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老祖宗忠告:"慈不掌兵,義不理財",何意?後面兩句更經典

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許多至理名言,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信幾乎所有人都聽過,甚至把這句話當成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低調做人,虛心向別人請教。即使看似一無是處的人,肯定也有過人之處,正所謂“天不生無用之人,地不長無名之草”。

一、慈不掌兵

看古裝劇的時候,經常出現這樣的場景,一位赫赫有名的將軍,親自為受傷計程車兵包紮傷口,對屬下體貼入微,簡直讓人感動的不行,那為何還會有“慈不掌兵”呢?從字面意思理解,“慈不掌兵”是說,如果將領心慈手軟的話,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將領,更不適合帶兵打仗,猛一聽前後矛盾,實則不然。

二、義不理財

義不理財,有兩層含義,分別表示不同時期對這句話的理解。第一層含義,古代商人的地位不高,甚至可以說非常低,從“士農工商”的等級劃可看出,商人處於最後一位。原因很簡單,古人把“學而優則仕”當成畢生追求,對讀書人非常推崇,認為讀書是踏入仕途的唯一途徑。商人重在逐利,經商發財是被古人詬病的一件事情。

三、情不立事

所謂情不立事,是指太重感情的人,即便做出一點成就,但最終很難更進一步,基本上不可能有太高的成就。中國自古重視人情關係,古人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一個原則性太強的人,往往會被別人指責不講情面,所以在處理事情的到時候,容易被所謂的人情羈絆。

四、善不為官

或許有人發出疑問,難道善良的人不適合做官嗎?善不為官的本意並非如此,而是說,想要在古代官場做出一番成就,太單純是不行的,要精通為官之道。另外,對待為非作歹之人,千萬不能太善良。處理人際關係的時候,學會適應勾心鬥角,耿直善良的人,自然難以面對複雜的局面,所以老祖宗說“善不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