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為啥馮唐的孫子也難封

今天說的這個老將軍叫馮奉世,大鵬在前文《某官員仗著家有錢,自己不幹事,還專給幹事的穿小鞋》曾經提到過他。

馮奉世出身名門,他的祖父就是“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裡的那個馮唐,馮唐因為性情耿直,不會說話,所以仕途一直不順。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馮唐見誰懟誰的“平頭哥”氣質竟然完美地遺傳給了後代,今天講講馮唐的孫子馮奉世也易老,也難封的故事。

公元前66年,莎車國暴亂。正巧,馮奉世持節護送大宛等國的客人路過這裡。如果換作別人,肯定會裝成沒看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是,馮奉世不是那種人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太不符合他的“平頭哥”氣質了!馮奉世認為必須馬上攻打莎車國,否則會危及整個西域。

於是,馮奉世持節將攻打莎車的意圖曉瑜沿途各國,並徵調南北兩道各國軍隊合計一萬五千人,向莎車發起進攻,結果大獲全勝。

漢宣帝聞報大喜,與朝臣商議,打算封馮奉世為候。丞相魏相、將軍都表示贊同,只有蕭望之有不同意見。

蕭望之認為,馮奉世作為朝廷的使臣自有他特定的任務,所以他擅自用朝廷的名義徵發各國軍隊,就是矯詔。

雖然,馮奉世這次立下了一點功勞,但是功過已經相抵,並不值得表揚和鼓勵,不辦他個假傳聖旨之罪,就算便宜他了。

如果封他為候,以後奉命出使的人都以他為榜樣,在外肆意妄為,惹事生非怎麼辦?所以說,此風斷不可長,馮奉世不應該被封為侯。

蕭望之這通歪理邪說,根本就沒考慮打下莎車國的機會成本,但漢宣帝認為蕭望之說的很好,就沒有封馮奉世為候,而是任命他為光祿大夫。

就這樣,馮奉世錯失了被封侯的機會。彈指一揮間,二十多年過去了。公元前42年,隴西羌彡姐(xiǎn zǐ)部族造反。

當時糧食連年歉收,漢元帝正在為救濟災民發愁,又遇上這麼一件鬧心事兒,就召集丞相韋玄成等人商議,大家都在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這時,馮奉世挺身而出,表示願率軍前往征討。他的理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必須立即平息叛亂,以儆效尤。否則的話,將要失去對藩屬國的控制。

漢元帝一聽說又要打仗,心裡就很緊張,兜裡沒錢啊!於是,他就問馮奉世需要帶多少兵。馮奉世回答說,需要四萬大軍。

他的分析是這樣的:打仗講究速戰速決。如果派兵少了,久戰不勝,再派兵增援,耗費更大。考慮到叛軍只有三萬且武器裝備落後,我們去四萬人足矣!

然而,丞相、御史、車騎將軍、左將軍都認為:“正是秋收的季節,不宜徵調過多的農夫入伍;徵調一萬人做好防守就行了。”

馮奉世認為,部隊戰鬥力不強,僅派萬人過去,用以進攻免不了失敗,僅作防守達不到拯救邊民、平息叛亂的目的,反而會被叛羌小覷。

如果他們乘機鼓動其他部落一起造反,到那時候,要徵調的兵力恐怕就不止四萬了,要花的錢也不只眼下這些了,還不一定能解決問題。

儘管馮奉世據理力爭,然而得不到其他人的支援,漢元帝最終給了馮奉世一萬兩千人,至於是防守還是平叛,讓馮奉世見機行事。

馮奉世帶著漢軍抵達隴西后,跟兩個副手任立、韓昌分屯守三處。韓昌先派兩名校尉率軍與叛軍打了一仗,結果寡不敵眾,大敗而回。

面對嚴峻的形勢,馮奉世向朝廷呈報了當地山川地形圖以及自己的兵力部署計劃,請求增派三萬六千人。

漢元帝接到首戰告負的報告以及馮奉世作戰計劃,發現事態果如馮奉世所料,越來越嚴重了。朝中的大臣們也都把嘴閉上了。

最終,漢元帝派弋陽侯任千秋率領六萬大軍前往支援,漢軍發起全面反攻,叛軍大敗,被斬首好幾千人,殘餘全都逃出邊塞。

接到戰報,漢元帝下詔撤軍,只留下一些人在當地屯田,把守要害之處。公元前41年,馮奉世回到長安,終於被賜爵關內侯。

不光是馮奉世,馮氏一家子都很勇猛,不是在幹架,就是在去幹架的路上。大鵬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請看下面這個故事。

馮奉世的女兒馮媛是漢元帝的婕妤,有一次,漢元帝帶著後宮嬪妃和皇親國戚、達官貴人前往虎圈觀賞鬥獸表演。

不料,在演出過程中一,只狗熊從圈裡逃了出來,並攀爬著欄杆想要登上大殿。漢元帝身邊的侍從、達官貴人、後宮嬪妃都嚇得四散逃命。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馮婕妤挺身而出,站在大狗熊面前擋住去路。衛兵們這才反應過來,一擁而上把狗熊殺死了。

漢元帝驚魂初定後,就問馮婕妤:“遇到這種情況沒有不被嚇壞了的,為什麼你非但不害怕還敢衝上去?”

馮婕妤回答:“聽說狗熊只要抓住一個人吃就會停下來了。我擔心那頭熊直撲皇上,所以就擋在了它前面。”

漢元帝不由得伸出大拇指,真乃巾幗英雄啊!於是對馮婕妤更加喜愛,並將她封為昭儀,在宮中的地位僅次於皇后。

當時的大奸臣,中書令石顯看到馮奉世名聲顯赫,還被封了侯,女兒又是漢元帝寵愛的昭儀,就存心攀附馮家。

於是,石顯向漢元帝推薦說,馮昭儀的哥哥謁者馮逡品行高貴、行為端莊,非常適宜侍奉在皇上左右。

漢元帝準備任命馮逡為侍中。不料,馮逡請求單獨接受召見,並舉報石顯專權擅政。漢元帝很寵幸石顯,聞言大怒,提拔的事兒也就此告吹了。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