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代髮飾的發展歷程:從無到有、從實用價值到地位象徵,紋樣豐富

從自然散發,再到束髮作髻,中國古代人隨著社會的發展,在髮飾紋樣方面也不斷地追求創新,不再滿足於單純的實用價值,開始追求更符合審美追求的藝術價值,在髮飾的種類以及所用的材料等方面也注入更多的象徵意義。

古代髮飾紋樣精妙絕倫,藝術風格豐富而精彩,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翻開歷史長卷,在遙遠的原始時代早期,人們還未有關於美的系統認知,當時的人們自然散發,自然也沒有髮飾之說,隨著生產的發展,為了更方便地進行生活,才開始有人束髮。

最初的束髮工具,自然也不是後世常見的髮帶、發繩,而是用天然的竹子或者樹枝一類,再到後來,關於美的意識逐漸發展,人們開始使用骨頭、玉等材料製作簡單的發冠以及梳子等。

雖然已經逐漸開始意識到美,但當時的髮飾依舊以實用為主,只要能把散亂的頭髮固定住不影響活動就達到預期了,在藝術方面還沒有足夠的借鑑價值。

歷史發展到新石器時期,從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因為受到圖騰文化的影響,喜歡用羽毛、鮮花一類作為髮飾裝飾自己,這也是中國古代髮飾文化的發展起點。

商周時期的髮飾發展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直到這時,金製品才開始較為廣泛地應用到髮飾之中。

相比於原始時代而言,商周時期的髮飾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不僅包含了實用價值,還因為重金屬金的使用,使得這個時期的髮飾有了身份地位的象徵意義。

時間一躍到了繁盛的隋唐時期,經歷秦漢時期聞名後世的“點翠工藝”,又度過了各民族融合的魏晉南北朝,到了隋唐時期,金銀髮飾的製作工藝已經更加完善,有能力進行更加美觀繁複的髮飾紋樣的設計與製作。

唐代作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鐘鳴鼎食的時代,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經歷了文化大融合,這個時代的女子審美觀點得到了空前的激發,人們欣賞美、創造美,唐代的髮型多樣、髮飾更是百花齊放,雖然種類還是常見的步搖、髮簪、玉梳一類,但造型更加精美別緻,在用料方面也更注重創新與舒適度。

講究的髮飾造型,配上精巧美觀的製作工藝,當時最流行的設計圖樣是蟲、鳥、花卉等,不僅造型美觀,還更加註重佩戴的舒適性。兩邊長短不一,既可以將頭髮固定牢固,還不會影響到造型的美觀程度。

提及宋元時期,就要和當時的文化背景相聯絡,樸實無華是當時的時代大背景,髮飾紋樣自然也少了唐朝時期的極盡奢華之風,多了清雅自然之感。

在這個時期,髮飾代表身份地位的作用體現得淋漓盡致,每個身份地位都有著明文規定的髮飾要求,不能逾越。

到了明朝,髮飾的發展又經歷了一次高潮時期,當時的冠飾工藝之精巧,達到了中國古代髮飾的巔峰,不僅有焊接、鑲嵌還有掐絲工藝,製作工藝複雜而精巧,紋樣也變得繁複華麗。

清朝時期的髮飾,正如我們看到的電視劇裡的,多為吉祥寓意的髮飾,就不再多加介紹。

中國古代人民對於美的追求是從未止步的,而頭髮位於人首,一抬眼就看得到,更是古代人民裝飾自己的重要方面,造型各異的髮型,自然也要配上精巧而和諧的髮飾,才能達到“悅己者容”。

而種類繁多的髮飾紋樣卻有著一個共同點——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中國古代髮飾紋樣的種類,以及各種紋樣包含的象徵意義 。

幾何紋樣在中國古代髮飾紋樣的豐富種類之中有著獨特的地位,被認為是最早期最常用的紋樣圖案,雖然出現得早,但卻並沒有被淹沒在歷史洪流之中,一直活躍在各個朝代,直到今日雖然不常做主要的紋樣裝飾,也是附加裝飾不可或缺的圖形。

簡單而富含自然和諧之美的幾何紋樣在早期工藝製作水平不高的年代,是當時最鮮明的藝術風格,藝術源於生活,研究新石器時期的彩陶,就可以發現,在黃河流域附近出土的器物多用魚紋、蛙紋等,這些樸實而充滿先人智慧的花紋,在今天看來依舊有來自歷史的力量。

