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今學歷大對比:秀才能和博士一教高下,此人的學歷能超過院士

在封建社會,讀書是少數人的權利,尤其是在隋唐以前,一般的農民家庭沒有獲得知識的權力,能夠學習的只有名門望族的子弟,能夠步入仕途的也只有這些人。但是在科舉制出現之後,平民子弟也有機會透過讀書入仕,改變整個家族的命運。社會上的尚學風氣越來越盛,逐漸形成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概念。

在隋唐時期,科舉制的完備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學校體制。在宋朝,學校制度就更為完備了,在中央有太學、國子學等,私人書院的興起。還有就是私塾,即私人辦學。私塾大概是存活的最久的一種教學機構,也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一種古代教育機構,在很多影視作品以及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私塾的老師一般是科舉落第的秀才或者童生。而國家教育體系裡的老師一般都是朝廷大臣。

古代學生入學的年齡與現在的差距不是很大,基本上是六七歲就開始讀書。古代的學生的啟蒙教材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即所謂的“三百千”。在正式開始學習的時候,其主要內容以四書五經為主。與現在的教育內容極為不同,古代的教育是單向發展的,而現在的教育是多向發展的,注重培養學生的各方面素養。在古代,學生在沒有參加政府組織的各種考試之前,一般被稱為“文童”“生童”或者“儒童”。在參加縣試,府試並且通過了的成為“童生”。“童生”只是一個稱呼而已,並不意味著“童生”都很年輕,四五十歲的童生大有人在。考中童生之後,再去參加院試。考中的成為生員。俗稱秀才。

說起秀才大家心裡大概並沒有什麼好印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秀才就成了“窮酸”“迂腐”的代名詞。但是我們所看不起的“秀才”放到今天又是一個什麼學歷呢?因為秀才是每個省選出來的,所以就有人認為,秀才大概和現在的本科生差不多。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清朝後期每年約錄取2萬名秀才,二全國就有40-50萬秀才,每年錄取的秀才約、佔總人口的1/15000,而目前我國每年錄取的博士約佔總人口的1/20000,所以也有人認為,秀才相當於現在的博士。但是如果僅僅按照錄取的人數比例來推測秀才在當今的學歷,未免有些片面。

古代的教育專攻文學教育方面,學生的學習生涯基本由“三百千”和四書五經貫穿。所以說,大部分秀才可能存在“偏科”現象,並且秀才的最終目的是當官,對於其他方面並不是很注重。而當今學生的知識體系較之秀才,是更為完備的,而且當今學生讀書的目的不侷限於做官,選擇更多,眼界也更為開闊。所以如果說秀才相當於現今的博士有點難以服眾。所以個人認為如果說秀才相當於現在的文科類碩士更為合適一些。

然而考上了秀才並不能做官,還得繼續考,考中了舉人可以當一些小官,但很多人不甘心還會繼續往上考。在鄉試結束之後,舉人可進京參加會試,考上的成為貢士,會試結束後,貢士參加殿試,即由皇帝做主考官。大多數進士會留在京城當官,這種官職一般是中央政府的屬官,升遷的機會多。但是能中進士的人絕非池中之魚,在古代有多少人考了一輩子都考不上舉人,更別說進士。歷史上年級輕輕就能考上進士以張居正最為典型。張居正後來成為明朝首輔,當政的數十年裡,足以讓人為他的才能俯首。所以有人說進士的學歷相當於博士生導師或者說是兩院院士並無不妥,至少張居正擔得起這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