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舉人”有何特殊,為什麼連知縣都不敢得罪?你看看他們有何特權

“御筆封題墨未乾,君恩重許拜金鑾。故鄉若問登科事,便是當初老榜官。——《登第報家人》”

古時候的科舉制度,是很多平凡出身的人改變命運的機會,有的人甚至能夠透過科舉考試“平步青雲”。如果中了狀元、榜眼、探花自然是前途無量,但是參加科舉的人千千萬萬,競爭壓力一點也不比現在的高考小,一甲畢竟只有三個,那除了一甲之外的其他“考生”,未來的前途會怎麼樣呢?

《儒林外史》裡有一則著名的故事《范進中舉》,范進在中了秀才之後,周圍的鄉親們對他的態度依舊很差,屠夫都對他吆來喝去;等到范進中了舉人之後,相親們對他的態度馬上恭敬和善起來,還稱呼他“範老爺”,甚至連前任知縣都對他“恭敬有加”,趕來“巴結”他。

知縣顧名思義,是一個縣的管理者,從官職上來說近似於現在的縣長。然而知縣在古時候的實權是遠遠大於現在的縣長的。縣裡大到政策制定,小到官司訴訟,都要由縣長決斷,再加上天高皇帝遠,知縣可以說是一個縣裡的土皇帝也不為過。權力這麼大的知縣,為什麼不敢得罪一個沒有任何官職的舉人呢?舉人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他們又能“做”什麼呢?

舉人是什麼?

狀元、探花之類的名次我們經常聽說,但是很多人對於舉人到底是什麼卻不太清楚。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舉人到底是什麼?舉人這個詞的出現遠早於科舉制度的出現,在我國不同的朝代,舉人的意思略有不同。大體上能劃分成3種解釋。

舉有推舉、選拔的意思,所以“舉人”第一種意思,可以做動詞指舉薦人才,也可以做名詞指被推舉的人。這種意義主要用於漢朝,當時並沒有考試、科舉之類的制度,因此朝廷中的人才都是透過舉薦被任用的,大概就是現在的“內推”。

到了隋朝末和唐宋時期,有了一種考試科目,叫進士科。不過這個考試不是誰都能參加,參加進士科的人是需要透過地方推舉出來的,這種被地方舉薦到京城考試的人就叫舉人。不過我們今天說的這種“舉人”是第三種意思,在明清時期,透過科舉在鄉試中考中的人就叫舉人,《范進中舉》中的舉人就是這種意思。

科舉制度的首創時間無固定說法,科舉經歷了唐朝的發展、宋朝的改革、元朝的衰落,到了明清的鼎盛時期。明清時期的科舉從下到上依次分為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童試是縣級考試,考過的人稱“童生”;院試是州府級考試,童生考過第一級院試成為秀才,秀才考過第二級院試可以參與鄉試。

鄉試是省級考試,每三年才舉辦一次,全省錄取人數少則幾十個,多則一百多個,競爭非常激烈,透過鄉試的人就稱為“舉人”。舉人可以參加會試,中了會試就可以進入殿試。進入殿試之後就不再“淘汰”,所有人只排“名次”,分三個等級,一甲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算是“進士出身”,三甲算是“同進士出身”。

舉人能做什麼?

從科舉的制度來看,舉人好像也不過是透過鄉試的人,連會試能不能透過都不一定,為什麼知縣都不敢得罪舉人,甚至還要巴結對方呢?這是因為鄉試算是科舉中的一道分界線,中了舉人之後,無論之後的會試能不能透過,都已經有了入朝為官的資格。而沒有中舉的人就與仕途無緣了。

舉人一旦通過了會試,那最差的殿試三甲也是同進士出身,大多會被外放做個七品官,之後再根據功績升官。而三甲中比較優秀被人推薦的,能夠擔任更高的品級。而知縣也是七品,所以對於知縣來說,舉人是極有可能在不久之後和自己平起平坐的,甚至會直接比自己“官大一級”,提前打好關係拉攏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而如果舉人沒有成功透過會試,也只是直接做七品官的可能性小了一點,但是也是具備做官資格的,隨時可能成為和自己“同朝為官”的人。即便可能剛開始的品級低自己一等,但是官場難測,升官不分先來後到,對於有可能在未來成為自己“上司”的人,自然也要小心為妙,不能輕易得罪。

舉人有什麼“特權”?

而即便舉人沒有透過會試,也沒有當官,知縣也是不敢直接得罪的,因為舉人是有“特權”的。之所以有“七品芝麻官”的說法,是因為七品知縣就是最小的地方官了。縣就是最小的行政單位,知縣之下有更小品級,但大多的職位類似於知縣的助手,在知縣之下就沒有官員了。要知縣一個人管理一整個縣的大小事務是不太可能的,這時候就需要“地方鄉紳”協助。

《范進中舉》中那個巴結范進的前任知縣,就是一個鄉紳。一個地方的鄉紳主要是由秀才、舉人等群體形成的。而秀才和舉人雖然都是讀書人,“身份”上的差距卻是天差地別。秀才只是一個有文化的讀書人,而舉人在中舉之後,就相當於是從一個平民,變成了一個士族,直接跨越了一個社會階層。

古時候社會有階層劃分,那麼統治者對各階層的待遇自然也不同。舉人和家人的田地免除徭役,舉人名下的田地免除賦稅。舉人大多會成為鄉紳,也就是俗稱的“地主”。所以即便舉人沒有做官,在“政治身份”上不如知縣,但是卻有著能夠和知縣平起平坐的“社會身份”。知縣如果想要在縣裡的工作順利,和舉人鄉紳打好關係是必不可少的。

結語:

鄉試對於考科舉的人,尤其是考科舉的平民來說,是最關鍵的一環。舉人和秀才之間雖然只相差一次中試,但是在社會階層上卻是天差地別,更別說舉人有入朝為官的資格,而秀才在中舉之前,永遠不能步入仕途。

明清雖然是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但是這也帶來了一些弊端。因為社會階層高低貴賤劃分明顯,很容易形成人人追逐權勢,趨炎附勢的社會風氣。而科舉給了平民身份轉變的可能性,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為了追逐一個當官的機會埋頭苦讀,但是中舉的人終究寥寥無幾。

參考文獻:《范進中舉》《科舉制度與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