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因一場夢境而改變人生軌跡,是什麼讓榮格探尋到金花背後的秘密

“深冬的傍晚,細雨的陰霾籠罩著骯髒、晦暗的街道。他跟幾個人一起走在街上,一路無言,心裡卻尋思著,為什麼在這種天氣裡出來,又是去往哪裡?走了一程,眼前的街景變得似曾相識,這時他看見了一條衚衕,入口的路牌上寫著四個大字”死亡之巷“。一行人於是沿著衚衕走過,來到了一塊地勢較高的場地,他站在場地上向四周遠眺,整個城市盡收眼底,而他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圖案。”

說到現代心理學,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弗洛伊德,可是在同時期,還有一位心理學的天才人物,那就是分析心理學的開山鼻祖——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榮格照片

榮格是一位學貫中西的學者,他的一個夢境,徹底改變了他的學術軌跡,那麼他夢到了什麼呢?

他夢到一塊場地,場地的中央是一塊圓形的水池,在水池的中心是一塊小島,在小島上有一棵綻放的木蘭樹。木蘭花散發著耀眼的光亮,四周煙雨濛濛,可是木蘭花卻那麼的清晰耀眼,當榮格被這種奇異的景象震驚時,他發現周圍的朋友卻什麼都沒有看見。

▲曼荼羅圖案

榮格明白,這是一場夢!他夢到了神秘的曼荼羅。

曼荼羅

曼荼羅並不是一個雕刻或者塗畫的圖案,而是一幅地圖——那個場地正是城市的中心,從這裡眺望,它可以看到整個城市的佈局是一個對稱的圖案,沿著中心向外放射。從四周看去,城市的每一部分結構都是如此,都有著各自的中心,而在每一箇中心位置,都出現了一盞明燈。

這個景象如此恢弘,榮格覺得自己要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是曼荼羅!榮格終於聯想到這個景象是什麼,那便是曼荼羅。

▲曼荼羅與哥特藝術的融合作品

曼荼羅是一個佛教的詞彙,在佛教中曼荼羅和“壇場”的意義相同,原本這樣的圖案是作為建築平面圖而出現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圖形慢慢的抽象化、神秘化為一個符號。

曼荼羅的圖案在佛教中代表著一種觀想靜思和讓自己的意念純潔的修行工具,這樣的圖案就這樣從東方的佛教靜思裡來到了西方心理學家的夢境裡,成為了榮格和潛意識對話的橋樑,這種溝通改變了榮格的學術生涯。

▲壇場平面圖

曼荼羅的圖案是人心性和自我的象徵。心性便是人的本質,是一種超越和整合,我們人生的每一個就像是一個又一個的齒輪和零件,心性便是整合在一起的鐘表。而且還包含了廣闊無垠的無意識,這種無意識不存在種族和文化的侷限,如同夢境一樣遼闊深邃。

追尋本心

這次夢境給了榮格非常大的感悟。作為一名精神分析心理學家,榮格的特點便是他可以對患者和他自身的心靈和內在進行一個深度的分析,聰明過人的榮格在一瞬間便產生了頓悟,曼荼羅的本質就是心靈的本質。

▲榮格著作《金花的秘密》中譯本

曼荼羅是一個開放的圖形,從開放然後匯聚到一起,就和我們的心靈一樣。我們各自擁有獨立的生活,在生活中扮演許許多多個獨立的角色,好像是一個個平行的世界。但是到了最後,我們每個人,每一種身份都可以從各自的立足點匯聚到一點,找到真正的自己。每個人都在生活中擁有很多種不一樣的視角,可以看到只有自己才可以看到的內容。

榮格的這個夢境發生在1927年,榮格沉醉於古代的神話、宗教、哲學等神秘的世界,關於對無意識的感受已經深深地印刻在了他的精神世界,透過夢境給了他更加深邃的體驗。

▲正在冥想的男子

人的生命好像是海洋上的一片孤舟,不管是狂風巨浪還是陽光燦爛我們都是在艱難裡把握方向,整個世界都是混亂無序的,每個人只有縱向的提升,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才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世界,就好像是可以俯視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最後迴歸於真正的心靈。

“自我是意識的中心,自性則是整個人格的中心,自性化就是尋找自我”

人生的悖論總是我們在紛繁的生活中總是感覺的靈魂距離自己如此遙遠但是自己的存在卻如此的依賴於這個世界,不妨靜下心來,適當的捨棄一些紛繁的生活方式,便可以獲得一種新的視角,便是一個新的世界。

參考資料:

《榮格文集(全九冊)》

《榮格與佛教關係之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