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走遍濟南】濟南黃崖寨:曾經的桃花源,卻發生了一起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疑案

濟南周邊以“寨”為名的古山寨遺址為數不少,尤以長清、平陰一帶居多,而且規模更為宏大,分佈也比較密集,僅長清南部連綿起伏的群山中就有黃崖寨、唐王寨、臥牛寨、杜莊寨、梯子山寨、方峪寨、大峰山古寨、石小子山寨、青崖寨、坦山寨、黃巢寨等十數座,這些略具神秘、巍然聳立的山寨,遠沒有中國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山寨那般安寧與浪漫,或者說這裡本不是人們安居樂業的地方,它所承載著的更多是血雨腥風、民不聊生。這些山寨,有的是戰亂時期老百姓的避難所,有的是亂世草莽英雄的大本營。大抵揭竿而起的土匪窩最終被蕩平,只剩下燒不化、搬不走的大石頭,而避難的石屋石房則人去屋空,無關痛癢也無人問津,就保留了下來。

其中最名揚天下的,當屬位於長清區孝裡鎮的黃崖寨。黃崖寨之有名,並不在於它存在的歷史多麼久遠,而是因為這裡發生了一起近代史上最為慘烈和影響最大的“黃崖山教案”。 黃崖山教案,又稱“張積中教案”。顧名思義,是以發生在黃崖山而得名。

地處長清、肥城交界的群山之中的黃崖山,位於大峰山的東北側,三面環拱,南北峰對峙,南峰四面自山腰以上,異峰突起,絕壁如削,僅西北、東北方向有山樑與之相連,有崎嶇小徑蜿蜒通向山頂,交通不便,易守難攻。

黃崖山之西有條南北狹長的山峪,峪中有相連的皆以“黃崖”為名的北黃崖、中黃崖、南黃崖三個小山村,清代,這裡是濟南府與泰安府的交界處,北黃崖村隸屬長清縣,中、南兩村則隸屬於肥城縣。閉塞的交通,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兩縣不管的地緣政治,加之這裡山勢陡峭,樹木參天,風景怡人,從而被身處亂世之中的官僚士紳視為隱退躬耕或講學修道的理想去處。 那張積中,又是何許人也?百度百科中這樣記載:張積中,字子中,號石琴。因排行第七,人稱張七先生。江蘇儀徵人。貢生出身,後屢試不第,遂絕意仕途。道光年間拜周太谷為師,傳習太谷學派,合儒釋道三家為一,為太古學派北宗領袖。1856年(咸豐六年),因揚州戰亂,攜家眷北上濟南,不久遷居於長清縣黃崖山,以避亂相號召,講學授徒,聽者甚眾。歷經近10年的苦心經營,在黃崖山上建起一座山寨,聚集門徒1萬多人,石屋1200餘間,建築面積達6萬多平方米,原本荒涼的深山,逐漸成為一個熱鬧的山寨。

第一次登臨黃崖山時,正值滿山開遍黃燦燦的連翹花,便相當然地認為其名蓋源於此,如同濟南南部的那座黃花山,也是因春天連翹漫山一片金黃而得名一樣,恰巧碰到一位山間牧羊的老漢,聊起來方知是因為山四周絕壁懸崖為黃色的岩石而得名,自張積中率領眾信徒順山脊建起呈“Y”字型山寨後,這裡便被叫做黃崖寨了。

其實,在泰山餘脈的綿綿群峰中,黃崖山算不得高大,從山腳下的黃崖村順坡而上,約半小時便可登上一脈平緩寬闊的山樑,兩側密林掩映中,一條唯一能通往山寨的道路延伸向南峰。

順路前行,但見一面高大的寨牆矗立在眼前,並無寨門。原來,這是寨門的隱秘偽裝,一寨門的前方,又多修出一段寨牆,成了甕城,將寨門遮擋。要進寨,需經把門的崗哨同意,從甕城牆根拐進兩道寨牆中間的夾道,再經站崗的盤查後,方可斜側進入兩層厚石牆交錯的寨門。寨門朝北的寨牆呈半圓形、碉堡式,底部有瞭望孔,凡上山之人的行蹤在裡面看得一清二楚,來的人卻全然不知。如此看來,寨門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進入一寨門,山樑依然寬闊,除稀疏的柏樹迎風搖擺外,便是漫坡蒿草,路旁有數間坍塌的石屋,應是原先哨兵的住所。

走過鬆林間的一段坡道,山頂上出現一片無遮無攬的平坦石板。石板位於崖壁頂部,視野開闊,風景獨秀,與遠處的大峰山,陡峭的崖壁,山下的村莊,構成壯麗畫卷。

繼續往上行進,就是二寨門。

進入二寨門,這才算是進入了山寨大本營,感覺頓時被一種森嚴、悲壯的氣氛所包圍。走一會兒看到左右兩條道,這就是“Y”字形的分岔處,沿右側可俯瞰山下的巡邏小道進寨,小道較平緩,蜿蜒於松林之間,山上松林茂密,道旁每間隔幾十步就有座面向山外的石碉堡,堡裡大約可容3至5人起坐。不過現在石屋已坍塌,屋頂全無,裡邊也幾乎被石塊雜土填平。

