小國家,這是周的禮儀規定;蠻夷擾亂中原,這是周的禍患所致。

老子的小國寡民,指的就是“小寡”。由此可見,保護原始遺風,也是“周禮”的重要內容之一。所以,老子提出小國寡民,並非自己生造的概念,而是春秋時期的社會現實的形態,只不過老子賦予這種“小國寡民”以更多的理想色彩。

後來周王室衰微,天子權位有名無實,諸侯紛爭,天下大亂。老子描繪的這種社會生活模式,就是出於消滅貪爭,消滅戰爭,讓人民安居樂業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