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人們總是願意相信自己相信的,而從不在乎真相

人們總是願意相信自己相信的,

而從不在乎真相!

我認為永遠都是我認為,

並不是真相!

每個人都會自動地站在

對自己最有利的角度去闡述觀點,

然後選擇性地相信事實。

在生活裡,憑藉“我覺得”“我認為”“我臆想”,

然後去揣測別人的心思或事情的真相,

從而變成了可怕的“鍵盤俠”和“道德綁架者”。

01

曾經有位心理學者曾經對星座愛好者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根本沒有研究過任何一個人,然後就把評測結果一字不改的發給,所有受測者。

你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一直覺得自己還能做得更好。

你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只是並未挖掘這些潛力將其轉化為優勢。

你外表看上去雖然大大咧咧或者無所謂,但內心卻上進和拼搏。

你喜歡變化和多樣的生活,受到約束和限制時會非常不滿。

有時候你外向、可親且樂於交際,有時候卻內向、謹慎而有所保留。

而收到的反饋是,

“預測太準了和我一模一樣”

幾乎所有的人回覆都一樣。

後來,多位心理學家也做了類似的實驗,

然後總結出一個心理現象——

確認偏誤

就是如果你一旦相信一個東西了,

就會尋找支援自己理論或假設的證據,

選擇性地注意和收集資訊(排斥其他不利資訊),

並按照自己的想法或邏輯來解讀獲取的資訊,

從而推匯出一個符合自己意願的事實或真相。

其實這個事實或真相是武斷的、片面的,

這就是所謂的確認偏誤。

02

我們都聽過一個非常簡短的故事《智子疑鄰》

宋國有一個富人,

天下大雨,把他家的牆給沖壞了。

富人兒子說:“不趕緊修,可能會遭小偷。”

結果當晚,富人家斧子不見了。

富人兒子懷疑是隔壁鄰居偷的,

於是他悄悄觀察鄰居的一舉一動:

“怎麼看怎麼都覺得他像小偷。”

可過了幾天,富人把斧子找到了。

富人兒子再觀察鄰居時,

“怎麼看怎麼都不覺得他像小偷。”

看見沒,這就是“我們”。

我們想要的真相,

不過是合乎我們自己口味的真相。

我們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

而根本不在乎真相。

03

更可怕的是有人善於畫圈子,搞團體。

《烏合之眾》中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

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

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

個體一旦將自己歸入該群體,

其原本獨立的理性就會被群體的無知瘋狂所淹沒。

群體只會幹兩種事——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瘋泉的故事又有幾個人記得呢?

傳某國有泉曰瘋泉,飲之必瘋,迅即舉國皆瘋,獨王未瘋。

終王灌飲,舉國狂歡。

中華文明從一開始就教育我們,

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

在我們發表觀點認知的時候一定要謹守本心,

不要輕易妄下結論,

不要輕易急於站隊,

比守身如玉更重要的是——守腦如玉。

請且慢下手,讓子彈再飛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