再往南,會看到林中不時坐落著座座石房子,山坡上還殘存著前有房子後有圓形院落的宅基,內有地道,井等。

據說,當年在這個廣闊平坦的寨區裡,石築房屋鱗次櫛比,儼然重鎮。

在這裡,張積中根據自己對遠古村社制度的懷念與理想,編織並建設著他心目中遠離官府、遠離世俗、政教合一、士民合一、獨立自主的桃花源式的自治社會。

從山寨的南側繞到東側,有一處坍塌大半的石階,石階下方的亂石堆上橫躺著一塊斷成兩截的石碑,石碑上刻有“男枯骨”三字,為“同治八年十月初七日”立。登上坍塌大半的石階,在聳立的石牆內,樹上掛著一塊木牌子,牌子上有“祭祀堂遺址”五個字。

祭祀堂,位於山寨的東側,坐西朝東,門前不遠便是陡崖。祭祀堂是山寨的主體建築,為行祭典和張積中講學之用。據資料記載,祭祀堂東西長21米,南北寬13米,高高地雄跨於25級臺階之上。夜深之時,這裡便青煙縹緲,燭光輝煌,張積中在這裡定期向教徒們傳授教義,講授經典,傳授修煉方法。據說舉行儀式時,點明燭,放禮炮,設香壇,香燭之光十餘里外都可見,這也使山寨平添了許多神秘氣氛。

如今,整個山巔大本營的房舍早已不復存在。從遺址可見,“祭祀堂”當年規模宏偉,門前原本25級現存十餘級的高大石階、高大廳堂、幾進院落的殘垣斷壁,處處透露出往日的輝煌。可以想像,這座大廳在當年定是建得飛簷斗拱、宏偉氣派、精巧細緻、溢光流彩。

站在斷壁殘垣之上,聽風聲嘶號,原本的美景和盛況早已化作一片蒼茫,張積中的“烏托邦”之夢也煙飛灰滅,只留下一個千瘡百孔的黃崖山向蒼天傾訴。

那是清同治五年(1866),黃崖寨引起官府矚目,被認定有叛亂之嫌,朝廷遂派兵前往清剿。山寨被萬餘清兵攻破,張積中一家及從眾200多人在鋪滿火藥的祭祀堂中自焚而死,清兵趁機燒殺姦淫;山上12000多名寨民除幾百名婦女兒童被擄往山下被轉賣外,幾乎無一倖免,黃崖山附近居民被殺戳2000多人。張積中苦心經營十年之餘的黃崖寨土崩瓦解,萬餘寨民與附近百姓慘遭屠戮,官府卻沒有從山寨裡找到半點謀反的證據。

就此,黃崖寨教案成為中國近代史上一大冤案。以至於寫《老殘遊記》的劉鶚千方百計地為之申冤,並在《老殘遊記》中力圖為張積中翻案昭雪。據諸多專家考證,《老殘遊記》第八回至第十三回寫武城知縣申東造派其弟申子平到桃花山訪求江湖奇俠劉仁甫。那沒有出面的“西峰柱史”便是影射張積中,而那山景清幽,居舍雅緻,使申子平恍如走進桃源仙境的風水寶地,自然便是黃崖山及其周邊的山色美景了。

此刻,身臨現場,可以看到的是一座陰森可怖、少人涉足的山寨,壁壘高牆的寨門仍可見,密林裡殘垣斷壁,規模難以想象地宏大,卻令人望而卻步不想近前。中心建築群雖已坍塌,一片荒蕪,從中仍可窺見其曾經的氣派講究。已經歸於沉寂了的歷史令人遐想,如果這樣的慘案未曾發生過,黃崖寨或許會演變成一個有規模有人氣的寺廟,也或許會蛻變為一個普通的高山村莊,本不該發生的卻就那樣發生了。黃崖寨曾經營造出的“世外桃源”氛圍,仍然為許多人所向往;由太谷學教義演變而來的平民理念仍為世人所稱道,張積中也被研究者視為“太谷學”鼻祖,為人敬仰。黃崖寨,也因這段真實的歷史事件及其遺留下的大規模石屋,而成為國內現存罕見的高山建築群。

【走遍濟南】濟南黃崖寨:曾經的桃花源,卻發生了一起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疑案

現在,太平盛世,刀光劍影的山寨早已不復存在,留下斷壁殘垣供後人憑弔。人們在山野之中扣問歷史的同時,也在尋找自己的精神皈依之所,於是北方沉重粗陋的土築石房也被寄寓了南方木屋竹樓的詩意。誰不想有一個遠離塵囂的心靈家園呢?“山寨”遺蹤給予時人一處精神層面的避難所和自由樂土,這正暗合了現代人身不由己、弱肉強食的生存處境。只可惜,現代人已無處可逃,只能大隱於市,況且,“山寨”一詞也被賦予了模仿、假冒、克隆等等非褒義含義,於是山寨式山寨,或許就是每個人心靈深處的桃花源了。

【走遍濟南】濟南黃崖寨:曾經的桃花源,卻發生了一起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疑案

沿崎嶇山道下山,看那一片片的梯田,綠油油的小麥,山村裡炊煙裊裊,雞犬相聞,一派祥和的景象令人豁然開朗。

(攝影/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