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揚州出土一件文物,佐證了《鹿鼎記》裡“辣眼睛”的一場大戰

作為金庸筆下的大IP,《鹿鼎記》自問世以來,便不斷被改編成各種版本的電視劇,留下了一幕幕經典鏡頭,成為一代又一代觀眾的青春記憶。

然而,數版《鹿鼎記》雖各有千秋,可淡化書中韋小寶在雅克薩城之戰卻成了所有導演心照不宣的選擇。究其原因,一來是千軍萬馬攻城的場面拍攝起來耗資巨大,二來其中“辣眼睛”的一幕,也讓眾多導演不約而同選擇了迴避。

那麼,這逼得各路導演紛紛避之唯恐不及的“辣眼睛”的一幕,到底是怎樣的呢?

看過小說的朋友或許還記得,書中韋小寶帶兵攻打雅克薩城時,一開始在攻城戰裡失利,居高臨下的沙俄兵甚至往城頭上撒尿,韋小寶一看怒了,命人拉出軍隊裡的“水龍”來,直接把尿撒到水龍里,然後朝著雅克薩城頭狂噴,而後又照著水龍的構造,造了一千架水炮,朝著城頭一頓狂攻,把雅克薩城凍成一個冰城,就憑這奇招,成功反敗為勝,奠定痛擊“戰鬥民族”的大功。

從影視化的角度看,這個“制勝奇招”確實不便在熒屏上呈現,但這絲毫不影響觀眾們帶著好奇心千萬次的問:清朝真有這麼厲害的水龍嗎?

一、水龍問世

要說清朝的水龍厲害嗎?那答案必然是厲害程度超過人們的想象。

2007年,揚州出土了一件水龍實物。據專家鑑定,這款消防水龍正是來自於清晚期,其結構之精巧,足以讓人歎為觀止。

水龍的主體部分,是一個能裝上幾百斤水的深木桶,桶內配有銅管、拉鉤、木杆等加壓裝置,其中伸向空中的銅管足有兩米多長,並且巧妙地使用了槓桿原理,與現代消防車操作理論十分相似。經測算,若用這樣的水龍滅火,其最大滅火高度可達20米,想來韋小寶在雅克薩城下若用上這水龍來狂攻,反敗為勝倒也合情合理。

或許有人會說,揚州出土的水龍是清晚期的,而韋小寶卻是康熙年間的人,那時候清朝有水龍嗎?

您別說,還真有。據史料記載,早在明朝時代,就出現了一種名為“唧筒”的滅火裝置,它既能汲水又能排水,從某種角度來說,算是一種低配版“水龍”。

不過,當時“唧筒”主要用於灌溉,只有火災發生時偶爾兼職消防。這份兼職工作唧筒一干就幹到了清朝順治年間,直到上海一位唐姓人士從日本人那裡學來水龍的製作方法,水龍才作為專業消防工具,正式走上了歷史舞臺。

乍一看,水龍清初就進入中國,韋小寶用水龍來打仗根本不足為奇。但事實上,水龍在國內的推廣速度並不快。最初水龍的消費市場僅為江南一帶,而後才慢慢發展到天津,金庸會想到用水龍來攻城,多半還是因為自身生活經歷。

但無論如何,水龍的橫空出世,無疑折射出清王朝的一個歷史貢獻,那就是其古代史上空前完備的防火工作。

二、防火舉措

常看清宮劇的觀眾應該不會忘記,紫禁城裡各處宮門兩側,常常擺放著兩口大缸。每口缸直徑都有一米多,高可及胸,這讓觀眾們一度滿臉問號地想,皇帝家收藏這麼多水缸幹嘛?

