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宋詞裡的春夜有多美?讀讀蘇軾這首《西江月》,宛如人間仙境

春日的風,輕輕撩起季節的面紗,微涼的夜晚靜謐如詩。

天邊一輪新月,染著一絲溫暖,落在心間眉上,暖了流年,醉了心扉。

很喜歡蘇軾的一句詞

“我欲醉眠芳草”

,溫柔的夜色裡,醉眠芳草,枕一溪風月,忘卻世事滄桑。

出自他的《西江月·頃在黃州》,從開篇美到結尾,驚豔千古。

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

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對於蘇軾而言,黃州意義非凡。

這是他被貶生涯的第一站,也是他從蘇軾蛻變成蘇東坡的地方。

他在這裡開墾荒地,謂之“東坡”;他在這裡建造廳堂,名曰“雪堂”。

他布衣芒鞋,出入於阡陌間,逍遙于山水中。

他在這個地方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一蓑煙雨任平生”、“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這首《西江月》也是他在黃州所寫,也許不如《定風波》、《念奴嬌》這幾首詞出名,但是整首詞營造了一種極其空靈澄澈的意境,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詞人超然物外的精神,讀來令人心醉。

在這首詞之前有個小序,“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設想一下彼時的場景:春日的夜裡,詞人騎著一匹馬沿蘄水而行,路過一酒家,喝了點小酒,微醺,乘著月色來到一座溪橋,解鞍曲肱,稍作休息。不知不覺中,天色微明,詞人從夢中醒來,見群山秀麗,流水潺潺,恍如人間仙境,心中歡喜,便寫下他的所見所聞。

在這短短五十四字的小序中,便將時間、地點、景物描繪得如在目前,活色生香,足見詞人筆力非凡,令人歎服。

再來看這首詞的上半闋,描寫的是詞人途中所見之景,充分表現了詞人寄情山水,物我兩忘的超凡境界。

開頭兩句

極寫夜色之美:冰雪消融,溪水潺潺,寂靜的夜裡,朗朗的月光灑在汩汩流動的湖面上,映照著若有若無的白雲。

原野空曠,溪水清澈,浮雲淡薄,雖無一“月”字,卻將月色之皎潔明朗烘托到了極致,令人叫絕。

接著兩句

刻畫了詞人的醉態:馬兒還很精神,可是詞人卻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解下馬鞍,在這芳草叢中酣眠。

“醉眠”

二字不僅寫出了詞人不勝酒力的狀態,與小序中的“酒醉”相呼應,更側面烘托出了夜色之可愛,詞人內心之歡喜,可謂是一語雙關。

接著下半闋,換頭兩句進一步突出了詞人對於這月色的喜愛之情。

此處的“可惜”不是遺憾惋惜的意思,而是理解為“可愛”,詞人這裡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這一溪風月比作晶瑩剔透的美玉,不僅充分表現了月色之幽美純潔,也突出了詞人對高潔精神的追求。

接著的“解鞍欹枕綠楊橋”,

描繪了這樣一個畫面:詞人枕著馬鞍,斜臥在綠楊橋下,進入了夢鄉。

這裡的“綠楊”與上闋的“芳草”遙相呼應,爛漫春光盡在其中。

最後詞人以“杜宇一聲春曉”結束了全文,

詞人在杜鵑的啼叫聲中醒來,又看到了怎樣的景象呢?留給讀者自己去想象。

整首詞從開篇美到結尾,宛如人間仙境,讀來令人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花正濃,粉正香,趁著這大好月色,去漫步,去行走,去尋一個如夢的芳華。

縱使歲月無情,抵不過一段良辰美景;世事滄桑,亦抵不過一場清風明月。

-END-

作者:解憂詩詞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