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孔子問7歲小孩天上有多少顆星星小孩回答後,孔子卻拜他為師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是儒學大伽,更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在春秋戰國百家思想爭鳴時期,儒家佔有重要的地位,後來漢武帝登基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那之後儒家思想成為了中國兩千年封建歷史中的思想主流,在現代歷史與文明中仍然有著重要的影響。

孔子被譽為一代聖人,他把只有貴族才能學習的詩、書、禮、樂普及到了民間,讓普通百姓也有機會接受“高等”的教育,他手下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是名副其實的教育家。只是讓人想不到的是,孔子竟然會拜一個小孩子為師。一天,孔子問一7歲小孩:天上有多少顆星星?小孩回答後,孔子拜他為師,這其中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孔子本是貴族出身,後來經歷坎坷而自力為生,勞動的同時也不忘記學習,從小自律性極強的他立志要做學問之人。孔子在魯國步入仕途之後,一邊虛心求學,一邊創辦私人學校,當他三十歲時在社會上就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三十而立大概也就源自於此。

春秋時期諸國眾多,每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本土文化,這對於一心向學的孔子來說是個極好的機緣。當孔子看到魯國君臣沉迷於女色歌舞時就離開了魯國,開啟了自己的周遊列國之旅,可以說孔子的後半生都是在周遊列國當中度過的,他帶著自己的弟子考察各地的風土人情,同時也總結出了很多名言警句。

別看孔子學問高,但他卻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都說謙虛使人進步,遠在孔子時代他都已經明白了這樣的道理,所以孔子走到哪裡都會得到極高的待遇,擁有學問是一方面,他強大的人脈對於哪個國家都是有利可圖。而孔子的心裡卻是無心政治,一心想做學問,當他知道莒國有個城池中的百姓都有著較高的學問與品行時,便決定帶著弟子前往。

東遊莒國,童子攔車

東遊路途漫長,孔子與弟子們遊山逛水旅途也不是很枯燥,一路“點評”沿途風光,又產生了諸多的人生感悟。一天他們的車馬走到莒國的城郊附近,遠處的鬱鬱蔥蔥的麥田證明著當地人過著富足安逸的生活,正當眾人準備感慨一番時,馬車突然停了下來。

原來是一幫小孩子在路上玩耍,小夥伴兒們看到來了馬車紛紛躲避,只有一個孩童沒有躲開反而攔在了路中間。馬車上的眾人感到不解,對孩童的攔路又有幾分生氣,於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路質問他,看到馬車不知道避讓是什麼意思?

若是一般孩子早就跑開了,但這個孩童卻不是一般的孩子,他就是歷史中有名的神童項橐,別看他只有七歲,卻是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他思維敏捷、能言善辯,一向以做學問聞名於世的孔子這回遇到了這個“刺兒頭”孩童,兩人展開了一場不見刀槍的辯論。

孔子正在愛惜孩童的才華時,子路一看孩童對自己的老師不敬,就想幫老師“報仇”,就問孩童,“旁邊的農夫天天在耕種,是不是應該知道自己每天揮了多少下鋤頭?”項橐聽到後直接反問:“像你們天天坐馬車出門之人,是不是也應該知道馬蹄踩了多少下呢?”如此針尖對麥芒的交手,孔子看項橐對答如流,便有心考下項橐。

孔子重信,拜童為師

孔子上前和項橐說,“我看你如此聰明,我們互相給對方出個題目,誰輸了誰就拜對方為師。”孔子是喜愛項橐的聰穎才智,也是藉機真心想收他為徒,項橐可不知道孔子的心思,害怕孔子騙他,就問了一句:“此話當真?”孔子答:“童叟無欺!”。於是兩人開始了新一輪的腦筋急轉彎問答。

孔子問項橐:“人之所以能夠活在世上,是因為天上有日月星辰,地上有五穀雜糧,我且問你,你知道天上有多少顆星星,地上有多少穀物嗎?”這樣的問題就連大人都答不出,為難一個小孩子顯然有幾分難為之意,但項橐可不是一般的孩子。

項橐聽後從容回答:“天高不可丈量,地廣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穀。”聽到項橐如此完美的答案孔子心生歡喜,點頭表示滿意,這時他聽項橐問道:“鵝和鴨為什麼能浮在水面上,鴻雁為什麼能鳴叫,松柏為什麼能冬夏常青?”

面對小孩子十萬個為什麼的問題,孔子思索了一下答道:“鵝鴨腳掌是方形可浮在水面,鴻雁是因為有脖子才會鳴叫,松柏是因為莖心堅實才會常青。”孔子自認為答案比較完美,未成想被項橐一一反駁了回去。

項橐反問:“魚鱉的腳不是方的也能浮在水面,青蛙沒有脖子一樣呱呱叫,竹子是空心卻依然常青,顯然你的回答都是錯誤的。”孔子一聽項橐說得確實有道理,自愧不如,於是按照約定信守承諾,孔子拜七歲的項橐為師,後被世人傳為一段美談,而項橐則被尊稱為“聖人之師”、“聖公”。

項橐如此機智聰慧確實是一個難得的神童,只可惜天妒英才,項橐十三歲死於非命,具體如何死亡史上沒有明確的記載,有傳說是被齊國君主大卸八塊,也有傳說被活活燒死,總之小小年紀就英才隕落,實在可惜,如果他能活在世,想必以他的學問應該會有不弱於孔子的造詣。

歷史沒有如果,只有結果。項橐雖然早夭,但他的聰慧才智被流傳了下來,成為了後代神童的“楷模”,甘羅以“項槖生七歲而為孔子師”作為偶像,後又有《三字經》中的“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的廣泛流傳,樁樁件件都在證明:人的一生不在於長度,而在於寬度。

參考資料:《論語》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