其實,這些大缸都是救火的重要工具。不僅如此,清朝雍正年間,皇宮裡還設定了專用於救火的“機桶”,當時規定的機桶數量為八架,然而,這一數字在乾嘉時期,迅速膨脹到百餘架。

快速增長的消防用具背後,是清代人對火災的重視。畢竟乾隆自己就經歷過一場火災,若非皇五子永琪豁出命去把乾隆背出來,清代歷史只怕都要改寫了。

因此,清代皇室不僅備足了水缸和機桶,還在鹹安宮前蓋了25間板房作為火班值廬,同時還準備了長杆鐵釵子、斧、長杆麻刷、鉤繩等一系列防火工具。

宮中如此,民間對火災的防範自是更加嚴格。比如乾隆末年,揚州一帶就出現“水倉”這一防火利器。

按時人錢泳的話來說,所謂的水倉,就是有人在鬧市離河比較遠的地方買一塊地,放上數十百隻裝滿清水的大水缸,有時還要兼設一兩具水龍,作為消防之用。

說來民間如此重視防火,除了火災會造成重大損失外,還與清朝對火災的嚴厲懲治分不開。清代規定,官員有防火的責任。康熙皇帝更是曾頒佈諭旨說:“凡官員該管地方有延燒房屋者,罰俸三個月;沿燒文卷倉廒者,罰俸一年,而若是私自將錢糧文冊放家裡不小心燒燬的,則要降一級留用。”

而火災大小,也是與官員們的烏紗帽息息相關。清代規定,失火燒燬房屋二百間以上的,吏目、守備降一級呼叫;兵馬指揮、參將遊擊降一級留任,巡城御史罰俸一年。

若是失火燒燬房屋達四百間以上,吏目、守備便要降兩級呼叫;兵馬指揮、參將遊擊降一級呼叫,巡城御史降一級留任。

倘若失火燒燬房屋超過六百間,吏目、守備要降三級呼叫;兵馬指揮、參將遊擊降二級呼叫,巡城御史降一級呼叫。

嚴懲失火的同時,清代還設立了保甲制度。州縣城鄉,十戶立一牌長,十牌立一甲長,十甲立一保長。這些基層管理者構成了城市消防管理的具體執行人,在城市街區防火、救火發揮了巨大作用。

正是有了無處不在的防火措施,《鹿鼎記》中韋小寶在昆明城藏了蒙古人罕帖摩後,吳應熊方能迅速帶著消防隊來搜人,還能自圓其說地告訴韋小寶,他不過是去姐夫家吃飯,看到火光就近趕來。

誠然,吳應熊的說辭並不可信,但他敢如此公然扯謊而不怕對方起疑,或能從側面證明清代對消防的重視程度。

三、警鐘長鳴

畢竟,經過康乾盛世的繁華後,清代人口極具膨脹。乾隆二十九年,全國僅有2億人,而到了道光二十九年,人口便突破了4億大關。

瘋狂增長的人口引發了城市臃腫的連鎖反應。清朝後期,超過百萬人口的城市就有五個,空前的人口壓力造成城裡建築物密集,一旦有火災發生後果不堪設想。

偏清朝怕什麼來什麼。乾隆庚子年間,北京城南邊一場火災,就燒燬了數千家房屋,火舌一直延伸到城樓上,整整一個月才熄滅。

無獨有偶,嘉慶十五年,又一場大火在某鎮上連燒三天三夜,數萬戶人家生活受到嚴重影響,一些無家可歸的人只能寄身於廟宇會館中,在火災裡喪命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待到光緒年間,可怕的火災似乎來得更加頻繁。光緒十四年,漢口火災。大火吞噬了上萬間房屋,一直燒到了漢陽城外。

僅僅十年後,又一次大火在漢口發生。這次大火延燒五千一百七十三戶,焚斃及溺斃者達三百多人。

一場場觸目驚心的火災,讓防火漸漸成了清王朝的大事。防火意識也在許多城市深入人心,演變出了種種奇特的工具。這一切,不但成為金庸創作的素材源泉,也帶給對於現代城市建設彌足珍貴的意義,那便是:火災無情,警鐘長鳴!

參考資料:

張先昆《古代滅火器具——唧筒、水龍、水倉》

朱敏、胡儉《揚州發現清代“消防水龍”》

丁小珊《清代城市消防管理研究》

周允基、劉鳳雲《清代的消防組織與救火工具》