由簡單的直線、曲線、折線經過變換位置與大小,得到各種各樣的幾何紋樣,常見的如折線紋、水渦紋、谷紋等等,不可列舉,不同的紋樣各具特色,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偏好的幾何紋樣,這些充滿歷史韻味的幾何紋樣是中華紋樣中佔比不大卻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動物紋樣從很早就已經成為中國發飾最經典的紋樣風格之一,對於圖騰文化的追求以及古代對動物賦予的祥瑞之意,使得動物紋樣佔比極高,深受古代人民的喜愛。

其中龍鳳紋樣更是動物紋樣中的佼佼者,在中國古代,龍鳳不僅是瑞獸,還是統治階級的代表,是神靈的化身。

龍作為皇帝的代表,有至高無上的統治地位,是皇族身份地位的象徵,而鳳,不僅意味著大吉大利,和龍一同出現時,還有愛情的象徵意義。

中國古代皇室妃嬪對鳳凰圖案的頭飾紋樣情有獨鍾,代表著她們身份地位的高貴,以及幸福吉祥的美好願望。除此之外,大喜的日子,中國古代新娘也會穿戴上鳳冠霞帔,寓意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

除了龍鳳紋樣,其他的動物紋樣也活躍在髮飾之中,比如松鼠、鴛鴦、蝴蝶、魚、蜘蛛、螃蟹和蝙蝠等,鴛鴦寓意著愛情婚姻美滿,松鼠寓意多子多福,螃蟹寓意著縱橫天下等等,每種動物都代表著不同的寓意,寄託著人們美好的願望。

古代髮飾採用植物圖案作為樣式的也是非常常見的,中國古代人民熱愛大自然,認為人與自然並存的狀態是最完美的意境,對於“天人合一”的崇拜之情也投射在頭飾的造型之中,便是我們後世常見的花卉植物紋樣。

中國古代認為梅、蘭、竹、菊為植物界四君子,還喜好將各種花卉植物擬人化,賦予它們高尚的情操,君子如蘭、豆蔻年華等,都展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對於自然、對於植物的喜愛之情。

隨著工藝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複雜的造型也可以被表現出來,生動形象、栩栩如生的花草植物便有此契機盛開在古代女子的頭髮之上,這些具有高尚情操的植物被製成精巧的髮飾,同樣也蘊含著美好的祝福之意。

對於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而言,旺盛的想象力讓他們不侷限於動物、植物一類的髮飾紋樣,同時也將目光投射到人身上,因而很多具有故事情節的人物紋樣也是頭飾紋樣的一種大類,不可列舉。

根據史料記載,我們通常見到的人物紋樣的頭飾,多是冠類,較大的面積更適合人物的塑造與刻畫,對於人物的選擇,也是有講究的,一般選擇狀元、憨態可掬的童子等。

選擇狀元作為頭飾紋樣,其目的不言而喻,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重文重科舉,狀元是學子寒窗苦讀數十年的目標與期盼,狀元頭飾也表達了對於金榜題名、光耀門楣的美好願望。

童子一類紋樣,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古代封建社會,醫療條件不佳,很多孩童因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而早夭,又崇尚多子多福,在當時童子紋樣不僅表達對於多子的期盼,還包含了對孩童健康成長的祝願。

中華歷史上下幾千年,我們生於現代,註定在現有的科技水平下沒有能力回到過去,去親眼見證那些震撼的歷史,沒辦法親眼看看過去的“雲鬢花顏金步搖”,有幸的是,我們可以看到記載過去的書籍,可以看到地下埋葬的文物,將這些史料與文物作為歷史的佐證,這些來自歷史的饋贈讓我們得以去感受百家爭鳴、鐘鳴鼎食的文化,去見證、去傳承。

透過研究髮飾紋樣,不管是幾何紋樣、動物紋樣、植物紋樣還是人物紋樣,包羅永珍的髮飾紋樣既是圖形,又是生活的語言。

我們可以跟隨歷史的潮流,沿著紋樣留下的線索,去摸索到當時的歷史、當時的文化以及當時的自然條件,或華麗或清雅的髮飾紋樣,所呈現的藝術風格,就是當時的生活樣貌的縮寫。

[1]李琳。 淺談中國古代髮飾[C]// 2012國際珠寶學術年會。 中國地質大學, 2012。

[2]牛玖榮,洪豪彤, 殷程科,等。 中國傳統髮飾的演變與分析[J]。 西部皮革, 2020, v。42;No。482(17):64-65。

[3]管彥波。 中國頭飾文化[M]。 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