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國相、丞相、宰相是有區別的,我們很多人都把它搞混了!

有觀點認為,丞相起源於戰國時期的秦國,是正式官名,而國相、宰相之類,則是對這一類人的尊稱,類似於後世的閣老、國老等。

這個觀點廣為流傳,也得到很多人的贊同,所以不管是電視劇或者是民間習慣上的認識,國相、丞相、宰相都是混為一談的。

那麼,這種認識正確嗎?

相,起源於春秋時期,原本是君王或貴族行禮時的贊禮者,也就是主持儀式的人,因為禮相當重要,所以國君外出,就會有相跟隨,當年齊魯夾谷會盟,孔子就當過相。

以後演變下來,貴族家裡的家宰也稱之為相,號稱家相,家相在貴族家庭當中權力很大,到戰國初期,如韓、趙、魏等從晉國分離出來,擁有超越國君的特權,他們的家相也從中脫穎而出,從一家之相變成一國之相,相國或者國相、相邦就這樣出現了。

從這個層面講,相國脫胎於家相,正式成為百官之長,則起源於戰國初期,是韓趙魏三國先設立此職,以後便慢慢被其他諸侯採用。

而丞相一職,就起源於秦了,秦在秦惠文王時期才設立相國,第一任相國是繆遊,第二任才是張儀。

《史記·秦本紀》當中記載:

(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

秦武王二年,即公元前309年,秦國才有了左右丞相 ,施行多相制,從此,丞相作為官名,就正式流傳下來。

那麼,問題是,丞相此時就是民間所謂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長嗎?

同樣在《史記·呂不韋列傳》當中記載:

莊襄王元年,以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

這句話好像說明不了問題,但奇怪的是不久之後,同樣的《史記·呂不韋列傳》當中就說:

莊襄王三年,薨,太子政立為王,尊呂不韋為國相,號稱仲父

呂不韋剛入仕就當了丞相,秦始皇繼位後,又立馬兒加封為國相。

從這兩句話就可以看出,丞相併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不是什麼所謂的百官之長,它上面還有人管著,而這個人就是國相。

所以,在戰國時期,國相跟丞相不是回事,它的位子是高於丞相的。

那麼,它倆到底什麼關係,《說文解字》當中這樣解釋:

相:省視也,仔細觀察;丞:翊也,輔助的意思。

字面上理解:國相有輔助君王,仔細治理國家之意,而丞相,國相的副手,幫助國相治理天下。

兩者就是直接上下級的關係。

國相也稱相國,相邦,戰國時期各國都有相國,地位相當尊貴,不小心穿越過去以後,可千萬不能把相國稱為丞相,否則就是無緣無故的給人家貶官,鬧不好還會掉了腦袋。

而秦國,有名的相國就有魏冉、范雎、呂不韋。

到了西漢,秦朝的官制沿襲下來,那時候,相國依舊是最高職務,漢高祖劉邦手下的第一任相國並不是蕭何,這個人大家都想不到,

他就是西漢戰神韓信。

韓信當齊王,經略天下的時候,漢高祖就給他加了相國銜,位置在蕭何之上,到韓信死後,蕭何才由丞相升至相國,才成為真正的百官之長。

蕭何之後曹參當了相國,曹參死後,漢惠帝取消相國一職,但呂雉專權期間,為了提高呂家人的威信,又恢復相國一職,任命呂產當了相國,呂產是西漢的最後一位相國,他死了以後,相國一職才徹底取消,消失在歷史舞臺之上。

而丞相,到漢哀帝時取消,以大司徒代替,漢獻帝時曹操恢復,再到隋朝取消,唐玄宗時恢復,再到朱元璋時取消,前前後後折騰了一千六百多年,才徹底消失,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在取消的過程中,擁有相當於丞相職權的官職有:大司徒、左右僕射、尚書、中書令、知政事等。

以後把擁有這部分官職, 即這部分輔佐天子治理天下的人,一律稱之為宰相,後來這種說法延續下來,宰相就成政治核心圈官員的統稱了。

所以,國相、丞相、宰相是有區別的,我們很多人把它搞混了

什麼區別?

正確的說法是:國相起源於春秋,到戰國時才成正式官名,級別高於丞相,它才是真正的百官之長,丞相在一定時期內,只是國相的副手。

而宰相,並不單指一個人,而是對一群人的統稱。

三者就是這種關係,我也不說電視劇騙了我們多少年,但看電視的時候能指出這種錯誤,是不是就顯得咱們很有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