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司馬炎奪權後善待曹氏,劉裕奪權後如何對待司馬氏暴露人性醜惡

司馬炎奪權後善待曹氏,劉裕奪權後如何對待司馬氏?暴露人性醜惡

聽江湖新聞,說江湖故事,探尋江湖的歷史,尋覓歷史的江湖,就來江湖不曉生。歷史上,王朝更迭屢屢出現,一般這個時候,前朝皇室都會遭殃。只不過,司馬炎在奪取曹魏政權之後,還把曹奐封為陳留王,給他留了封地和財產,讓他當一個萬戶侯。並且允許他在自己的封地裡過安穩的日子,實行魏國的禮儀。可以說是“宅心仁厚”了,等到公元420年,劉裕奪取了晉朝的政權,當時的晉恭帝司馬德文下臺,劉裕建立了劉宋王朝。面對前朝皇族司馬氏,劉裕是怎麼處理的呢?

東晉的世家非常強大,勢力滔天,而劉裕只是一個草根,一步步爬上去的,最終逆襲成為東晉的權臣。劉裕逆襲,靠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能力,更多的是因為當時的局勢早就了這樣的機會,當時的晉安帝是一個口齒不清的白痴,無法決斷,導致了朝廷之上權臣當道,朝廷之下將軍自立的混亂局面,國家岌岌可危。

而亂世,正好給了英雄的舞臺。劉裕就是在這樣的機會下,一步步走了出來。劉裕精通兵法,權術,直到怎麼安撫百姓,因此名聲遠揚。當時的劉裕因為軍功卓著,而且對朝廷有恩,所以被封為宋王,地位非常高,權傾天下。

權力越大,慾望就越大,劉裕自然不願意成為晉安帝這個傻子皇帝的手下,他開始伺機謀殺晉安帝。晉安帝死後,他沒有直接稱帝,而是擁立了晉安帝的弟弟司馬德文。為什麼要多此一舉呢?是因為劉裕不想當皇帝嗎?並不是,相反,他比誰都想當皇帝,只不過當時流傳著一個讖語,說“昌明之後有二帝”,他比較迷信,所以擁立了司馬德文。

司馬德文上位不久,劉裕就逼司馬德文寫禪讓詔書,自己好“名正言順”。司馬德文自己也知道局勢不可控制,倒也灑脫,寫的禪讓詔書寫的很乾脆。詔書中又將劉裕誇了一番,表示出劉裕才是真命天子。劉裕就在這樣的局面下登基稱帝,他面子上效仿當初的司馬炎,把司馬德文封為零陵王,也“大方”的表示,你司馬氏可以在自己的封地有自己的制度。

實際上,司馬德文並沒有像曹奐那樣的運氣,因為劉裕此人本就多疑。他在司馬德文回到自己的封地之後,就派了將軍去監視司馬德文的一舉一動。而司馬德文的一些親戚,為了討好劉裕,也加入了監視司馬德文的行列之中。

不僅如此,司馬德文的皇后生下了孩子之後不久,孩子就被劉裕害死了。劉裕疑心更重,他不光想讓司馬德文沒有後代,還想讓司馬德文死。但因司馬德文心裡有數,非常防備,所以劉裕沒有下手的機會。最終,劉裕讓司馬德文的一個親戚騙走了褚皇后,隨後,衛兵入室,殺掉了司馬德文。司馬德文死後,劉裕也就不隱瞞了,直接下令:誅殺司馬全族!

自此,司馬家族遭遇了最慘痛的打擊,最終機會絕跡於歷史舞臺。那麼為何劉裕要對司馬家族下這樣的狠手呢?原因有三,其一,劉裕稱帝時已經有57歲了,因為常年征戰,身上難免有些隱疾,怕是難以長壽。因此他必須要考慮子孫後代的問題,但是那個時候他的兒子才十幾歲,還未成才。所以他擔心自己死後,兒子不夠給力,會遭到司馬德文的復辟。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局面,此為一殺。

其二,劉裕出身草根,與各大家族並無過多的牽連,當時的世家勢力非常大,劉裕擔心各大家族聯合起來擁立司馬氏後人,而他只能孤軍奮戰。所以必須將司馬氏後人扼殺搖籃之中,此為二殺。

其三,劉裕篡位沒有太多的鋪墊,他與司馬炎不一樣,司馬炎在篡位之前,司馬氏一直都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家主司馬懿更是幾朝的老臣了,底蘊極深,基本上不可能被推翻。而劉裕不同,他沒有家族在背後支撐,更沒有穩定的政治力量,他有的只是兵權,所以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司馬德文也必殺無疑,此為三殺。

有這三個理由,劉裕在政局稍微穩定了之後,就直接殺掉了司馬德文,甚至要屠殺整個司馬家族。開創了當時的誅殺前朝皇室的先例,也是非常血腥的一段歷史。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這段歷史呢?因為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故稱江湖不曉生,歡迎留言討論,謝謝觀看。文章為原作者內容,圖片內容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