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108將中,哪些人是被官場逼上梁山的只有林沖嗎

說到水滸,就不得不說一個成語:逼上梁山。這個成語,是從林沖故事演變而來。林沖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安分守己,和妻子和睦,偶爾也出錢出面幫助別人,在京城也只能算是個底層老實人。不過,隨著高衙內的出現,林沖的命運完全變了。

高衙內調戲林娘子,林沖身在官場,礙於高俅的權勢,不得已忍了。後來,高衙內又調戲林娘子,林沖還是忍了。林沖的隱忍,沒有換來太平。相反,高俅步步緊逼,陷害林沖。林沖先是誤入白虎堂,後來刺配滄州,看守草料場又差點被火燒死,忍無可忍,林沖怒起反抗,殺了陸謙、富安等人。

就這樣,林沖從一個守法的禁軍教頭,終於被高俅逼得落草梁山。林沖的一生,就是“逼上梁山”的過程。所以,逼上梁山的主語,是高俅,是北宋末年黑暗的官府、奸臣。

那麼,108將中,有多少人是被當時的官府、奸臣逼上梁山呢?難道只有林沖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仔細盤算下來你會發現,有相當多的好漢都是被逼上梁山的。

首先,先說沒有爭議的好漢。

比如武松,他就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武松本是無業遊民,因為打虎,被陽穀縣知縣聘為步軍都頭。後來,武大郎被潘金蓮、西門慶等人害死,武松第一反應沒有去殺人報仇,而是蒐集證據,找到人證物證,然後一紙狀書告到縣衙。

但是,陽穀縣知縣沒有受理案件,因為知縣乃至於幾乎所有縣衙官吏,都已經被西門慶收買了。

不得已,武松只能暴力報仇,先殺潘金蓮,再殺西門慶。發配到孟州後,武松因為醉打蔣門神,又被蔣門神聯合張都監、張團練陷害,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武松怒極,大鬧飛雲浦,殺了張都監全家及蔣門神、張團練,這才落草二龍山,後來又上梁山。

與武松有類似經歷的,還有魯智深。

魯智深前期為金翠蓮父女打抱不平,結果三拳打死鎮關西,逃亡江湖又做了和尚。在大相國寺,魯智深曾差點打了高衙內。後來為了救林沖,得罪了高俅,魯智深只能一把火燒了菜園子,繼續流亡。後來,魯智深遇到楊志——又一個苦命人,在曹正的幫助下,兩人殺了二龍山的大王鄧龍,從此落草二龍山,後來歸順梁山。

這樣的好漢,遠不止武松、魯智深,像戴宗、雷橫、史進、解珍、解寶以及地煞星中的朱武、孫立、裴宣等好漢,都是這樣。尤其是裴宣,作者一句話就交待清楚了他的經歷。

姓裴名宣,祖貫是京兆府人氏。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極好刀筆。為人忠直聰明,分毫不肯苟且,本處人都稱他鐵面孔目……為因朝廷除將一員貪濫知府到來,把他尋事刺配沙門島。

就因為正直,裴宣就被奸臣發配到號稱死亡之地的沙門島。可想而知,當時的官場有多黑暗了。可以說,裴宣某種程度上與林沖一樣。

其次,再說有爭議的好漢。

哪些好漢被逼上梁山,存在爭議呢?典型的有宋江、盧俊義、秦明等人。部分讀者認為,他們本人有問題,或者是被梁山所害,才上梁山。實際上,在我看來,這些人之所以上梁山,本質還是因為官府。

比如宋江,喝醉酒寫了一首詩,直接被認定為反詩。宋江統帥梁山百餘大將,近十萬大軍,尚且沒有造反之心,之前淪落為罪犯,連個僕人都沒有,又怎麼會有造反之心?靠意念去造反嗎?

蔡九知府都覺得不用在意,可是,黃文炳非要小事弄大,大事弄出人命,一心要弄死宋江,巴結蔡九,為自己做官鋪路。蔡九知府也信了他的話,若不是梁山好漢來救,宋江和戴宗都要死兩次了。

如此官府,不是害人是什麼?

還有盧俊義,相當多的人說吳用的藏頭反詩害了他。其實,盧俊義的事兒,還是怪梁中書,盧俊義幾代良民,從沒有造反之心,也沒那個實力。就是李固也知道,所以他為了害死盧俊義,奪其妻子,霸其家產,不惜以500兩黃金賄賂蔡福蔡慶,當然還賄賂了梁中書。

試想一下:如果盧俊義造反之事坐實,有可靠的證據,李固還需要去賄賂嗎?放在今天,有人在你家寫了一首反詩,說你造反,你覺得這有說服力嗎?吳用的反詩,頂多是導火索,根本不是本質。

本質的本質,就是李固想害死盧俊義,梁中書腐敗無能。

同樣的還有秦明。誠然,宋江、花榮殺百姓不對,該批評,但是秦明一家老小之死,豈能怪到宋江頭上?

秦明是誰?都統制、地方大員,三品高官,真正的司令級別統帥。這樣的人,下午去打仗,晚上有人說他造反,誰信?至少得懷疑一下吧?可是呢,官居四品的慕容知府根本不管,直接殺了秦明的老婆,這樣做法對嗎?

宋江都大鬧無為了,已經被認定是反賊了,地方也只能派人去監督,沒有直接殺他父親。秦明一個三品大員,慕容知府憑什麼不加審判、不報告皇帝而直接殺其妻子?說白了不就是慕容知府濫用權力(其實他還沒這個權力,不過仗著姐姐是貴妃而已)嗎?

所以,問題的本質還是在於官府。

事實上,當我們稍做統計就會發現,108個好漢中,至少有一半的人都是被官府所迫,包括一些朝廷降將都是。比如宣贊,就因為長得醜,惱死了郡主,結果就不被王爺重用。

如果再擴大一些範圍,那些不做官的好漢,很多不也都是被逼上梁山?

阮氏三兄弟,打魚為生,結果被王倫斷了活路不說,官府每次來征剿還禍害他們;朱武、陳達、楊春,也是被官府的官司所害……如果不是官府所迫,那麼多人,哪一個肯去落草為寇?去過刀頭舔血的日子?

看問題,你得看到本質,而不是看到表面就去痛罵。罵宋江,罵梁山好漢何其容易,但這真是作者的本意嗎?讀者不妨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